《伤寒论》水气辨析(1)

2021-09-07

水气始见于《内经》,后世诸医家均有论述,然各医家笔下的水气却有水肿、水湿、痰饮、肾水等不同称谓。“水气”在仲景《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中均有提到,但含义不尽相同。各医家对水气的注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通过阅读《伤寒杂病论》的有关资料,对《伤寒论》水气的涵义、致病特点及治疗颇有所感。

1 含义

1.1 张仲景之水气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中详细论述了水气病的分类、发病机理、治法。该水气病类似于今之所说的水肿,指肺脾肾阳虚、水代谢障碍、水潴留,泛溢于肌肤而致的以颜面肢体浮肿为主症的疾病。《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说: “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又说: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将水饮停于四肢而使肢体肿重归为溢饮。

《伤寒论》明确提及水气的条文共有四处,有“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小青龙汤证; 有“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的生姜泻心汤证; 有“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的真武汤证; 有“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的牡蛎泽泻散证。因《伤寒论》有“详于前而略于后”及“详于后而略于前”的特点,水气致病隐含于很多条文当中,如第65条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第67条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第71、73、74条五苓散证等等。

同样是张仲景的著作,同一名却有不同的含义。《金匮要略》中水气即为水肿病,《伤寒论》中的水气却是可流于身体各部的“水邪”“湿邪”,是有形的变动不居的实邪,类似于病理产物或致病因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