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检发现“指南针”?做这项检验工作时千万要细心!

在自动化仪器发展背景下,人工镜检依然是检验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显微镜仍是一些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粪便有形成分以人工镜检为主,工作量大,加上便标本有味儿,以及强烈的视觉冲击,导致阳性检出率较低。

体液粪便标本的镜检,需要有经验有耐心的人,笔者经验不足,所以对镜检尤为小心。最近门诊有一四个大月婴儿,便不成形。糊状,大便潜血阴性,镜检看到红细胞偶见,白细胞1+。

同时惊讶地看到这么多夏科雷登结晶,患者是否感染了寄生虫(阿米巴原虫或者钩虫)?夏科雷登结晶为菱形无色透明指南针样,其两端尖长,大小不等,折光性强,是嗜酸性粒细胞破裂后嗜酸性颗粒相互融合而成。

笔者多次涂片阅读,均未发现虫卵。难道大便采集时间过长?寄生虫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看不到活动,导致认不出白细胞?

笔者又建议重新留取新鲜大便,此小患儿为方便门诊患者,没有做相关性的血象检查,确认后没有寄生虫。笔者分别做了个常规瑞氏染色跟格兰染色,发现结晶变细不会消失,嗜酸性粒细胞多见。一般来说夏科雷登结晶在阿米巴痢疾、过敏性肠炎及钩虫患者粪便中常出现,同时还有嗜酸性粒细胞。

笔者跟病人沟通,原来患儿此前一直为母乳喂养,最近妈妈奶水不够,刚添加奶粉辅助,笔者断定为奶粉过敏的婴儿。婴儿的免疫系统没有完全发育,不能很好的对其中的蛋白吸收分解。

夏科雷登结晶在同一份样本中可见很多不同的小晶体,它们说明了免疫反应的发生,可能或不一定由寄生虫引起。粪便中嗜酸性粒细胞或夏科雷登结晶的存在可能与外周血涂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加无关。在体液和分泌物中发现夏科雷登结晶被认为是嗜酸性细胞有关的过敏性炎症标志。

夏科雷登结晶蛋白的整体结构折叠与半乳糖蛋白相似,这是被确定的嗜酸性蛋白的第一个结构。嗜酸和嗜碱性粒细胞中夏科雷登结晶蛋白的半乳糖蛋白相关活性在过敏性疾病和炎症反应中可能具有潜在的细胞内外的作用。

大便检查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手段,包括理学检查、化学检查和有形成分分析等。夏科雷登结晶在阿米巴痢疾、过敏性肠炎及钩虫病患者中常出现,报告时应想到夏科雷登结晶可能的来源,综合判断。

随着检验科仪器自动化的发展,传统的粪便常规有被机器自动化取代的趋势,好多大型医院已开始步入对粪便的使用。我们越来越依赖仪器从而忽视手工镜检,粪便仪器在寄生虫卵检出方面显然还没有达到大家的期望,漏诊不容忽视

本文为原创文章,属医家小二首发,作者:康婷芬,感谢作者来稿!为尊重作者版权,未经授权请勿转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