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捐中,受助者的信息要公开吗?| 社工「奇葩说」NO.18
上周我们发起了
【社工奇葩说】
第17期
NGO专题之
(△点击标题了解)
这个关于“价值”的探讨
看看大伙怎么说~
▽▽▽
—— 精彩发言集锦 ——
@三只小猪(点赞数
4):锦上添花,社会工作核心理念就是助人自助,如果经济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政府也不想要购买社工,社工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让一个社会问题变得更好的过程,我们也可以雪中送炭,但是,如果单凭个体而言,要雪中送炭,其实也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呢,要有一定的“支持”力度。
@李硕(点赞数
3):嘻嘻( ·̀∀·́ )我觉得锦上添花更有挑战性和创造性~还是要看情况吧,对于有些地区,生存已经不是问题了,组织资料的给予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持续发展,这时候就需要锦上添花,更加精准并有针对性地做公益。但社会的发展必然是不均衡的,有的地区有的家庭还是处于组织资料缺乏状态,所以这时候更需要雪中送炭。只需做公益,还是要看自己擅长哪一方面,在哪一方面能更好地连接资源。
@利月君(点赞数
3):反方——题眼是“做公益”&“我选择”,即系意在考察个人价值观的选择,并非要分出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孰高孰低,这也是大前提。在我看来,做公益我会选择锦上添花。因为锦上添花是从发展性、持续性、更优化地去运营公益项目,同时我认为锦上添花是一个长期的、向上的、具挑战的任务,可以推动公益行业前进发展的一种理念模式。而我更加希望雪中送炭逐渐发展为相对来说仅是应急的、辅助的方法手段。(小客说:厉害了,一眼看穿小客的小❤❤
)
@雪(点赞数
3):正方:雪中送炭。我这两年做了农村社工与城市社工,对比过后我觉得做公益我还是选择雪中送炭。之前在农村做了留守儿童的项目,开展的小组活动,"四点半课堂"常规活动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来说真的非常重要,但是在城市中的社区活动、小组活动,大家都觉得可有可无,对于他们的影响真的很小
@小小白(点赞数
2):嗯(⊙_⊙)其实我觉得这个例子不够恰当诶 因为这种雪中送炭不是谁都能做的 一个不慎可能就把人推冰窟窿里了(例如汶川地震后的灾民心理疏导 非专业志愿者就添了很多乱子) 所以与其这样不如去做能发挥自己作用的锦上添花,说到底还是能力能否匹配任务的事啊 有能力还是愿意做有挑战的事吧~
本期话题,根据大家的评论点赞以及投票统计,这个辩题选择“雪中送炭”的更多一些!
小客说:其实这个问题一直也困扰很多人。但是经历了一些选择和磨练之后,可能才会悟到,像有的小伙伴评论说的一样“说到底还是能力能否匹配任务的事啊”,雪中送炭固然好,这是送“炭”者自己立场出发,感觉自己的价值更大,但对于接受“炭”的人来说,谁能更好地提供“炭”,合适的,满足需求“炭”的才重要!这就需要更合适的,有能力的送“炭”者,如果只是自己发善心想去送“炭”,却忽略送“炭”者的意愿,自己也大费成本,显然是为送“炭”而送“炭”!选择“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最终还是要看个人的能力和机遇,天时地利人和的选择结果,而不是一厢情愿。也许当下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安排呢~各司其职,资源均衡匹配,而不是一边倒,才更有利于公益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观点仅代表小客观点,欢迎来稿分享不同观点~辩 (bi)论(bi)出真知
看完这些评论还余意未尽?
那就写篇文章辩一下,来来来~
投稿至:
sgke123@163.com
想成为社工奇葩说明星辩手吗?
让大家记住你?
来继续,周二开战!
现在
第18 期来啦~
(图片来源网络 | 版权归作者所有)
在公益募捐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帮助服务对象募款,对于受助者来说,自己不希望自己的个人信息被很多人知道,但是对捐赠人来说,了解受助者的个人信息是捐赠人的基本权利 ... 有一些好心人帮助某些服务对象主动在互联网募捐,公布了受助者信息,获得了募款,但受助者却发现自己的生活被更多人知道,带来了困扰,要拒绝捐赠... 尤其是在未成年人的捐赠上,有更多人质疑是否应该保护孩子们的信息!面临这样的选择,你认为,在公益捐赠中,受助者的信息必须公开吗?
正方:要
反方:不要
参与方式:直接在文末留言~
(温馨提示:留言的小伙伴请按照格式,选择立场发表观点)
句式:
1.“正方:陈述观点内容
2.“反方:陈述观点内容
举例:
正方:公开信息是受助者必须付出的受助成本...捐赠者也有知情权
反方:不一定要公开,可以借助第三方可信任的平台提供信任背书...
好啦~
现在辩(bi)论(bi)开始~
(辩手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社工客”立场)
期待你的神评论
请在文末留言
如果您已经看完了文末各位辩手的观点,为TA点赞!您支持哪一方呢?请做出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