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隐蔽的世界

一个隐蔽的世界

作者:李广生

“常态课”是个很有意思的概念,没有一本教学论对它进行过论述,但它经常被教师挂在嘴边。课型,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确定的课的类型,如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等。常态课不在这个范畴之内,没有人把它写进教学设计或教案中。但做教师的都知道,它很重要性。它的重要性表现为:常态课不仅反映出教师的水平,更能折射出教师的良心。

和教师圈外的人谈论“常态课”,他们表示惊讶,“难道还有非常态的课吗?”解释起来非常麻烦,但事实正是如此,“常态课”的存在意味着还存在另一种课,即:“非常态课”。探究“常态课”,不妨从解析“非常态课”开始。

所谓“非常态课”,大致有如下几种:1.观摩课。为开展同行业务交流而进行的教学;2.示范课。为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而进行的教学;3.研究课。针对教学中的某一问题而进行的教学;4.评优课。为参加比赛并在比赛中获胜而进行的教学;5.公开课。为家长或其他人员了解学校情况而进行的教学。

由此可见,“非常态课”就是有“第三方”介入的课。在教室这个封闭的环境里,教师和学生围绕学习任务,组织开展学习活动,通常情况下,没有其他人介入。他们习惯了这种方式,把教室视为自己的私密空间。不仅教师,就连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被参观或窥视。有外人介入,会让他们感觉被打扰、、被冒犯、不舒服。所以上课的时候要把门关好,甚至把窗户贴上遮挡物。正因为这是一个隐蔽的世界、私密的空间,教室里究竟发生了什么,除了学生和教师,没有人知道。所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就有这种说法:教书是个良心活儿。

当“第三方”进入到这个隐蔽的世界,它的私密性遭到破坏,“常态课”就变成了“非常态课”。“第三方”可能是家长、可能是同行,可能是专家,可能是领导,还有可能是各方人员的综合体。他们关注课堂的视角和方式不尽相同,即便是专家,针对同一节课,得出的结论也会有很大差异。他们介入课堂、观察课堂,必然会评价课堂,哪怕不是正式的评价、高利害的评价,也会给师生带来一定压力。教师绝做不到无视他们的存在。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几乎所有人,如果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处于被观察之中,一定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调整。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希望把自己好的一方面表现出来。毫无疑问,教师会根据介入者的身份、地位和专业性而调整自己的教学,区别于没有人介入的常态教学。学生也是如此,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处于“第三双眼睛”的观察中,便自然而然的或紧张、或兴奋、或拘谨、或好奇起来,从而改变原来的学习状态。

这就意味着,在“非常态课”上师生展现出来的,可能不是“真实”的状态,他们会努力放大一些东西,还会刻意掩饰一些东西。这也意味着,“第三双眼睛”所看到的,也许是“假象”。如果是“假象”,观摩、研究、示范、评优等,还有什么意义呢?

但切不可因此而把“非常态课”一棍子打死。“非常态课”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打开课堂这个隐蔽的世界,让人们观察、检视、思考、研究,已达到改进和提升的目的。没有“非常态课”,“常态课”就永远是一只“黑箱”,就像良心看不见摸不着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讲,“非常态课”的存在很有必要、很有价值。我觉得“非常态课”更像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以示范课为例。为了实现示范作用、达成较好的示范效果,课前必须精心设计,每个环节都要精雕细琢,还要进行不止一次的试讲,以保证效果并避免意外发生。这就像进行一个实验,认真设计实验方案,严格控制各种变量,反复进行尝试,反复修改方案,最后圆满完成实验。实验室所获得的数据和结论不能直接应用于实践,它们是理想状态下的结论,而现实世界根本不存在理想状态,但它能够解释现象、揭示规律、指导实践。示范课上教师示范的具体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理想状态下的教学,所以不能直接拿到教师的课堂上,但其背后所蕴含的理念和思路,却能够给教师带来很多启发。这就是说,“非常态课”虽然是“假象”,但同样有意义和价值。也许你会对“假象”这个词有所抵触,那就不妨这样理解:“非常态课”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教学,虽然不能直接迁移到常态课堂,但可以指导改进常态教学。

既然如此,“非常态课”做得越好,“常态课”就应该做得越好。但是,现实中却存在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常态课”与“非常态课”形成巨大反差。简而言之即是,“非常态课”非常精彩,“常态课”非常平常,甚至很糟糕。这种反差既表现在教师个体上,也表现在学校群体上。有位教师,大家公认的优秀教师,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新,做过观摩课、示范课,还在评优课中获得过大奖。但他在常态课上的表现却判若两人,教学理念僵化、教学方法陈旧。有的学校也是这样,在展示活动中让人们看到的课堂,与日常教学中的课堂,简直有天壤之别。在展示活动中教师放手让孩子们探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手把手让孩子记录。两张皮的现象如此严重,这是为什么?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