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新发地写过三首诗|土城·早茶夜读550

550 | 读城记2020

👆一定要开音频👆
我为新发地写过三首诗

文/ 土城

前媒体人,现供职于某律所。

来北京快十五年了。

我去过长城、颐和园、故宫、国家博物馆、天安门、北海、天坛、鸟巢、香山、潭柘寺,浮光掠影地参观,实际了解很少。如果有人要问我长城的特点、距离北京城的距离、箭扣长城在哪里、砖石建筑有何特点、修复年份、哪些名人题写过什么诗文、发生过那些重大事件,问颐和园何年何人修建、有多大面积、有何四字四字命名的胜景、从什么角度可看到最美的景致、文人墨客留下了什么辞赋,问故宫经典藏品有哪些、如何欣赏故宫建筑,等等,我所知道的不比一个初中生更多。

北京有许多名人故居、旧居、纪念地,随便走进东城的一条胡同,就能发现名人足迹、历史掌故,有心的游客可以写出好看的游记,执着的学者能找出几本书籍还原陈年岁月、前因后果,热血青年可触景生情、凭吊伤怀。我很少去,更少带着热情去体会背后的文化。偶尔心血来潮,我想知道胡适在北京的生活,带着江冬秀和他母亲,从南方到北方如何过冬,怎么带孩子教孩子?他当年在琉璃厂收藏的旧书去哪儿了?想知道北京城墙如果没拆的话,我们进三环、进二环是不是很麻烦?也想知道谭嗣同从浏阳会馆去紫禁城办事坐什么交通工具,搞事情前夜心情是否忐忑?

《今日北京》(历史卷·名胜卷),2018年购于孔网
我不了解北京,北京太复杂了。我在这里工作,娶妻生子。在这里,感到比较自然,比在家自然一点,但又稍稍不如在苏州杭州无锡等江南城市的时候心情畅快。总之,我不熟悉北京的名胜古迹、文物景观,我了解的北京,主要来自于个人经验。
来北京十多年,按时间半年以上算,我住过昌平府学路、西直门南小街、方庄芳星园、石榴庄南顶村、大兴高米店,工作过的地方有方庄、天安门东、新发地、七里庄。
按每个群体打交道5人以上算,我见过:各类学生,大学生、博士生、北大学生、清华学生、人大学生、法大学生等;各类媒体人,体制内媒体人、都市媒体人、自媒体人、人民日报社记者、国社记者、央视记者等;各类北京人,新北京人、老北京人、外地人、西城人、东城人、崇文人、丰台人、海淀人等;各类体制内人员,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北京市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央企国企工作人员、警察、消防员、武警等;各类专业人士,法学教授、经济学教授、传媒教授、作家、学者等;各类地域人,山东人、东北人、西北人、山西人、湖南人、浙江人等;各类创业者,中小企业创业者、律师、公司白领等。不要质疑划分人群会显出偏见,我们普通人主要依靠偏见理解一座城市的。更何况,这些人群,确有自己的特点。
北京有1.64万平方公里,16个区,有人统计过,相当于2.5个上海、9个厦门、8个深圳、512个澳门、10个伦敦、160个巴黎,我户口所在地的海淀虽然只占北京的2%,但还是比新加坡、台北都要大。北京有2100多万人口,我们能见到的人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比例。
《2008北京公交乘车指南》,从本书开始熟悉北京地名
那么大的北京,跟个人有什么关系?住过的地方,见过的人,才是我经历过的北京。
我想说说自己经历过的地方。经历过的人无法去写,写起来内容太多,又容易得罪人。我在《读不孤》中写过一篇读潘采夫《十字街骑士》的书评,里面写到,“写家乡、写风俗易,写人情难”,“写家乡人事,怕不客观,怕太客观。不客观,价值折损,太客观,人情折损”。写哪里人都难,为什么那么多开地图炮的?因为大家都不敢写具体的人,只敢指桑骂槐,把对人的火发在地名上。
来北京,第一站,住昌平。住昌平,没有在北京的感觉。从北京西站赶到积水潭,那时候没地铁,从北京城去昌平得坐345快车,一路高速杀到学校,北京甩在身后,感觉是路过了北京。昌平有八达岭长城、十三陵和水库。父母亲曾来学校,带他们去雄关和长城逛,母亲腿脚不好,又恐高,我和父亲爬了一段长城就下来了。大约是2014年,法大师兄石扉客携夫人、当时在网易的梁鸿兴和我四人组队参加中国扶贫基金会“善行者”50公里徒步,始发站就设在八达岭长城,路线从雄关向东攀登长城上山,然后沿山谷,走虎峪风景区,过十三陵水库,终点在一所中学。我们从早到晚,用时12个小时走完50公里。这次走峡谷、山区,让我第意识到昌平对北京的地理意义。昌平城建在崇山峻岭之下,是出北京城西进的必由之路,也是出京前最后一块平地,此地自然聚拢人气。前年读罗新老师《从大都到上都》,看他也记录了在昌平遇到村民的情况,他所走的昌平是元代皇帝每年都要走一次的官道,再往西行,就离华夏更远了。
《从大都到上都》《十字街骑士》《读不孤》封面
初识北京,在西直门南小街。这条街,西二环内,南北不过1公里,周边坐落了大名鼎鼎的中纪委,政府机关有环保部、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消防局,家属区有社科院家属区、中直社区、国家开放银行家属区,知名的还有中国儿童中心、北京青少年宫、西城区图书馆。住这儿,看书方便。西城图书馆,馆内藏书不少,有自习室,附近中学生也来。这里的中年人,总体上不是升斗小民,而是早年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人,已成社会中坚。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剐蹭事故,就发生在这儿。我所在的小区建得早,没有专门停车场,抢车位纯靠运气,院内进出就一条道,练车技的好地方。那次,我倒车入位,将一辆通用别克给蹭了。第一次事故,心里打鼓,赶紧拨车上的电话,告诉事情经过。车主下楼来,是一位中年男子。最后走保险,要报销凭证,名字和单位全掌握了,车主是某能源央企的时任总经理。后来,我越住越远,南小街中年作为我心目中成功人士的北京形象算是立住了。
丰台方庄,生活化的北京。方庄是北京商品房的始祖地,小区都带一个“芳”,芳古园、芳城园、芳群园、芳星园,连在一起是念作“古城群星”,有以新房烘托旧北京之意。许多名人曾在此居住,一些部委,如公安部、部队家属楼在此安营扎寨。比较有名的是欧洲研究专家陈乐民先生,我很早就喜欢读他的小品文,后来突然在某本书的后记里看到他就住在芳古园,倍感亲切。陈乐民先生,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他的夫人资中筠先生,文化界应该是无人不晓。不知道80多岁的资先生是否还住在方庄?作为北京商品房的先驱,《有话好好说》曾在方庄取景,张艺谋站在拔地而起的高楼下扯着脖子喊“安红,我想你”,就在我住过的芳星园。很像这部电影的烟火味,方庄也具有世俗气质,这里汇聚着官员、官二代、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老北京居民、外来人口、小商小贩、房产中介、公司白领。
石榴庄南顶村,是只有在此生活过的人才会注意到的北京,但我想着重说说。老楼、老人、坑坑洼洼的街、私自搭建、堆满楼道的老旧杂物、破旧的街边小店、地摊,这里有的是人气,与王府井、大悦城不一样的人气。京深海鲜市场在这里,路边大概没有摄像头,摊贩老板随意把车停下卸货,保鲜的冰融化,沾着海鲜味的冰水从货车上滴漏下来,形成水潭,路人跨越过去,摊贩老板穿着皮质套裤毫不畏惧地踩在水里。夏天走进南顶路,会被路旁高耸、茂盛的树叶吸引,在北京再要见到这种景致可能要去景山、南池子了。绿树成荫之下,是一个紧挨一个的门面,包子铺、刀削面馆、五金店、修自行车的、装修装饰店、化妆品店、盖浇饭店,可满足周边住户的日常需求。菜市场内也是一个接一个的摊子,卖菜的人操着各地口音招呼,狭窄通道里挤满了拧着袋子、拖着小拉车的中年人、老年人。卖干货的,就直接摆在路边,架子上摆着八角五香红薯条粉丝木耳银耳海带丝猫耳朵小点心,路过时眼不尖的话,就可能蹭着摊子挨老板娘一顿呲。推着小车的凉皮摊子、烤地瓜摊子也贴过来抢这里的人气。偶尔有年纪很大的老妇人在路边摆开小摊卖东西——其实那称不上摊子,只不过是摆了几根蒜苗或者几颗青菜,我一直不明白他们和正规摊子相比有何竞争力,还要到在这里碰运气?我住的小区没有围墙、大门,谁人都可以进。楼道里堆满杂物,落满了灰,都是有年份的杂物了,没有电梯,楼梯台阶磨圆了,有些地方缺口子。墙面尽是水性笔写的电话号码,到处是小广告,招人的、开锁的、招租的,等等,有职业道德的广告粘贴人会撕掉之前的,不讲规矩的就直接覆盖掉之前的。《闲人马大姐》,是我最喜欢的北京剧之一,我搬进小区的时候,也期待遇到这样一位马大姐,结果只遇到一个找我收管理费的楼长,收了几十元后再也没有见过。买房时,中介的卖点就是地铁十号线将从此通过,后来果然通车了,地价随之升起来,但直到我搬走,周边的情况仍是我搬来时的模样。南顶村是什么?我想它是,没有一个网红愿意直播的地方。但这是我时常想起的住处,这里充满海鲜味、菜市场味、柴米油盐味,我女儿在这里出生,我的集体户口在这里成为居民户口,在这里,我真正感到自己是一名北京人了。
《闲人马大姐》《有话好好说》剧照
大兴高米店,是“移民之城”。许多想改善生活的新北京人,卖掉城里的房子,来到这里。在大兴出生的朋友说,高米店20年前还是一片稻田,小时候她们从黄村来这里玩,父母还会担心安全问题。今非昔比,如今这里街道横平竖直,规规矩矩,方方正正,道路宽阔干净,每隔一公里必有公园,周边商业集中区人气兴旺。与老旧逼仄的东西海丰相比,高米店就像一个身穿休闲服的富家子。居住大兴4年了,感觉大兴真如其名,带给人欣欣向荣的气场。坐出租车时,从北往南,或从南往北,常遇到平谷、顺义籍的司机。他们开到高米店,会惊讶于大兴的街景,我也不吝啬地为大兴做一番推广宣传。
工作过的区域,留在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新发地。新发地,被笑称为NEW FOUNDLAND,北京的菜篮子,全北京人每天吃的瓜果蔬菜、生鲜肉蛋,70%来自新发地。市场方圆1520亩,开车穿过也要几分钟。新发地是北京永恒的堵点,超长的大货车随时可能把马路堵死,进出市场的车辆排队司空见惯。许多城里退休的老人,坐免费公交车,拖着小拉车来买菜。这儿也是进北京的主要通道,无数外地打工人员到北京的第一站就在新发地客运站。每次我看到扛着大包小包从客运站走出来的人,心情都会被触动。他们来北京谋生,跟我十几年前一样,不知道未来在哪儿。早上、凌晨、三更、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深夜,我几乎见过各个时间段的新发地;晴、阴、雾霾、大雪、暴雨,我也几乎见过各种天气下的新发地。我经历过的北京,没有一个地方比新发地更具有象征意义:过新发地,就要到北京了,就要出北京了,它承载着许多外地人的梦想和现实。我写过三首关于新发地的诗,原先发在朋友的公号,现在录在这里,作为记忆的一部分。
《新发地桥北》
夜色带着蔬菜水果味
中央农产品市场北边的马路
车轮碾碎城郊结合部的灯光
灯光洒落。待凌晨环卫工人打扫
桥下千辆车万辆车驶过
奔向紫禁城,奔向南五环,环京护城河
桥上,一个小兄弟等候算命先生开示
包小姐吻在桥面,打头的字是134或159
当差的开帕萨特的是否拨打过
桥底下,烤串的炸臭豆腐的卖香肠的
车站里,看手机的背大包小包的张望的
小兄弟从七天快捷酒店退房
他抛弃老家姑娘进京闯一闯
“没有梦想,咋让阳光照进现实?”
“没有惆怅,咋说经历过异乡?”
“没有抛弃过姑娘,咋裹着梦成长?”
见过千百万张面孔
却没记住过新发地北桥下电线竿上一张寻人启事
夜色横在京开高速
千百座桥里,就你如同一个瘦子
孤苦伶仃。“我孤苦伶仃一进京,就见你
我孤苦伶仃一离京,就见你”
(2015.3.20)
《新发地小清新》
上一圆桌菜,放在大转盘玻璃上
大虾大蟹几种不同的鱼
东北炖菜不可少
华北大丰收不可少
配上大葱小葱大蒜生椒黑酱料
卷吧卷吧 再上一碟豆皮
口音南腔北调 喝酒刚刚好
老大,你起头先走一个
你弗兰的走一个,捎上江西老表
你礼仪之邦孔孟之乡走一个
你西北的实在走一个
你东北那嘎达那大城市咋还不整一个
你好意思不陪着走一个
这酒杠杠的,感情杠杠的
风吹海浪。桉树醉醺醺
有人长在这里,有人常在这里
一些不情不愿,被绿植间隔开
挡在黄线之外
跟喝高的人一起骂骂咧咧
《新发地小清新 之二》
我在腻乎乎的空气里等人
希望像个真正的嬉皮士
用不屑一顾的神情超然脱俗的思想
掩饰不懂世故的羞怯
椰林长在那里,装出很自然的样子
待风来,展开长叶
桉树挺拔起来,在双车道旁
比森林里的天然树木更有气概
映衬在灰蒙蒙天空下
赶会的人像赶集
无心睡眠 于是读书 写诗
浪费浓浓淡淡的小清新
每搬一次住过和工作过的地方,都会遇到新的人,对北京也有新的认识。如果只允许用一个词总结北京的特点,那就是:丰富性。2100多万人口的北京,就像一页被反复折叠过的纸张,被分成了无数个面,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看这页纸,它都不一样,也无法看清它的全貌。
我至今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否喜欢北京,但没有别的城市可待,这里容留我,多少有了感情,比别的城市更有感情一些。尽管家乡的城市,江南的城市,具有无数想象中的美,但终究与我隔得远了。
我住过的北京。(不会操作软件,凑合看吧,谁有好用的绘图工具也请推荐)

希望大家看完了,觉得不错的,

能顺手点个“在看”,感恩。

再有个“转发”,

让更多人看到,就更好了,爱你们。

都是勤快人,一起加油吧。

   

往期

TAN

回顾

还原教育部科员周树人的上下班路况|沈从文的凤凰,我的北京 |我知道的不多,“胡同就是fashion”| 假如北京是一颗洋葱 |别了,广和居;别了,安乐居!|东交民巷走一走 | 在北京破壳的痕迹 | 夜晚,北京地下的噪音 | 树人哥,北京不是你的家|胡同里一朵外来的蘑菇 |大风吹好了青春期抑郁|北京哪儿哪儿都挺好,为什么不去?|病治好了回哪儿啊?回北京吗?|是何等热爱 让我从南追到北| 经常见面,不代表就会爱上| 日本人曾想在西郊建个新北京|

本期编辑:白水

早|茶|夜|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