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小圈子
老师的小圈子
作者:李广生
教师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他的职业生涯中要与不计其数的人建立密切关系。教师是作为关系存在的教师。按理说教师应该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高手,他们理应掌握丰富的人脉资源,拥有一个巨大的人际圈子,或是拥有很多的不同人际圈子。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像是坠入网中的鱼,教师的关系网不仅没有为他们架设起通向世界的桥梁,反而设下一道道藩篱,使他们与世界隔绝。教师的人际圈子很小,教师们自己既能认识也能感受到这一点。在我的调查中,有80%人持肯定态度,只有15%的人否定,另有6%的表示说不好。
师生关系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被认为是最为稳固的关系之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传统观念居然把这种关系等同为家庭关系。教师的一生教了那么多的学生,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后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进入各种各样的领域、形成各种各样的圈子。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成为教师拓展人际关系的突破口,为教师带来丰富的人脉资源。桃李满天下不就意味着交游满天下嘛。
每个学生身后都是一个家庭,家庭成员(主要是孩子的父母)与教师的关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密切的,这段时间足以让教师和家长进入到彼此的圈子。每个家庭都可能成为教师人际关系的一部分,并成为进一步拓展人际关系的桥梁。
仅从学生和家长这两方面考察,教师拥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广泛的人际关系资源,但为什么教师的人际圈子反而很小呢?
那些曾经跟老师一起学习了多年,曾经接受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的学生,离开校园之后像饭店里顾客一样人走茶凉,仅有人数很少的学生依然保持和教师的联系,成为教师人际关系的一部分,而绝大多数的学生从分别那天起就消失在教师的生命中,虽然他们依然感念教师。分别即是永别——大多数师生关系是这样的。教过无数学生,付出过无数心血,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去楼空,最后只剩下教师孤独的面对自己狭小的人际圈子。
既然学生如此“绝情”,更不要期望家长和教师“藕断丝连”。随着学生离开学校,他们与教师的合作宣告结束。从此之后,天各一方,形同陌路。
千万不要埋怨这些学生和家长,说他们寡情薄意。他们真的没有忘记老师,不仅没有忘记老师的好,就连老师的不好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他们化解为温暖的记忆。但他们并没有和老师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也没有为老师拓展人际圈子做出贡献。原因何在?
是教育,准确的说是现代教育制度导致了目前的局面。很多人把现代教育比喻成工厂的流水线,学生是流水线的产品,教师则是流水线的工人。现代教育本身就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这一比喻形象的概括了现代教育大规模和标准化的特点。一个班几十甚至上百个孩子,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进度、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考核评价,和流水线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师生关系是教育制度下的师生关系,不可避免的带着教育制度的烙印。既然学校是工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是工人和产品的关系,孩子离开学校就像产品出厂一样。其实还不如产品出厂,因为产品出厂还有售后服务,而孩子离开学校,学校就再也不负任何责任。因此,师生关系虽然被人们说的很美好,但其本质是一过性的、暂时性的,分别即永别。
一个手工匠人会对自己精心制作的产品(准确的说是作品)充满感情,甚至舍不得出售。我大哥就是一位木匠兼石匠,他打磨的石头和配制的底座每次被人取走时,他总是要左看右看细细端详一番,依依不舍的样子,像是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一样。但是,一个流水线的工人对自己的产品,没有这么深厚的情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是批量生产,而且按照图纸加工,不是遵循自己的心愿,他们投入的是技术而不是情感。这些作为学生能够敏锐的察觉到,不要看他们年龄小,但对情感的觉察能力很强。哪个老师好,小孩子心里有数。哪个老师不好,小孩子心里更有数。被批量生产出来的孩子,离开学校就从教师的生命里消失,是可以理解的。不要说孩子冷漠,是冷漠的教育教会了孩子冷漠。
家校矛盾日益突出,家长与教师经常对簿公堂。不要觉得奇怪。既然教师与学生是工人与产品的关系,那么家长和学校就是消费者和商家或厂家的关系。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与商家或厂家的冲突自然就会增多。因为没有保质期和售后服务,作为消费者的家长对学校的要求更为苛刻。独生子女政策让每个孩子成为每个家庭唯一的希望,这个孩子教育失败,意味着整个家庭满盘皆输。在重视家庭观念的中国,这是多么大的风险!所以家长和教师都很焦虑,战战兢兢,恐怕出点意外。家长和教师的关系因此变得微妙,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提防,既彼此依靠对方,又彼此指责对方,面和心不和,真正的合作很难发生。他们都希望早点结束这种关系,所以既不会深入发展,也不会保持长久。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教师们都有所体会,那就是:越调皮捣蛋的孩子,越容易与老师建立长久的关系,从而进入到教师的人际圈子中。原因很简单,现代教育制度下,“好孩子”是一样的,一个模子刻出来,而“坏孩子”各有各的特点。教师对他们的教育往往是个性化的教育,对他们的情感付出也是个性化的情感。还记得你对那个经常迟到的孩子大发雷霆吗,还记得你为那个上课总不认真听讲孩子着急上火吗?那一刻你的情绪和表现是真实的,也许是不适当的。但唯有真实才能打动人,师生关系因此发展成为生命的互动,所以能够保持长久。
那些“好孩子”不是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为什么不如那些“坏孩子”懂得感恩呢?还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原因。僵化的评价方式和功利化的教育目标,让孩子们很快意识到,自己之所以经常吃到“偏饭”,是因为自己优秀,而不是老师真的喜欢自己。而且他们亲眼看到,有些孩子从优秀变成不优秀之后,教师的态度立即发生变化。所以,他们虽然得到特别的爱,但并不感念教师,而是感谢自己。越是那些学业成绩优异的孩子,越容易表现出自私,原因也在于此,因为他们要维护自己的优秀,从而霸占教师的偏爱。
现代教育制度如此看重分数、成绩,如此重视选拔、淘汰,一方面给师生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功利化趋势严重。分数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并产生歧视和不公平,圈子在校园内部已经形成,就像有人说的那样——“学校也是江湖”。人际关系因此而变得脆弱甚至畸形,离开校园这个特定的“江湖”之后,立即分崩离析。
以上分析都不涉及个案。确实有个别学生和家长与教师建立起长久的关系,成为彼此生命中重要的人。但就总体而言,他们没有为教师拓展人际关系做出贡献。因为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封闭性,教师与教育之外的人很少发生实质性接触。他们的人被关在学校里,心被关在课堂上,目光被锁定在课本上,精力被消耗在学生上,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更没有机会,发展更为广泛的人际关系。当老师越久,与社会的隔膜越深。教师聚会你会发现,除了说学生和学校那点事,他们好像一无所知。一方面与社会接触少不能扩大自己的圈子,一方面学生和家长“无情”的离开缩小自己的圈子,所以教师的人际圈子越来越小,而且越来越封闭。
师生关系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不少人呼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但是把责任交给教师。教师固然肩负着重要使命,但是千万不要忘了,教师既是教育的塑造者也是被塑造者。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教师同样是畸形的、功利化的师生关系的受害者,他们也不愿意看到那些耗尽他们心血的孩子,“绝情”的从生命中消失;他们更不愿意看到昨天还和自己热烈地讨论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长,今天便因为孩子毕业而装作不认识自己;他们也期待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丰富的人脉资源,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各种便利、感受到更多的人生的美好。这一切要寄希望于教育的改变,但并不完全寄希望于教育的改变。
教师是教育的塑造者和被塑造者,其实每个人都如此,既被这个社会改变,又在改变这个社会。虽然现代教育制度异化了教师的人际关系,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只能选择接受。自赎并非无路可走。
“我是老师!”如果你不放下这个心理暗示,则很难走出人际关系的困境。“我是老师”,意味着:我是权威,我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和学问的顶峰;还意味着: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要对你负责、我是为你好、我要教育你、启发你、帮助你,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在你不自觉中,在你自认为很正常的状态下发生的。教师的磨叽、好为人师、自恋都与此有关。一次与朋友的朋友聚会,开始的时候我表现的非常放松,也算是谈笑风生吧。中间朋友明确了我的身份,说我是一名教师,大家惊讶的看着我,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再也不能那么自如了。我不由自主的把腰板挺直了、面部表情也变得僵硬、说话也更加的谨慎。好像有一个人在我的大脑里,不断地提醒我:“你是老师!”我知道我无法把他赶走,虽然我很讨厌他,因为他就是我,是另一个被职业化了的我。
好像为了照顾我,他们专门提起一个教育的话题,请我发表观点。开始我不表态,因为大脑中的那个我告诉我:“你是老师,要深沉一些。”他们一再要求——也许不是真的一再要求,只是我感觉到他们一再要求,于是我开始发言。话匣子一打开便收不住了,喋喋不休,滔滔不绝。当所有的人都开始聊别的话题,我还意犹未尽。因为大脑中的我一直在告诉我:“一定要给他们讲清楚、说明白。”到后来,每个人都恭恭敬敬的对我,但很明显,是敬而远之。
你的大脑中是不是也有个“我”,这个“我”是不是也经常提醒你这个那个?这个“我”是不是也让你在学生面前放不下架子,在家长面前放不下面子,在同事和朋友面前敞不开心扉?……
做一个真实的人与做一名好老师,其实并不矛盾。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