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微(050):爱礼存羊——释“羊”(上)

本文约3500字,阅读约需要7分钟


汉字探微

(050)

爱礼存羊——释“羊”(上)

朱英贵

“爱礼存羊”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这段话的意思是: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因而,“爱礼存羊”这个成语的意思为: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自周代以来,羊就一直是祭祀中的“三牲”或“五牲”之一,为不可缺少的祭品,“羊”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之物,本文就来谈谈这个“羊”字。

一、“羊”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羊”字的构字理据如何?先请看下面“羊”字的古文字字形:

“羊”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根据通常的解读,甲骨文的“羊”字是一个类似羊头轮廓的象形字:中间的一竖是羊的面部的线条化,上端向两侧倾斜并且回勾的线条表示羊角(牛角向上,羊角回勾向下,这就是牛羊二字的区别特征),下端向两面侧出或横出的线条或形状表示羊耳。整体字形突出了羊面、羊角、羊耳的特征:羊面当前,两角上弯回勾,两耳斜出,虽仅寥寥几笔,羊头的轮廓尽现无余。

然而,有些甲骨文字形在竖线条两侧还有多余的符号(如上图第五、六两个字形),据此回看上述对两侧符号表示羊耳的解读不免令人生疑,因为羊耳的位置居于羊角之下,不会过低。

于是,“羊”字也可以有另一种解读,那就是整体字形表现的是羊头的骨架(骨架上是不会有羊耳的):中间的竖线条表示羊的整个面部骨骼,上端侧分并且回勾的线条表示羊角,中下部向两面侧出或横出的线条或形状表示什么?那应该是悬挂羊头骨架的向两侧斜出的树枝。何以这样解读?据信,在上古造字的时代,先民将羊宰杀之后,把整个羊头悬挂于树干之上,任其让野鸟啄食其头部筋肉,以示对天神的敬奉,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加上雨水的冲洗作用,树干上便留下了干净的羊头骨架,而树干两侧的树枝犹在,进入人们眼帘的正面轮廓便是羊头的面部骨骼和两只突出的羊角了,据说现在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这种习俗。当初造字的时候为了表示这是挂在树上的羊头,就将两侧的树枝作为背景符号连带成文,构成一个独体的象形字,这就是“羊”字的构字理据。

金文的“羊”字跟甲骨文一脉相承,由于金属熔铸的特点,有些字形的笔画略微变粗,但构字理据依然。

小篆的“羊”字,虽然仍保留有象形的意象,却把两只羊角分别变成了由一横直线与一斜直线组成。

《说文解字》卷四羊部:“羊,祥也。从𠁥,象头角足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举也。”

许慎是根据小篆字形来解释“羊”字的,其大致意思是:“羊”,象征吉祥。它的字形采用“𠁥”作为表意偏旁,就象羊的头、角、足、尾的形状。孔子说:“牛羊等字都是根据动物外形表现的。”

《说文》的解说是对“羊”字构字理据的另一种传统解释,但是由于他所依据的是小篆字形,跟甲骨文和金文的初文形体相比已经有所讹变,所以本文不取“象头角足尾之形”的说法,而认为“羊”字整体象羊头之形。

汉字经过隶变与楷化之后,现代汉字的“羊”字上部就只保留了小篆表示羊角的斜直线,而将小篆表示羊角的两条短横直线合并为一条长横直线,这样一来原来小篆“羊”字的两横就变成了三横,象形的面貌就不复存在了。

    二、“羊”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羊”字的字义主要有四:一是山羊、绵羊、黄羊、羚羊等各类羊属动物的统称,二是含有吉祥、吉利的意思,三是“十二生肖”之一的称谓,四是用作姓氏。

“羊”字的造字本义就是羊属动物的统称,例如:“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诗·小雅无羊》)再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又如“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唐·温庭筠《苏武庙》)

“羊”字含有吉祥、吉利的意思。例如:“有恐后世子孙,不能敬莙以取羊。”(《墨子·明鬼》)再如:“羊吉万岁,子孙自贵。”(《王孝渊碑》)又如:“羊之为言犹祥与。”(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执贽》)

“羊”是传统“十二生肖”之一的称谓,“十二生肖”分别对应“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而对应其第八位“未”的便是羊。例如:“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汉·王充《论衡·物势》)又如:他是属羊的。

至于用作姓氏的,例如:春秋时有羊斟。(见《左传·宣公二年》)还有秦代博士羊子、汉赋名家羊胜等,此不赘述。

根据上面对“羊”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羊”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羊”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在含有“羊”字的相关成语中,“羊”字在表示原本的动物意义的基础上大多表示某种比喻意义。例如:

爱礼存羊——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源自《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狼羊同饲——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语见明·张居正《答两广凌洋山计罗旁善后》:“若但务招徕,不加审别,兰棘并植,狼羊同饲,将复为昔日之罗旁矣。”

鼠穴寻羊——比喻没有功效的做法。语见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四卷:“余笑曰:‘此之谓鼠穴寻羊,蜂窠唱戏,非以诗学教人之道也。’”

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语见《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又作“歧路亡羊”。

十羊九牧——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语见《隋书·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羊触藩篱——羊角勾挂在篱笆上。形容既不能进,也不能退,进退两难。语见《封神演义》第三十一回:“前无所往,退无所归,羊触藩篱,进退两难。”

使羊将狼——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语见《史记留侯世家》:“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

鸟道羊肠——比喻狭险典折的山路。语见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睡龙溥禅师法嗣》:“世人休说行路难,鸟道羊肠咫尺间。”

臧谷亡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羊入虎群——比喻好人落入坏人的手中,处境极端危险。语见《聊斋志异·邵九娘》:“窃意羊入虎群,狼藉已不堪矣。”

爱礼存羊——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源自《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驱羊战狼——喻以弱击强。语见宋·张耒《唐论中》:“而以之抗燕代之劲骑,此驱羊战狼,则明皇与重兵选卒所不得行之也。”

牛羊勿践——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源自《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于人乎?”

亡羊补牢——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源自《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羊肠小道——像羊肠一样弯弯曲曲的小路,原指太行山上一条小道。后形容狭窄曲折而又险峻的山路。语见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5回:“前面弯弯曲曲,尽是羊肠小道。”

饿虎擒羊——像饿急了的老虎捉羊一样。形容动作迅猛。亦作“饿虎吞羊”、“饿虎扑羊”。语见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回:“兄听得索郎郎的叉盘声响,使个‘饿虎擒羊’势,叫道:‘你敢来么?’”

牵羊担酒——牵着羊,挑着酒。表示向人慰劳或庆贺。语见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老夫如今牵羊担酒,与孩儿庆喜。”

顺手牵羊——顺:方便。指顺手把羊牵走。比喻顺便利用可乘之机施展手法或手腕。源自《礼记·曲礼上》:“效马效羊者右牵之。郑玄注:“用右手便。”

羊质虎皮——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语见西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肉袒牵羊——牵羊:牵着羊,表示犒劳军队。古代战败投降的仪式。语见《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

卖狗悬羊——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谓名不副实。语见明·苏子文《桂枝香》:“卖狗悬羊,驴粪毯儿外面光,瞒不慌。”

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源自《淮南子·说山训》:“亡羊而得牛,则莫不利失也。”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

  汉字探微(048):格物致知——释“物”(上)

汉字探微(048):格物致知——释“物”(下)

汉字探微(049):载沉载浮——释“沉”(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