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一次特殊的任务
一次特殊的任务
面对困境,人往往能迸发出惊人的智慧和力量,这应该是一个人天生的本能吧。
三十多年前,我在原38军114师炮团三营九连当文书,应该是1989年春节刚过,一天晚上21点左右,我洗了脚刚要休息,门突然被推开,营长和指导员急匆匆进来,营长语气急促地命令道:“你立即去找连长(连长此时探家回老家了),然后一起去陈某某家里,把他给我带回来,连长的地址是河北承德平泉县党坝镇。” 具体啥情况,营长也没交待。
一刻也不能耽误,我连袜子都来不及穿,立即从指导员手里接过路费,通讯员骑着指导员的自行车,带着我赶赴望都火车站。
望都火车站距营房约八九公里,距开往承德的火车只有30多分钟左右了,通讯员奋力地蹬着自行车,我一直催着,快点,快点。
紧赶慢赶,来到火车站东侧时,我看到火车已经鸣笛准备发车了,此刻,检票口应该已经关门了,按常规走肯定晚,我说通讯员停,我翻护栏过去,你回去吧。
我跳下自行车,翻过火车道护栏,向站台跑去,眼前的火车已经徐徐开动,我看到一节车厢的列车员正准备关门,急忙摇手大喊:“别关门,有紧急任务!”
列车员看我是个当兵的,立即停止关车门,并伸出手拉我上了车。好险,再晚几十秒就错过了这班车,错过了这班车就只能等明天了。
上了车找个位置坐下,稍微平息一下呼吸,补了车票,此时,我才想到这次任务有点麻烦。营长就告诉我连长是平泉县党坝镇的,具体是哪个村里的不知道,党坝镇在平泉县什么位置也不知道,其实营长也不知道连长家里的具体地址,茫茫一个镇,去哪找连长,我有点懵了。
八十年代,交通和通讯十分落后,哪有现在方便。夜里着急也没睡多少时间,天快亮时到了承德,望都到承德不过300公里左右,绿皮车走了整整一夜。
下了火车,来到附近的汽车站,买票时,我特意问售票员,我去平泉县党坝镇,你看咋坐车?售票员说,你只能坐过路车,你在党坝下就行了。
公共汽车沿着陡峭的山路出发了,一路往东,翻过承德东边的一座大山,车驶入山谷中的公路,路窄不平,车跑得也慢,晃悠到党坝镇时,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眼看天就要黑了。
我在党坝镇下了车,茫然地站在路边,咋办?去哪里找?容不了多想,我向一位行人打听镇政府在哪?得向政府部门求助了。
按行人提供的位置,我很快找到镇政府,然后找到镇武装部,一位四十多岁的工作人员正要下班,我忙说道:“我是部队的,来你们镇找一个叫李广策的部队干部,有紧急任务。” 这位工作人员赶忙查了查档案说,他在山子后村,离这还有八九里路,并告诉我出了镇子去山子后村的路线。
我不敢耽误,沿着通往山子后村的山谷小路匆忙而行。天快要黑了,靠两条腿指定不行,等到天黑了问谁去,迷路了咋办。路上也没有行人,我正发愁地走着,碰巧一位骑自行车的从我身边过去,我急忙问到:“同志,去山子后还有多远?”
骑自行车的男同志跳下车:“说还远着哩,你去山子后找谁啊?”
“找李广策”。
“正好,我是山子后的,认识他,来,我带你走吧。”
太好了,一路上也真是巧了,事先让我发愁的任务,没想到轻松完成了。
来到连长家里时,天黑多时了。晚上,连长的父亲和弟弟一起陪我吃饭,搞几个菜忘了,反正很丰盛,连长的父亲非常热情,一直劝我喝酒,好像是红酒,极少喝酒的我结果喝晕乎了。
睡在连长家里的炕上,特别暖和,和连长头挨头,一路上的劳累,加上喝点酒,躺下一会就呼呼睡着了。
第二天天亮,连长家属又给我买来了袜子,一大早,我和连长就出发了。连长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先到党坝镇,把自行车找地方放起来,然后站路边等过路的班车去九连战士陈某某的老家。
有连长带路,一路顺利,找到了陈某某的家,他母亲一人在家,但陈某某没有回来,连长借口是路过家访,巧妙地应付过去。
于是,我和连长分手,他回去收拾一下准备回部队,我则坐过路车到承德,转火车回营房。
记得在承德利用等火车的间隙,特意到避暑山庄游览一番,反正军人不要门票。从避暑山庄出来又去外八庙看看,至今记得。
往事悠悠三十载,记忆清晰如昨天。这次不寻常的远行,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还培养了独自执行任务的能力,更丰富了人生阅历,受益匪浅。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