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的起源(干支历法的来历)

天干地支的起源,这是研究中国历法的人,永远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

可惜,在网上,并没有什么让人信服的答案。

我曾经写过一些文章去阐述这个问题,但是最终被淹没在无尽的神话故事的理论当中。

于是,我不得不再一次提起笔。

现在网上流传着三种说法

说法一: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说法二:传黄帝时代,因有蚩尤神扰乱,黄帝忧民之若,遂与蚩尤大战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黄帝於是斋戒沐浴、筑坛祀天、方丘礼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将十干圆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为天,支为地,然后乃能治之。后有大挠氏将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并以黄来开国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此为天干地支之由来。

说法三:源自于《山海经》,黄帝有俩老婆,一个常羲是月神,,生了十二个儿子,就是十二地支,一个是羲和是太阳之神,生了十个儿子,是十天干。

你相信哪个,我是哪个都不信。

我来讲讲这个天干地支产生的真正原因吧。

在我国古代,有两大部落,一个就是两河流域的炎黄部落,一个就是西南地区的九黎部落。神农氏发明了农业以后,两河流域的炎黄子孙们就从采摘为主的生活方式变成了农耕。对于农业生产来说,一部可靠的历法非常重要。而万物生长靠太阳,因此根据太阳光照的变化而确立的历法,产生是必然的。

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让你把一年等分,用每一份来表示太阳变化的强弱,你会分成几份?答案显然是五或者十。一开始一定是五份。因为我们有五个手指头。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大致的把一年分成五份。

第一份是万物生长的时候,第二份就是炎热耕作的时候,第三份是谷物结实,祭拜大地准备收割的时候,第四份是丰收以后各部落开始战争争夺生产资料的时候,而第五份就是万籁俱寂的严冬。

因此就有了五季。

但是这个气候变化是个周而复始的过程,所以五个季节很难表示一个往复的过程。人们自然就想到了十。把一年分成了十份。

方法很简单,在地上设立一个很高的杆子,然后每一天记录影子的长度,可以知道一年当中影子最短的地方和一年当中影子最长的地方,再均分,就得到了十份,也就是十个月(这个时候未必叫月)。

这个是有考古证实的。山西的陶唐氏遗址是大尧的都城,那里的观星台遗址是由十二根柱子组成的,其中两根柱子是门,其他的是根柱子围城一圈。十根柱子围成一圈,就有十个缝隙,太阳出现在对应的缝隙之中,就代表着这个月的开始。这个已经得到了证实。

而且黄帝文化又叫羲和文化,羲和是太阳神,也是古代观察太阳的官员的职位名称,也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我们如何称呼这十个月呢?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古人文化水平很低的,甲骨文当中,用来表示数量多少的数字只有一二三四五,从六开始就是虚数了。六在甲骨文当中是一个房子的样子,表示一间屋子有六个面(前后左右上下),对古人来讲,十是很大的数字了,他们没办法想象,换句话说,他们还没办法做十以上的加减法。

而另一方面,他们也不需要知道十有多少,因为他们只需要有一个序数,来表示次序就可以了。因此人们就用生活中常用字来表示这个顺序。甲在甲骨文里面就是一个龟甲的样子,而乙就是一个根绳子。丙是一个门的样子,丁是个钉子的头等等。

天干,就这么被发明出来了。如果说甲乙丙丁真的有什么意义,那么它的意义就代表着太阳光的强弱变化。甲是太阳光最弱的时候,冬至的时候,而己是太阳最强烈的时候。

我说了这么多,都是在说炎黄子孙的事情,刚才说了,有两大部落。还有一个西南蚩尤领导的九黎部落呢?

对于生活在山林之中的黎民百姓,他们是以狩猎为主,社会生活要求他们也要有历法。但是他们不会像炎黄子孙一样用太阳开确立时间,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 他们是游猎民族,居无定所,所以不可能像炎黄部落一样,在固定的地点设立观测太阳的机构来确立时间。

第二点, 他们狩猎为主,也不需要像农耕民族一样,要求历法相对准确。

第三点, 他们狩猎通常发生在晚上容易伪装潜伏的时候,观察太阳也不方便。

因此,他们发明了另外的一套历法体系,就是月历。他们发现一年轮回当中,这个月亮会实现圆缺变化十二到十三次左右,因此只需要记住天上的月亮是第几次圆缺变化,就能够大致的知道时间。因此他们基于月亮的变化发明了十二月历。

和炎黄部落的做法差不多,他们随机的选择了十二和生活有关的字来代表这个月。比如子,甲骨文就是个孩子的形象,而丑,就是扭字的变形,寅也是盔甲等等。

然后就发生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九黎乱德,就是皇帝和蚩尤打仗。其实一开始是炎帝大蚩尤,打不过然后喊了黄帝一起打。所以这期间就发生了九黎部落和炎黄部落间的政权交替。那么就形成了这两种历法的交替使用。由于基础不同,所以两种历法的交替使用,就导致了农业的减产和绝收。这对于生产力不是很发达的古代社会打击是致命的。因此在黄帝战胜蚩尤实现了部落统一之后,就开始制定历法。他废除了十月历,而开始推行了阴阳合历的十二月历。这其中的原因和好处显而易见:

首先一年分成十二月,通过对月亮的观察就可以大致掌握,这对于疆域越来越大的原始部落来说,更加容易掌握,而且也比较适合迁移。因为原始人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所以经常要搬迁,那么需要繁琐设备的太阳历法显然不适合。

其次,改良十月历,沿用观察太阳定历法的方法,只是把一年改分为十二月。因为通过对太阳的观察来确定月份是很科学的,因为季节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太阳光强度的变化。那么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方法,就是每年冬至的时候,大家聚会,通过观星台确定历元,就是这一年的开始,然后大家各奔东西,等差不多十二个月之后,大家从新聚集到一起,从新开始下一年的历元确立。这就形成了我们阴阳合历的雏形。

这个废除十月历而改推十二月历的事件,就被人们神话成了“后羿射日的故事”后裔废了太阳,嫦娥去了月亮。

我们现在不也是么?种地的农民根据节气播种,这个就是阳历。而其他行业的人,尤其放牧打鱼的,就只需要知道现在是农历几月份就行了,这个就是月历。

可以说,天干和地支,其实就是古代人们针对于两套历法而发明的套序数而已。

可是为什么叫做天干和地支呢?因为天干是太阳的强度,它只是代表太阳强度的变化。而十二地支更加准确的表示了地球上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可以说地支其实代表的太阳光作用于地球后所产生的的季节。因此天干是季节产生的本源,阳光强度,这是干,而地支则是表示的是阳光变化带来的结果,是支。由于干所产生的结果。

当然干支理论当然是春秋时期文明进一步发展以后提出来的理论。

那么六十甲子又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呢?

因为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单单有个月份已经不够了,这时候人们需要更精确的时间,比如今天是一个月中的第几天。怎么办呢?就需要一套更大的序数。人们通过干支的搭配找到了一个可以标记六十个事物顺序的序列符号,就是六十甲子。

这个序列一开始只使用了前三十个,毕竟一个月差不多就三十天,因此有三十个就够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早期的甲骨文里面,六十甲子都只有前三十,并没有后三十。

那么又是因为什么而使六十甲子完全使用的呢?这就涉及到了历法的又一次革命。

当生活需要我们把时间更进一步细分的时候,比如我们约定几个月以后的某一天相见时,原有的历法体系就很难实现。因为农历三十和初一你很难准确的定义?那么怎么办呢,就需要说从现在开始的第几天以后,我们见面。问题又来了,古人数数太困难了,几十都难,你让他数到一两百更难,但是古人又是聪明的。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很有趣的方法,就是利用六十甲子。既然一个月是三十天,那么连个月就是六十天。一年是六个六十天,就是三百六十天。我们约会,就说清楚在第几个甲子的某一个日子就行了。

但是实际上一年有365-366天,那多出来的几天怎么办呢?人们就回到总部唱歌跳舞过年。然后等待大酋长确定新的一年什么时候开始。

这种方法在后来的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籍中就都有详细的记载了。

既然有了这么可靠的方法,人们自然就不愿意观察天上的太阳月亮。因为气候的原因,观测太阳月的方法并不可靠,所以这些工作就有专人负责了,就是我们常说的星官,观测月亮的常羲,和观测太阳的羲和。

那么作为普通人,如何去确定月份和季节呢?

首先月份,三十天一个月,十五天一个节气。一年到头从新定。

而作为季节,一开始五个季节。是这样划分的。冬至日开始是甲子日,然后直到第二个甲子轮回中的第一个丙子日之前,都是春季。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木。甲子和木有联系,所以甲就被赋予了木的含义。

从第二个甲子轮回的丙子日开始,直到第三个甲子轮回的戊子日前,都是夏季,用火来表示,丙就被赋予了火的含义。

第三个戊子日开始到第四个庚子日前,是长夏,准备丰收的人们开始祭祀土地之神,祈祷好的收成,所以戊被赋予了土的含义。

第四个庚子日开始到第五个壬子日之前,丰收以后的部落开始战争,抢夺生产资料,因此庚被赋予了肃杀的金含义。

第五个个壬子日到下一个轮回的甲子日之前,万物萧瑟开始过冬,因此壬被赋予水的含义。

至此,天干便被赋予了五行的含义。

后来随着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活动的范围开始越来越大,每年返回部落中心变成了几年的一次。那么为了维持历法的同步,人们开始假设一年有366天,经过三四年以后修订一次,把每年多家出来的天数减下去,这就是古代历法中的减差法,这种方法直到西汉初年的太初历颁布才被加差法代替。

有耐心看到这里的朋友,应该明白了干支产生的真正原因吧。

(0)

相关推荐

  • “蚩尤”到底是什么?为何黄帝要灭绝它们?说出来别不信!

    传说在五千年前,华夏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和一个叫蚩尤的部落首领在华夏大地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大厮杀.这场大厮杀十分激烈.最终,在今天的河北涿鹿地区,黄帝杀死了蚩尤,并消灭了蚩尤的部落,从此确立了对中原地 ...

  • 华夏族群的起源

    我们这个民族,或者说这个族群,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众所周知,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之说,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可是只有中国延续下来,其他三者皆消失于历史的大浪中.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很多原因 ...

  • 摔角的起源于荆楚

    摔角竞技起源人类祖先为了生存,除了躲避狂风暴雨,还要抵挡洪水猛兽,自然界的有害生态是它们最大的敌人.与天斗,不识宇宙:与地斗,无能耕耘:狩猎为生,工具落后:捕获禽兽,手段低劣:徒手搏斗.凶多吉少:以木 ...

  • 四相八卦、周易八卦、卦爻符号模型

    四相,详解四相的具体内容 两仪的出现,使原本不清晰的循环系统,找到了两个支点.在确定太阴与太阳两个支点后,伏羲氏依据天体与地象变化,采用二分之一的分法,在两仪的中间又确定了两个点,即少阳.少阴. 少阳 ...

  • 揭秘古代的年和天干地支、周易、历法的关系,古人什么时候过年?

    揭秘古代的年和天干地支、周易、历法的关系,古人什么时候过年?

  • 天干地支基础篇——干支分阴阳五行

    一.干支分配阴阳 干支分阴阳,根据运用地方的不同,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在十二经开井穴时,提出阳进阴退规律,那是以天干为阳,地支为阴提出来的. 二是根据历法顺序的奇数.偶数来分配阴阳.它的分法是根据 ...

  • 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一)

    天干地支是古代的纪年计数历法,"天干"与"地支"相互配合使用,以60年(一甲子)为一个轮回,至今仍广泛运用于历法.术数.命名.风水等领域. 殷墟出土的几块甲骨片 ...

  • 天干地支的起源与演变

    天干地支的起源与演变 (龙源居士) 额度5-30万,无需收入证明就能办理,当天审批包邮到家 广告 一.天干地支的起源: 随着宇宙间自然万物的进化与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给人们提出了更高更广泛的识别要求 ...

  • UC头条: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

    子丑寅卯,这四位大家在上一期都认识了,那我们就接着聊聊后面的仁兄. 01 辰,十二地支中的第五位,<说文解字>说:"震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 三月正是初 ...

  • “天干”“地支”的起源及其意义

    行止语默2021-01-16 16:36:22 众所周知,干支是一种符号体系.干有10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有12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一套符号体系在中国古代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 ...

  • 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

    子丑寅卯,这四位大家在上一期都认识了,那我们就接着聊聊后面的仁兄. 01 辰,十二地支中的第五位,<说文解字>说:"震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 三月正是初 ...

  • 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和干支历法的天文学背景

    一. 天人合一,生命历法 制历核心之一要"依据对人类最攸关天象",必涉及"天"到底指什么,天人如何合一."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qu ...

  • 地支背景:三大历法与干支系统

    地支背景:三大历法与干支系统 原创国学原理与应用2021-04-27 11:08:51 如果把天干地支当成齿轮的话,天干就是标准周期齿轮,地支是具体环境中的周期齿轮,齿轮的个数,根据具体环境中的周期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