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大财主善心,为百姓重建山庙,他儿子赶考路上躲过一劫

醉人花气

关注
今天08:44

古时候,在明水镇有一个姓钱的大财主,此人性情忠厚,为人乐善好施,乃是当时为数极少的善人财主。

钱大财主有一儿子,从小饱读诗书,不仅秉承了他父亲善良的品行,更为突出的是,他才思俊逸,出口便能成章。

话说有这么一年,钱大公子自觉学识已丰,便决定进京去赶考,一是为了开阔眼界发掘自己的不足,第二就是一旦考取了功名不仅能光耀门楣,也便于更好地为百姓做事。

下定了决心,钱公子带上细软和衣物和一个负责背行李的书童就上路了。主仆二人白天赶路,晚上投宿,一路之上倒还算顺利,可当行程过了大半,眼瞅着没几日就要到京城时,二人却在一座山中迷路了。

那日清晨,二人启程前向店家打听了方向,行至午时便进了一座大山,快到黄昏时分,二人即将翻过大山,却突然天降大雾,眼前白茫茫的一大片,视野范围只有几米,根本无法辨别方向。

眼见天色渐暗,钱公子心中着急,没办法辨向,二人只好顺着山路往下走,书童背着行囊走在前面探路,突然站住脚步指着前方说道:“公子,前面是一个三岔路,我们走哪边?”

钱公子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前面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分别通往不同的方向,这下钱公子心慌了。

他心想:“这要是没有大雾,还能辨别方向而择路,可如今这般,该走哪条路好呢?如若不走,等待雾散的话,现在临近夜晚,山中多凶兽,我俩在此肯定危险。可若是走吧,万一选错了路,偏离了京城,错过了大考的时间,那就更加得不偿失了!”

钱公子站在三岔口一筹莫展,书童也是急得在原地打转。正当二人在此犯难的时候,三岔路口的正中突然雾气变得更浓了,紧接着一阵脚步声响起,等雾气恢复正常后,三岔路口处竟出现了一个的老头。

这老头身材高大,虽是一头白发却生着墨绿色的眉毛和胡须,他身着一件墨绿长袍,脚穿墨绿色短靴,此时正拄着一根长有绿叶的木杖看着他俩。

钱公子见这老头长相和穿着如此古怪,心中有些害怕,书童则很衷心地护在他的身前。

怪老头看他俩紧张的模样不禁笑了笑,然后向前走了两步说道:“公子莫怕,老头我只是恰巧从这路过,看二位站在此地,想必是不知该选哪条路吧。没关系,这里的路我熟,只要公子告诉我想要去哪,我倒是可以给公子带带路。”

钱公子听老头语气和蔼,倒不那么害怕了,他抱拳行礼道:“确如老丈所言,小生本欲前往京城赶考,可行至这里大雾阻碍了视野,如今正不知该走哪条路才对。”

怪老头呵呵一笑,说道:“没事没事,这路我熟得很,公子跟老头走就行啦,前面还有岔口,莫要走错了方向。”

说罢,老头转身走向了最左侧的岔路,钱公子和书童对视了一眼,便跟在老头的身后一起往前走。

老头领着他俩走了很远的路,期间又过了三四个岔路口,才终于走到了山脚下,此时雾气虽消,但天色已经大黑,三人又走了几里路,终于看见前面出现了亮光。

老头停住了脚步,指着前面的亮光说道:“前面乃是一家客栈,公子今晚就在此投宿吧,明日顺着这条路继续前走,再有三日路程就可到京城了。”

钱公子心中大喜,感恩这老者引路,于是对着他深深行礼道:“多谢老丈引路,还请老丈留下住址与大名,他日我定当登门拜谢。”

老头手捻墨绿色的胡须,笑呵呵地说道:“公子可是明水镇人?你我同属一乡,我就住在后山之中。我姓石,与令尊也算旧识,你回乡后问问他就知道了。”

钱公子思索再三,可想来想去也想不起哪里有姓石的人家。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在家攻读多年,期间很少出门,有几家不认识也算正常。

钱公子再三感谢,老头却摆了摆手,转身快步往回走,不一会就消失在了黑夜中。

到了第二天,钱公子和书童用过早饭,便出门继续赶路,顺着大路一直走,三天后果然到达了京城。

到达京城之后,钱公子顺利地参加了科考,考试时,他文思泉涌,挥笔流畅,考题文章写得异常顺利,最终如愿高中举人。

钱公子高中后风光回乡,明水镇大摆长龙喜迎他的归来。钱公子回到家后见到父亲,连忙告知了自己路途的遭遇以及询问姓石的人家。

钱大财主听了也是有些发蒙,说道:“整个明水镇的人我都认识,哪有什么姓石的人家啊,还住在后山,这……”

突然他一拍脑门,激动地说道:“儿啊,你可是大造化之人啊,竟有仙人为你引路。”

钱公子不解,于是钱大财主便将来由详细地说了一遍。

原来,在十几年前,一场大雨引发了山洪,后山的山神庙被洪水冲塌,当地的老百姓很是重视这座神庙,为了帮百姓解忧,钱大财主出资重建了这座山神庙。

在清理完前庙废墟,重挖地基时,村民们从地下挖出一块大石板,石板上只雕刻着一个硕大的“石”字,当时他们不解这石板是何意便又填埋了回去,现在想来,这“石”字,没准就是山神的姓氏。

理清了其中缘由,钱公子和大财主都激动不已,第二天一早便齐齐备上贡品,前往山神庙拜谢去了。

本故事完!

(0)

相关推荐

  • 消逝的茶馆|张涛

    消逝的茶馆 入梦前,总觉得床上有多余的东西: 梦醒时,缺什么都不多余,刚好-- 小时候,常去澄合交界处的王村镇书店买书.顺道回家时,习惯去街口坡棱的茶馆坐坐.花费不多,只配裤兜里买书后所剩无几的钢镚受 ...

  • 趣联拾萃5:叠字联

    这里是"趣联拾萃"小专题第五期,今天来看看叠字联. 叠字,顾名思义,就是字面重叠的字词.叠字联,就是用叠字手法创作,使一字或数字相继重叠出现的一种对联.叠字联因其构思巧妙,音韵和谐 ...

  • 我是个旅馆老板之忘年恋黄昏恋

    我是个旅馆老板之忘年恋黄昏恋 作者: 程公子 嗨!大家好! 我是个旅馆老板,朋友都叫我程公子.我特别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当然我不太喜欢讲自己的故事,因为我暂时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听我的故事,在那之前我先 ...

  • 民间故事:寡妇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何奈儿子不学无术

    读民间故事,品百味人生,欢迎观看月汐酱讲故事. 话说古时,在江南一个小镇子中,住着母子二人,母亲郭氏,是一个寡妇,丈夫在很早之前便去世了,只给她留下了一个儿子郭伟. 郭氏在刘老爷家做洗衣工,她忠厚善良 ...

  • 昆都山五显古庙

    昆都山五显古庙,位于广东佛山三水区三江汇合的金本昆都山脚.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重修.五显庙为南方乡村供奉''五圣'',即''五显公''的庙宇.相传 ...

  • 《唐伯虎之偷天换日》:过气香港男星+网大女演员,烂片的配置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相信许多80后都把这句诗,曾经作为自己QQ的个性签名吧,而知道这句诗的来历,大多都是看了1993年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从此 ...

  • 民间故事:老汉深更半夜回家,随手点燃纸灯笼,因此躲过一劫

    明朝天顺年间,刘家村有一老汉姓刘,平日走街串巷靠替人拉货为生,一天他给隔壁村的老主顾送货,由于路途远货品多,干完活时天已经黑透. 老主顾想留他住一晚,说近一年来不太平,附近许多百姓无缘无故被摘心脏,至 ...

  • 民间故事老汉下山迷了路,狐仙出手相助,老汉躲过一劫

    古时候的陈家村北面,有一座山.山上树木兴旺,野兽繁多. 陈家村的村民非常多成了猎人,过上了"背景吃山"的日子. 村中有一名叫陈善德的老夫,不稀饭杀生,就在半山腰处开了几块农地,以种 ...

  • 民间故事:善恶到头终有报,小伙耳朵被咬,从而躲过一劫

    隋末唐出,有个知县,名叫秦叔宝.他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祖父跟随杨坚一生,为隋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秦叔宝被朝廷征为县令. 在他任职之初,在秦叔宝发现这个偏远的小县城有一种不好的习俗,那就 ...

  • 民间故事:小孩随父进山,玩耍时藏起一株人参,多年后他迎来喜事

    从前,在长白山的脚下有一个名为樟台的村子,村里有个名叫刘小虎的小孩,他的父亲是个参农,但他时运不佳,每次进山采参他都是最惨的那一个,从来没挖到过一株值钱的老参,因此他们家的生活很是贫苦. 刘小虎常和父 ...

  • 民间故事:善心改命

    文/小松 今天给大家讲一篇发生在古代的民间故事.故事传播行善积德的正能量.希望诸位看官读过这则故事后,都能明白故事背后的寓意. 书归正传,民间小故事这就开讲了: 宋朝人顾生,家住金陵城外的一个小村子. ...

  • 民间故事 | 东海中的青珠山

    据长街镇志载,青珠山位于长街青珠村后,胡陈港水库东侧,海拔174米,因兀立平旷,似沿海平地一颗明珠而岩石色青,故名.山极峻,多裸岩,主峰南皆峭壁,无法攀登. 明末崇祯<宁海县志>载:青珠山 ...

  • 民间故事:为救百姓“睁眼瞎”墨蛇献身积墨池河

    相传北宋年间,在建阳崇化里的枫树寺后的山洞里,住着一条小蛇.那小蛇不同于一般的花蛇,也不是常见的竹叶青.它浑身像烟墨一样乌黑,头上两只眼睛闪着墨色的光亮,连它爬行过的草地,也会变成一片黑草滩,当地人都 ...

  • 民间故事:县令判决狗熊归山,因此丢官,五年后,它来投胎当孙子

    唐朝天宝年间,县令禄开山正在衙门里闲坐,忽然听见外面传来吵嚷声,紧跟着大鼓响了起来,有人来打官司了.禄开山来到大堂上,喝令差役们传唤击鼓者上堂. 击鼓者是一名年轻的猎人,姓晁,状告匡财主说话不算数,少 ...

  • 民间故事:壮汉放猴归山,多年后病倒在床,一名陌生人闯了进来

    北宋末期,偏远的山区里有一个小山村,村里散住着七八户人家.其中有一户姓卓的人家,儿子长得身强力壮,练得一手好拳脚,单挑三五个人不在话下,是远近闻名的壮汉,见者都会怵三分,人们都称呼他为卓大莽.大莽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