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自娉婷

有人说,民国世界里的女子是从静中养出来的。临花照水,自有一种风韵。即便艳丽,亦是锦缎上开出的牡丹,底子里还是一团静气。这团静气慢慢晕染开来,讲述着她们渐行渐远的人生,犹如打开一帧帧联翩的水墨画。
月份牌上的民国女性

清末民初,上海原有的小校场木版年画逐渐被新兴的“月份牌”画所取代,成为上海年画史上一个新时期。月份牌上的女性,既有大家闺秀的高贵,也有小家碧玉的俏皮,赏心悦目而让人回味无穷。

“不仅上海城里的名媛趋之若鹜,外乡女人也学着月份牌上的美女打扮自己呢。”

月份牌广告画发源于民国初年的上海,最早是英美烟草公司进入中国的一种广告形式:用中国传统题材画成广告,配以年历。这种策略被中国本地的企业家效仿,直到上海的中法药房创始人黄楚九发掘了画家郑曼陀,要他为自己的企业和产品画广告,从此郑曼陀开创了一代月份牌广告画风。

月份牌以应时的美女和时装为主要题材,风靡了整个年代,是上海滩民众生活、时髦心理的精确绘本。回眸各个时期的月份牌,就可品味民国时尚变化的轨迹。

周慕桥版的月份牌
1910年代,月份牌第一代画家周慕桥所画的月份牌人物,主要是元宝领的古装美女,传统工笔技法,含蓄温婉。
郑曼陀作品
20年代,郑曼陀画笔下的清纯女学生形象,颇有民国才女范儿。她们穿的是民国初年流行的喇叭管袖的圆摆袄衫,燕尾式刘海,举手投足还有一丝的羞怯。
关惠农版的双妹
这张“双妹”月份牌创作于1910年,是由当时著名画家关惠农创作的。
郑曼陀版的双妹
在二十世纪初期,当时上海的风俗还较为保守,找女模特十分困难,最后只得找了两个长相秀气的男性(两位比较有名京剧演员)来作模特。
关惠农版的双妹
杭稚英版的双妹
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双妹”又找到画家杭稚英创作月份牌,这次终于找到了女性模特,并成为上海轰动一时的月份牌,并流传至今。
杭稚英作品
1930年代,杭稚英、金梅生画的月份牌女子则是现代摩登女郎,此时正是月份牌的黄金时代,美丽牌香烟、双姐妹牌花露水、蝶霜、白猫画布、阴丹士林等家喻户晓的广告都出自杭稚英之手。
他用英国炭精粉画出透明到吹弹可破的皮肤,从迪士尼卡通中吸收色彩,画出各种旗袍美女的修长柔软体态、眼角眉梢的娇媚和精致妆容,用上海话就是“甜、糯、嗲、粉”。
1930年代形成的月份牌广告画的基本风格,是“摩登美女”当先,产品广告及年历随后。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民国女子,在月份牌上留下了婀娜倩影;有意无意之间,月份牌就成了都市生活里时髦的载体。

1940年代月份牌里的美女,就像“红玫瑰的热烈而开放”,头发是精心修剪的大波浪,性感外露、媚眼如丝,她们的派对范儿飘散出民国上海的风景。

尤其那一袭优雅别致、婀娜多姿曼妙的旗袍,风姿绰约,尽显妖娆,于无声处透出万千风情,将气质与华贵,挥洒到极致。

于无风处自娉婷

旗袍显示的,是一个时代的美,柔和了乱世动荡的炮火与硝烟。当人们翻起那些泛黄的老照片,在陈年的月份牌中,一代女性的气息仍是鲜活地扑面而来,曾是如此美妙,曾经如此动人。

穿过光阴的隧道,不紧不慢,不疾不徐,走来一道美丽的风景。

摄于天坛的老照片
两位女子气场超足
春日北平,街头小巷的明媚阳光下,新潮的民国女性脱掉宽大肥厚的旗女装束,换上玲玲珑珑的旗袍,裙裾摇曳间,柔媚无限。
十里洋场,大上海繁华的夜里,百乐门舞池的如烟如梦,淑女名媛们衣香艳艳鬓影交叠,起伏的身段在旗袍包裹之下,妩媚妖娆。
30年代的厦门公园
那个时代的剪影,长街弄堂、学校或名利场上,旗袍出现在各式各样的场合,亦魅惑亦端庄,亦娇娆亦优雅。从装束到内心,自由的意识随之蔓延,在民国女子的周身蜿蜒显露了入肌入骨的美。
对于旗袍的诞生和变革,有诸多争论,但它的经历始终与中国人文及世事的变迁相随相成。
最早的旗袍为满族女性的传统服装,圆领、窄袖、掩襟、下摆左右开襟、长至脚腕。

新式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初期,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

辛亥之后,旗装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本宽大的腰身越来越窄,直至完全贴身,同时出现了肩缝和装袖,肩部和腋下也合为而为一。

那是一种强调女性曲线美、追求新颖时髦的新式旗袍,就在战火未泯的硝烟之中亭亭而起。

良友封面女郎
1920年代后期,《良友》画报每期以电影明星、名门闺秀、名太等摩登人物作封面女郎,一时“名媛”盛行。
1930年,上海举行了一场规模颇大的名媛选举,夺冠的永安公司郭氏家族的大小姐被冠上了“上海小姐”的头衔。
1933年,胡蝶以21334票当选《明星日报》评选出的“电影皇后”。之后,汉口名媛、天津名媛等占据了各种流行画报的封面和扉页,名媛身穿旗袍的现代女性之美深入人心。
1930年代开始,旗袍成了中国都市女性的重要服装,名媛、女明星、女学生、工厂女工,都接受了这样的服装样式。
那时的街头,尽是身着旗袍的女子,纤腰轻摆,款款婀娜,旗袍上下一体,笼罩全身,却因忽而凸显的局部或是分开的裙裾而魅惑丛生。

1935《良友》杂志女郎

30年代时兴的旗袍又被人们戏称为“扫地旗袍”,外罩一个披风也是时髦装扮。而且裁剪已中西结合,有的没有旗袍传统的襟,袖口的设计也变成了蓬松的荷叶袖。

40年代是旗袍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旗袍的式样更趋向于缩短衣长,减低领高,袖长短至肩下2~3寸,甚至没有袖子,外形如流线型。
最好的年代并不一定是最理想的年代,而是最独一无二的年代。过去的百年之间,风韵之烟独在民国,而民国女子之美,瞬间如此辉煌。随之步入历史视野的,是一位位穿着旗袍、顾盼生姿的乱世佳人,娉婷之态,无风自摇。
✎链接:上海的秘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