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9凝视试验等同于凝视性眼震试验吗?

凝视试验等同于凝视性眼震试验吗

随着眩晕在临床工作中的普及,前庭功能检测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下表提供了目前可以进行的前庭检测技术和眼动检测技术。眼动视图/眼震视图(VOG/VNG)是目前在临床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记录方法,除了可以记录下表列举的各种检测项目外,还可以记录床边检查的眼动结果,例如变位实验,位置试验,凝视试验。这里重点谈谈凝视试验。

检测类别

检测部位

检测技术

检测项目

前庭检测

半规管

低频VOR间接通路检测技术

温度试验  [固视抑制]

低频转椅  [VOR取消]

高频VOR直接通路检测技术

vHIT/SHIMP

高频转椅  [VOR取消]

高-低频结合检测技术

脉冲平台正弦旋转(PSS)

耳石器

耳石器囊斑周围区检测技术

动态单侧离心旋转(DUC)

线性脉冲椅

偏垂直轴旋转(OVAR)

静态SVV/动态SVV

耳石器囊斑中心区检测技术

oVEMP(椭圆囊)

cVEMP(球囊)

半规管-耳石器

半规管-耳石器同时刺激技术

半规管-耳石器协同轴旋转

半规管-耳石器拮抗轴旋转

眼动检测

脑干-小脑

反射性眼动通路检测技术

扫视

跟踪

OKN

皮层-皮层下

内生性眼动通路检测技术

反扫视

记忆扫视

预测扫视/预测跟踪

间隔-重叠扫视

平台-斜坡眼动

经常听到对凝视试验这样的解释和说明:“凝视试验的目的是在原位与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偏离原位时出现眼震的检查,称为凝视性眼震试验”,障碍时“会导致眼位无法稳定出现凝视性眼震”,“凝视试验也可以称作凝视性眼震试验”。问题是凝视试验是否等同于凝视性眼震试验?凝视试验与凝视性眼震试验究竟有什么差别是今天讨论的主要内容。

VNG的凝视试验来自床边固视检查,主要检查固视眼位变化时固视稳定性是否变化。眼震或眼震样眼动是打断固视稳定的常见现象之一,也是凝视试验检测的重点内容之一。严格来说,凝视试验应该在以下9个眼位(0-8)检查,但目前大多数设备只提供原位和上下左右4个眼位的记录。

静止直立头位直视正前方眼位(原位)是观察自发性眼震的重要方法。但是仅靠在原位检查眼震有时还不能完全确定眼震的来源或性质以及眼震的强度,所以应在9个眼位观察和检查眼震。
眼震强度分为III度:I度指眼震仅在快相方向观察到,II度指眼震可在快相方向和原位同时观察到,III度眼震可以在快相方向、原位、慢相方向都能观察到。因此任何病理性眼震只要有一定的强度都可以在原位观察到。
凝视试验是在不同固视眼位的检查条件下记录固视稳定是否被眼震或眼震样眼动打断。因此只要出现眼震或眼震样眼动,凝视试验就是阳性。但是凝视试验阳性并不等于凝视性眼震试验阳性,注意观察以下凝视试验时出现在不同固视眼位的几种不同性质眼震。
(1)单一方向性眼震:眼震方向不随固视眼位的变化而改变。这类眼震大多是源自头坐标系的前庭源性眼震,可以是外周前庭源性眼震也可以是中枢前庭源性眼震。
(2)凝视诱发性眼震:眼震方向随固视眼位的变化而改变,过去常常称为凝视性眼震。这类眼震大多是源自眼坐标系的神经整合中枢障碍性眼震,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分别称为固视维持眼震,向心性眼震,反跳性眼震(详见ICVD版眼震分类)。
(3)婴儿眼震(ICVD/婴儿眼震综合征(CEMAS:曾用名:先天性眼震。这类眼震大多源自眼坐标系的先天发育异常性眼震。这类眼震虽然也出现眼震方向的变化,但是在9个眼位的表现类型与凝视诱发性眼震完全不同,可以借此鉴别。也体现了在9个固视眼位进行检查的重要性。
(4)垂直-旋转性眼震:这类眼震主要涉及以下几种机制:1)垂直-旋转神经整合中枢机制障碍;2)垂直-旋转VOR通路损害;3)垂直平稳跟踪受损;4)其他机制障碍或不稳有关。

综上所述,凝视试验是一种检查固视眼位变化时固视稳定是否被眼震打断的方法,如上图所见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眼震,单一方向性眼震、凝视诱发性眼震、婴儿眼震(先天性眼震)、垂直-旋转性眼震、均可以在凝视试验时被诱发出来,但并不是所有这些眼震都称之为凝视性眼震。因此,凝视试验并不是专门为凝视性眼震而设置的检查方法,将凝视试验等同于凝视性眼震试验存在概念性偏差,容易忽略凝视试验所诱发出的其他不属于凝视性眼震的眼震类型。当然如果存在凝视性眼震(固视维持眼震),也可以在凝视试验时被诱发出来。只有当所诱发出的眼震表现为固视维持眼震(过去称为凝视性眼震)时,才称其为凝视性眼震试验阳性。

参考文献:

1.田军茹. 认识眼震性质是认识眩晕疾病的重要方式。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J CN ENT Surg), 24(6): 497-504, 2018.
2.ICVD Committee. Classification of vestibular sign and examination techniques:Nystagmus and nystagmus-like movements. J Vest Res. 29:57-89, 2019.

3.John Leigh & David Zee. The Neurology of eye movement. 201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