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李可:痰、饮、水、湿“是怎么形成的
李可(山西著名老中医),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顾问。临难习医,具救苦心。天资敏慧,得医之本源。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46年,崇尚仲景学说。擅长融寒温于一炉,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五十年来,活人甚众。李老的学术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下面是李老治疗痰饮病的思路。
一、痰饮概念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中创立“痰饮”之名。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4类。痰饮一词,狭义的讲是指四饮中的一饮,即饮聚肠胃的一种病证;广义的讲就是包括四种饮病的总称。
在隋唐以前,痰与饮无明显的区别。直至宋代杨仁斋《直指方》乃将痰与饮分而为二。从此以后,一般专家多宗其说,认为痰多浓浊,饮则清稀。一为火燥,一为寒湿。
清代《医学传心录》中,归纳了宋元明清关于痰的病因,明确提出“痰有十因”:或因风。或因寒、或因热、或因湿、或因暑、或因燥、或因酒积、或因食积、或因脾虚、或因肾虚。
后世医家重痰轻饮理论已偏离了医圣的初衷,而走向岐路了。为此,李可揭示了痰饮之现代概念,即痰饮是整体失调导致之局部病理渗出物、赘生物。
二、痰饮水湿,同源异流
1、痰与饮
汉代之“痰”与“饮”是不分的,而后世是重痰轻饮的。于是有人会问:仲景是否提及过浓痰?仲景在《金匮》中多次提到“浊唾”:
①肺痿: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
②肺痈:时出浊唾腫臭,久久吐脓水如米粥者,桔梗汤主之;
③肺胀: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眠,皂荚丸主之。
其中“浊唾”与“涎沫”,即后世之“浊唾”与“稀饮”。据李可考证,伤寒之麻杏石甘汤剂量:麻黄4两(60g),杏仁50个(20g),生石膏半斤(125g),炙甘草2两(30g)。治小儿急性肺炎,只需半剂药,即可热退喘定痰清。
既然急性肺炎都有这神奇的效果,那你说医圣什么样的浓痰没治过?古中医认为,痰与饮是浑然一体的,没有绝对的浊唾与涎沫,正盛则邪从热化为浊唾,正虚则邪从寒化为涎沫。仅此而已,不必在浓痰、稀饮上钻牛角。
2、痰饮与水气
仲景在《金匮》中把水气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风水者,防已黄芪汤、越婢汤主之;皮水者,防已茯苓汤、越婢加术汤、甘草麻黄汤主之;正水与石水没给出方药。
而痰饮篇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4类,出示了18方。为什么水气病仅出5方?痰饮是水停留局部,水气则是水泛全身。二者在本质上同为水之为患,其方剂可以通用,如痰饮病之五苓散、泽泻汤,后世常用治水气病。
由于痰饮篇在此书之前,水气病在其后,故略而不提。更有趣味的是,中医称美尼尔氏眩晕是“痰”冲于上,而西医之病理为内耳积“水”,即中医之“痰”就是西医之“水”。鹤膝风亦然。
3、痰饮与湿浊
中医湿分外湿、内湿。外湿包括潮气和雾露之气。内湿指人体内环境潮湿,多与脾胃有关,如轻者胸闷、呕恶、苔腻,重则腹胀、泄泻、水肿。这些内湿与狭义的痰饮(指饮聚肠胃)无异。
痰饮是水停肠胃、胁下、四肢、胸膈,湿浊则是水停肠胃、四肢,它们可以并提、互用,如李可常用清化湿热之四妙散治痰证之鹤膝风、急性风湿热关节痛,便是明证。
总之,痰、饮、水、湿是一体的,其方可以互用、通用。
痰饮病的范围很广,是生活中最常见到一类病证。很多人去看中医都会被诊断为痰湿重。那么到底何谓痰湿呢?中医学对痰饮的定义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我认为大意就是我们喝进去的水,吃进去的营养物质,身体代谢不了,产生了一种半成品,它反而对身体产生了伤害。这种半成品我们叫作痰饮。
痰饮水湿,有何不同?
为什么一会叫痰湿、一会叫痰饮、一会又叫水湿呢?
其实这里面是有学问的,古代的医家早就发现,同样是半成品,同样是吃喝下去代谢不掉的东西,差别是很大的。他们的名字,也就是代号,代表着各自的特点,只是我们平时没有重视。
痰:是指比较稠厚的液体。
饮:是指比较清稀的液体 。
水:比饮更清稀的液体叫水。
湿:则是讲一种弥散状态的液体。
痰饮水湿,舌像如何?
痰湿重的舌苔主要是腻苔。痰湿跟寒相夹杂会形成寒湿,痰湿跟热相搏结就会形成湿热,相应的舌苔主要是白腻(图1)和黄腻(图2)。
小编案:这个腻又有致密和疏松的不同,腻而致密的多为痰(图1、图2),腻而疏松的为湿(图3、图4),仔细对比,很容易发现不同。
图1
图2
图3
图4
下面几张照片的舌苔就像水一样湿哒哒的,好像要滴下来一样。光照以后还会反光,好似水面,波光粼粼,这就是水饮的舌像了。
图5
图6
可见,中医学的很多东西并不都是抽象的,有些是有形可见的,舌诊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们把痰湿分为痰、饮、水、湿,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临床,用来指导治病。
痰饮水湿,如何治疗?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专门列了痰饮病篇来讨论痰饮病的治疗。总的原则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意思就是,患痰饮病的机体就像一片湿漉漉的田地,我们所用的温热药,就像太阳一样,把田地烤一烤,让水分蒸发掉。
①舌苔腻而致密属于痰的范畴,可以适当运用软坚散结的药物,比如牡蛎、贝母,这就好比对于板结的土地,挖一挖,松松土,祛除痰湿的效果会比较好。总得来看,致密的舌苔比较难治,疏松的舌苔相对好治。
②舌胖苔腻的患者,治法上除了利小便之外,还要补气,必重用黄芪,补气利水。
③风药祛湿效果确实不错,但运用时要注意技巧,一则注意发病部位,上焦头面部病证用蔓荆子、白芷效果好,中焦脾胃病证首选防风,下焦病证选独活、白蒺藜,效果也都还不错。但要注意不是什么情况都能用风药的,风药易耗伤人的正气,必须辨证准确才能用药,而且要中病即止。
附病案一则:
这位患者肠胃不佳,又饱受前列腺问题困扰,尿频尿急,精液中有颗粒。
初诊舌像
处方:党参10g,白术15g,茯苓20g,生黄芪20g,炙甘草6g,白芍10g,升麻6g,炒薏苡仁30g,牛膝10g,草果6g,桔梗10g,神曲20g,枳实6g。水煎服。
服药2周后舌像
对比一下舌头前后的变化,像不像河水褪去后的浅滩上,水流冲刷出的沟壑,水逐渐退了,症状当然也减轻了。痰饮水湿非一日所成,治疗起来自然也要和缓,温燥药用多了易生热,逐水药用多了易伤阴,短时间舌苔消退了,要么变生他病,要么容易复发,所以治疗的关键在于纠正导致这种厚腻舌苔的原因。
陈汤被尊为祛痰“祖方”,后世医家宗此加减衍化出许多祛痰之剂,是因本方所体现的配伍方法对祛痰剂组方具有普遍地指导意义。不仅针对湿痰制方,即使是治疗热痰、寒痰、燥痰、风痰等诸方亦是如此。后世以二陈汤为基础的加减应用十分广泛,二陈汤类方也为数甚多。因此,费伯雄称:“二陈汤为治痰之主药,以其有化痰理气、运脾和胃之功也。学者随症加减,因病而施,则用之不穷矣”。 该方立意重在“燥”、“和”、“行”,即燥湿化痰,和中降逆,行气散结。本文采取“以功用类方”的方法,选择与二陈汤有渊流关系,符合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功用的方剂,作为二陈汤类方,并按功用特点将二陈汤类方归纳为10类。 |
大家都知道二陈汤是治痰的基础方,很多化痰的方子都是由二陈汤加减而成,今天我们总结一下所有化痰的方子及其作用。
二陈汤,燥湿化痰,和中降逆,行气散结。组方结构为化痰药配伍行气药为主,佐以渗温和中。后世加减变化虽多,总离不开二陈汤基本药物(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制方大法(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和主因主证(脾不健运,湿聚为痰,气机阻滞)三个基本要素。涉及的病证也总是与脾湿生痰相关。
二陈汤类方扩大了二陈汤的功用范围,使之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基础上,形成了旨在加强二陈本方功用的化痰和胃、化痰利肺、化痰利湿、化痰开郁,以及扩大二陈汤功用范围的温化寒痰、清热化痰、祛风化痰、解表化痰、消食化痰、定惊化痰、扶正化痰等众多类方。其主治范围也涉及咳喘肺胀、呕恶纳呆、结胸痞满、水湿肿满、寒热疟瘴、痹阻身痛、惊眩癫狂、头眩目暗、瘰疬疮疡、二便不凋、经带泄浊、肥满不孕等诸多病证。根据《局方》二陈汤主治及后世发展变化,按功用特点将二陈汤类方归纳为10类,并分类论述如下:
1、化痰和胃降逆
此类方剂主要针对痰浊阻滞中焦,脾气郁滞,胃气上逆病症。
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善调脾胃以除生痰之源,为降逆止呕的基础方。主治病症常见脘腹痞闷,呕恶多涎,体倦纳呆,饮食不消,或胃肠中水声漉漉,口中粘腻或口干不欲饮水,舌苔自润,脉滑等。可单用二陈汤,或以之为基础加重降逆止呕药物而组方。
该类方剂是二陈汤类方中种类最多的变方形式。临床常与木香、丁香、砂仁、旋复花等药配伍,以增强理气止呕作用。
朱丹溪日:“痰饮为患而呕吐恶心者,二陈汤加丁香、乌梅、生姜七片煎服。”并立加味二陈汤,方用二陈汤配伍砂仁、丁香行气降逆、醒脾和胃,以增强化痰止呕作用,主治停痰结气而呕。
若证属痰气上逆而兼有胃热者,可选用丹溪二陈加栀连生姜汤,以二陈配伍黄连、山栀子清热祛湿,生姜和中止呕。朱丹溪言栀子能“解郁热,行结气”,《本草正》谓其“加生姜、陈皮可除呕哕”,诸药配伍具有良好的化痰降逆、清热止呕的作用,善治“胃中有热,膈上有痰者”;
若属肝火犯胃,醋心泛酸者,可选用《广嗣纪要》加味二陈汤,即二陈合左金丸,以增强清肝和胃,制酸止呕之力,用治“吐酸水同食物出者”;
兼有胃寒者,可选用张景岳和胃二陈煎,以二陈配伍干姜温中散寒,砂仁暖胃行气,共收化痰温中行滞之功,用治“胃寒生痰,恶心呕吐,胸膈满闷嗳气”者,《成方便读》称其“治胃寒不甚虚者,为合法耳”;
食郁嘈杂者,可选《医方考》二陈加黄连栀子汤,方中二陈化痰和胃止呕,黄连、栀子清解中焦湿热,用治“食郁有热之嘈杂”;
兼水饮呕吐痰涎者,可选用推广苍朴二陈汤,取二陈配伍苍术、厚朴以温燥祛湿、行气导滞,善治“胃家有水饮,胸满呕吐水渴者”;
现代《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味二陈汤,以二陈汤加茅术、枳壳,燥湿化痰,理气止呕,用治痰湿妊娠恶阻,呕吐涎沫者。
2、化痰利肺平喘
此类方剂主要针对痰湿内盛,上壅于肺、肿失清肃病症。
肺为贮痰之器,二陈汤燥湿化痰,又能降逆平喘,常用治痰浊壅肺之喘逆证。症见胸膈痞闷,咳嗽痰多,或咳唾涎沫,体倦纳呆,舌苔白润,脉滑等。此等类方多是在二陈汤燥湿化痰的基础上,辅以宣利肺气、止咳平喘药组方。如《济阳纲目》加味二陈汤,以二陈燥湿化痰为主,配伍桔梗、杏仁、桑白皮、瓜蒌仁利肺化痰,止咳平喘。诸药相合,脾肺同治,标本兼顾,共成中、上二焦并治之方。
若痰盛咳喘兼有表邪者,可选用苏杏二陈汤,即二陈汤与枳壳、金沸草、杏仁、桑白皮化痰降逆平喘为主,配伍桔梗、紫苏宣肺解表散邪;
寒痰咳嗽者,可选桂心汤,方以二陈汤加干姜、桂枝、细辛、五味子等温肺化饮,兼有小青龙汤之意,并以人参、白术补益肺气,使邪祛而不伤正;
热痰咳嗽者,可选用桔梗二陈汤,方以二陈汤配伍黄芩、黄连、栀子清热泻火,桔梗引诸药入肺,共成清肺化痰平喘剂,用治火喘;
木火刑金、呛咳胁痛者,可选《痰火点雪》加味二陈汤,即于二陈汤方中配伍香附、青皮、青黛、南星,共收疏肝泻热,利肺化痰之效;
痰嗽日久,阴血不足者,则可选用金水六君煎,以二陈配伍当归、熟地等补益阴血,用治阴虚血气不足或夜咳不止。
3、化痰利水泻浊
此类方剂主要针对痰浊壅阻、水湿内停病症。
痰之与湿,异名而同源。凡脏腑气化不利,水液代谢失常,湿邪内停则聚而成痰,故痰饮每与水湿相兼为病。常见胸脘胀满,呕恶多涎,头身重痛,耳暗昏花,倦怠嗜卧,肠鸣腹泻,浮肿尿浊,苔腻脉滑等症状。因此,治痰剂中常以化痰药与祛湿配伍,以收“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之妙”。
二陈汤中半夏与陈皮之苦燥化湿,茯苓之甘淡利湿,即是如此。为加强祛湿作用,后世常在二陈汤基础上加重祛湿药,如《景岳全书》苓术二陈煎,以二陈汤配伍猪苓、泽泻、白术、干姜,而成“温脾健胃,运气利湿之良方”。
若痰湿郁阻肝胆者可选用茵陈橘皮汤,方以二陈汤配茵陈祛湿退黄,白术健脾燥湿,用治脾虚痰阻、肝胆郁滞之“阴黄烦躁,喘呕不渴”。
若痰湿阻滞三焦,以致津液升降失常,又可见二便不利等症。二陈类能化痰浊,开肺气,健脾运,使凝聚之痰饮开化而津液输布正常。朱丹溪曰:“二陈治湿,加升提之药,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并拟升发二陈汤,以二陈配伍升麻、柴胡、川芎、防风,开宣气机以升清降浊,用治痰郁二便不利。
若痰湿困脾,清阳不升而泄泻者,可选用倍术二陈汤,取二陈并重用白术以健脾祛湿止泻,用治湿痰泄泻;
属湿浊下注者可选用二术二陈汤,于二陈汤中加苍术、白术燥湿运脾,增强燥湿化痰功效,再配升麻、柴胡升举清阳,以助化湿降浊,用治便浊;
属痰浊上扰清窍、目暗幻影,胸闷头痛者,可选用明目二陈汤,于二陈汤中配伍车前子利湿泄浊又能明目,伍枳壳理气宽中即可除痰,如是则湿除痰祛而目自明;
痰湿带下者,可选用今人侯天印完带二陈汤,以二陈汤合傅青主完带汤组方,以燥湿涤痰止带,用治带下色白,量多而粘,呕恶痰涎。
4、化痰理气散结
此类方剂主要针对痰浊内阻,气机郁滞、痰瘀结聚病症。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恚怒伤肝或木郁不达,致使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以致水饮停聚而成痰饮,《景岳全书》称之为“郁痰”;或痰阻经隧,气滞血瘀,痰挟瘀血而成结聚,《丹溪心法》称之为“窠囊”。所以,此处之“结”,既有肝气郁结之意,又有痰瘀结聚之意。
常见胸闷胁痛、心下痞块,痰核瘰疬,或经脉闭塞、肢体肿痛、麻痹痿软,舌苔厚腻或舌紫暗有瘀斑,脉弦滑或弦涩。多以二陈汤配以开郁散结,活血化瘀药组方。正如徐彦纯言:“然有病人原有痰积,其气因痰而结滞者,岂但理气而痰能自行耶!必先逐去痰结则滞气自行”。
如《症因脉治》二陈四七汤治疗痰气互结之证,以二陈汤燥湿化痰合《局方》四七汤疏肝解郁,用治气结痰凝腹痛,胸腹胀满,痛应心背,失气则痛减等,为祛痰结而解郁气之法;《普济方》引《仁存方》之二陈白丸,以二陈汤合青州白丸子祛风痰、通经络,用治“眉心眉棱骨疼及臂痛,或麻木或战掉”,为祛痰湿而通郁滞之法。
再如《济阳纲目》加减二陈汤,方以二陈配伍枳实、橘核、山楂、栀子等疏肝清热之品,化痰散结,清肝泻热,理气止痛,用治痰气交阻,肝经郁热而致疝气疼痛者;《经验广集》加味二陈汤,以二陈配伍白芥子利气散结,祛痰通经,以治凝痰流注经脉之“流注,疬核,皮里膜外之凝痰”。《医学传灯》消枳二陈汤,二陈加玄明粉、当归、赤芍、杏仁、枳实、石菖蒲化痰散结,活血消积,主治痰瘀互结、瘿瘤肿块;另外,痰滞经络者,还可随经配伍用药,如《会约》加味二陈汤配川芎、蔓荆子,用治痰浊内阻头项重痛等。
5、化痰熄风定惊
此类方剂主要针对风痰上扰所致的眩晕、昏仆、涡僻,以及痰饮内盛而致的怔忡、惊痫、癫狂等病证。
张仲景首创以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等利湿化痰消饮以治眩晕、心悸。后世仿《局方》二陈治疗“头眩心悸”之法,以涤痰降浊理气配伍熄风定惊宁神药组方,戴元礼言之为“气顺则痰消,徐理其风,庶可收效”。如导痰汤中以二陈配伍南星、枳实,祛痰行气之力较二陈汤更著,可治痰厥昏眩诸症。涤痰汤以二陈配伍南星、菖蒲、竹茹、枳实涤痰开窍,人参补心安神,为治痰阻清窍、神昏舌强的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则以二陈汤配伍天麻、白术,共成息风化痰之剂,善治风痰上扰清窍、头目昏眩之证。
痰饮内扰,心神不宁者可选茯苓饮子,方中二陈配伍沉香、槟榔降气化痰,茯神、麦冬养心安神,治痰饮蓄于心胃,怔忡不已;
痰热扰心,神志不宁者可选温胆汤,方中二陈汤加竹茹化痰除烦、枳实理气开郁,用治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多梦;
痰阻狂乱者,可选二陈竹沥胆星汤,方中二陈汤配伍竹沥、胆星清热豁痰、熄风定惊,用治挟痰发狂;
痰阻气郁,蒙蔽心神,其人如痴者,可选加味茯苓汤,方中二陈汤加人参、益智仁、香附以化痰开窍、理气开郁、养心益智。《本草纲目》言香附“得茯神则交济心肾……辅以参、芪,佐以甘草,治虚怯甚速也”。
痰瘀扰神,失眠不寐者,可选用今人侯天印“桃红导痰汤”,方以二陈汤加桃仁、红花、枳实、制南星,共奏化痰消瘀,安神定志之功。用治久病或外伤后顽固失眠,头疼而昏,痰多胸闷,舌暗或有瘀点,苔腻脉弦滑等。
6、化痰清热泻火
此类方剂主要针对痰郁化火,痰热相兼病症。
痰之与火,每相兼为患,所谓“有因热而生痰者,有因痰而生热者”(《医宗摘要》)。火热之邪炼津灼液,易成凝着之痰,甚则成热痰、燥痰、火痰、老痰;痰湿内阻,气郁化火,也每成痰火交阻之势。症见咳痰色黄或粘稠有块,心胸烦热,甚则惊悸躁狂,或发为痰核瘰疬,咽燥口渴,小溲黄赤,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等。
张秉成《成方便读》云:“痰即有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痰随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横行。”“气有余,则为火;液有余,则为痰。故治痰者,必降其火,治火者,必顺其气。”
《丹溪心法》曰:“火动其痰,用二陈汤加山栀子、黄连、黄芩之类。”
二陈类方治热痰,常配伍栀子、黄连、黄芩、大黄、生石膏、胆南星、竹沥等。方如《医方考》清气化痰丸,以二陈汤配伍胆星、黄芩、栝蒌清热化痰,杏仁、枳实理肺散结,共成演化痰火之剂。
另外,
用治痰热扰心的清热导痰汤,二陈汤中加黄芩、黄连清热泻火,并配伍南星、蒌仁助半夏祛痰,枳实、桔梗助陈皮理气,白术、人参助茯苓健脾益气又能安神,共成清热化痰、泻火除烦之方,善治痰迷心窍,身热头痛,痰厥昏闷等;
痰热郁胃者,可选用芩连二陈汤,方以二陈配伍黄连、黄芩清热泻火、砂仁理气和胃,善治痰热阻胃,呕哕呃逆;
痰火上攻于耳窍者,可选用复聪汤,方以二陈汤配伍木通、扁蓄、瞿麦、黄柏,共奏化痰降火、清热利湿、引热下行之效,用治痰火上攻,湿热蒙蔽,清窍失聪,耳聋耳鸣者。
痰热津亏者,又有二母二陈汤,方以二陈配伍知母、贝母,祛痰而不伤阴,长于治疗燥痰证。
7、化痰兼温阳散寒
此类方剂主要针对阳虚寒盛,痰湿不化病症。
痰为阴邪,易遏伤阳气。素体阳气虚弱,寒凝气滞,水湿不行,又易生寒痰。临床常见有形寒畏冷,困顿乏力,咳痰清稀,溲清便溏,苔白脉迟者。寒痰流注肢体经络,则可发为冷痹。寒痰阻遏营卫气血,亦可发为阴疮。
痰为阴邪,非温不化,治当“以温药和之”。吴鞠通言二陈汤“能补阳明燥气之不及,而渗其饮”,其温燥之性尤适于湿痰、寒痰。临床可适当配伍温阳散寒药,用治寒痰阻滞之证。如新法半夏汤,方以二陈汤加干姜、草果、丁香、木香、神曲,用治寒凝痰饮滞留中焦,心腹刺痛,胁肋膨胀,噫气吞酸,呕吐痰水。白术散则用二陈汤加白术、桂心、附子、丁香、前胡,用治胸膈留饮,腹中虚满,气逆不下饮食。
再如,
治寒饮下注,水肿腹泻之桂苓白术丸,以二陈配伍桂心、干姜、白术、泽泻,温阳化饮,健脾祛湿;
治寒痰阻络,发为阴疽之阳和二陈汤,以二陈配炮姜、肉桂、麻黄、白芥子,共收燥湿化痰,散寒通滞之功;
寒饮内盛,阳气虚衰者,可选用回阳救急汤,方中二陈汤温燥化痰,合附子理中汤加肉桂温阳救逆、散寒化饮,加五味子收敛固脱,以使祛邪而不伤正。
8、化痰透表散邪
此类方剂主要针对素有痰湿,兼感外邪病症。常见恶寒发热,咳嗽痰多,胸闷喘促,甚则面虚浮肿,舌苔厚腻,脉浮见滑等。可以二陈汤配伍辛散发表药治之。
朱丹溪有“二陈汤加麻黄杏仁汤,治风寒行痰开腠理之法,方以二陈汤配伍麻黄辛温发散、解表散寒,桔梗、杏仁宣肺化痰、下气止咳,用治外感风寒而内有痰湿之咳嗽。
再如
景岳柴陈煎,以二陈汤配伍柴胡化痰兼以疏表清热,用治咳嗽发热,痞满多痰而呕者;
《医学传灯》苏杏二陈汤,以二陈配伍桔梗、苏叶、枳壳、杏仁、金沸草、桑白皮,既解表宣肺化痰,又下气止咳平喘,以治内外合邪,痰饮阻肺者;
痰湿内蕴,复感疟邪者可选用柴葛二陈汤,方以二陈加白术、苍术、柴胡、葛根、川芎、黄芩以和解少阳、祛痰解疟,用治痰疟寒热交作,胸闷吐涎;
气虚外感者,可选用参苏饮,方以二陈配伍紫苏、葛根、前胡、桔梗、枳壳、木香、人参,为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之良方。《局方》参苏饮治有“或因痰饮凝结,兼以为热”,“兼大治中脘痞满,呕逆恶心,开胃进食,无以逾此”,可见参苏饮又用于无表邪而内有痰阻气滞之证。
另外,《局方》二陈汤主治也有“或发为寒热”一症,但其非属表邪,而为痰湿中阻,气机不畅,阴阳不凋,升降失常所致。阳不与阴和,则以其寒独行故恶寒;阴不与阳和,则阳以其热独行而发热。《金匮翼》曰:“中脘有痰,令人憎寒发热,类似伤寒,但头不痛,项不强为异。”治疗当以消痰通滞为主,使中焦痰消气畅,则阴阳调和,升降有序而寒热自退。故此类寒热当与外感之寒热相区别。
9、化痰消积导滞
此类方剂主要针对痰食相兼,脾胃郁滞或痰食结聚病症。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均可致痰湿内蕴,而致其痰食交阻。临床多见胃脘痞闷,腹痛纳呆,呕恶吐食,气味酸腐,或呕吐痰涎,舌苔垢腻,脉弦滑等症。治当化痰消食,行气导滞。《丹溪心法》云:“恶食者,胸中有物,导痰补脾,二陈汤加白术、山楂、川芎、苍术。”
方如佐脾丸,以二陈加山楂、萝卜子、连翘,共收化痰消食兼以清热散结之效。
二陈平胃散,以二陈汤合燥湿运脾之平胃散,用治痰食阻滞中焦,胀满呕逆等。
若属胃虚停食者,可选用《仁术便览》加味二陈汤,方中配伍白术、苍术健牌燥湿,山楂、川芎化食消积,共收化痰消积、健脾燥湿之功。
痰食内阻,复感疟邪,则为痰疟、食疟。如《医学入门》所言:“疟疾无痰不成,内伤脾胃虚寒。”因此,中医常习称“无痰不作疟”。症见寒热交作,休作有时,胸胁痞闷,呕恶痰涎,苔白脉弦滑等。常以二陈汤配伍健脾扶正和达邪截疟之品,如四兽饮,方以二陈汤配伍人参、白术、草果、大枣,共奏健脾和中,祛痰截疟之功。
10、化痰扶正补虚
此类方剂主要针对素体亏虚,痰浊内阻病症。
痰饮病证,盖由脏腑功能失常,水液代谢紊乱,聚湿成痰所致。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功能正常与否至关重要。肺虚治节无权,宣降敷布失常;脾虚不运,土不制水;以及肾虚不足,命门火衰,温化不及,开关失司等,均可致水停湿聚而为痰。
《景岳全书》日:“虚痰者何?谓其元气已虚也,此则宜调补”。痰饮为患虚实夹杂者,可以二陈汤加减治之。
痰证兼气虚者,可选益气化痰法,常以二陈配伍人参、黄芪、白术等健脾祛湿药。方如《不居集》九味二陈汤,取二陈与四君合方,又加青皮、川芎、神曲以理气和中,共收消补兼施,寓补于行之效;
痰证兼阳虚者,可选温肺汤,方以二陈配伍干姜、肉桂、细辛温肺散寒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白芍益阴润燥,用治肺虚寒饮,咳喘不得平卧;
痰证兼阴血亏虚者,可选滋阴化痰汤,以二陈汤配伍四物汤补养阴血,知母、黄柏滋阴清热;
痰证兼气血两虚者,可选用八物二陈汤,以二陈汤合四君、四物,既理气化痰祛邪,又益气养血扶正。
除上述分类概括之外,二陈汤及其类方在其它诸多病证中也屡用屡验。如丹溪治“带下赤白,肥人多湿痰者,二陈汤加苍术、白术”,“经水过期淡色者,痰多也,用二陈汤加川芎、当归”。《嵩崖尊生全书》有二陈升提饮,以二陈配伍柴胡、升麻升举清阳,人参、白术、当归、川芎、生地益气和血,用治脾虚痰阻,转胞淋闭。《景岳全书》苓术二陈煎用治痰浊扰动精室,遗精滑泻(见前)。《万氏女科》芎归二陈汤以二陈合香附、枳壳增强理气行郁功效,滑石增强利湿化痰功用,当归、川芎补血调血,用治肥人胀满、痰湿阻滞、经水不调或不能孕育者。以及今人郭氏“苦参二陈汤”治疗霉菌性食道炎(二陈汤加苦参、白藓皮)。廖氏“茵栀二陈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等(二陈汤加茵陈、栀子),谢氏“加减二陈汤”治疗根型颈椎病(二陈汤酌加当归、红花、白芷、地鳖虫等),李氏以二陈汤为主组成“定眩汤”治美尼尔氏综合症(二陈汤加龙骨、牡蛎、枳实、天麻、竹茹),寇氏“牛蒡子二陈汤”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二陈汤加牛蒡子、合欢、佩兰、菖蒲、竹茹、天竺黄),张氏“蒌薤二陈汤”治疗胸痹(二陈汤加瓜蒌、薤白、郁金、益母草),张氏“加减二陈汤”治疗II型糖尿病(二陈汤加苍术、草决明、丹参、葛根),“李氏小儿减肥冲剂”治疗高体重和高血脂(二陈汤加荷叶、知母等),吴氏“枳朴二陈汤”治疗术后气滞、肠呜音恢复迟缓者(二陈汤加枳壳、厚朴),袁氏“自拟加味二陈汤”治疗脑囊虫病(二陈汤加白芥子、苡仁、芜荑),蔡氏“瓜蒌枳壳二陈汤”治疗胸部内伤(二陈汤加瓜蒌、枳壳、青皮、桔梗)等,充分体现了二陈汤及其类方广阔的临床适应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