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尧埋没了多少人||只在史记次元里读史记010
只在史记次元里读史记
在《史记》次元里,司马迁一点都没有回避五帝世代社会的复杂程度。只是我们习惯了几个关键人物的故事,又被他们的高风亮节所折服,这只能说我们太单纯了。
在短短一篇《五帝本纪》里,司马迁也记下了那个世代的很多人。在那个世代,各种社会力量同样盘根错节,站在风口上的那些人谨慎地处理着他们之间的关系,这让五帝世代的故事暗藏波澜。那些仅仅像是不经意间出现的名字,很可能左右着时局和历史的走向。
010
在尧和舜的权力交接过程中,司马迁有意提到了另外一些人。他们在五帝世代根子很深,都是世家,影响力延续了好几代人。他们像是突然出现,然后又隐身都历史里。
或者说,在整个历史中,这些人一直都是在关键时期起着决定作用的暗流,和人们熟知的那些名字和显性力量互相呼应,当然,也存在着较量。
尧在执政期间干得到底怎样呢?
一般认为,他干得是可以的,各方面都平衡的不错。他是个好人,没有因为亲儿子就有所偏向,也没有因为自己对某些人有看法,就没有给他机会。
但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直到舜开始主事的时候,所有隐藏的问题就一一出现了。
也许是因为尧太老了。找到舜的时候,已经执政七十年了。这种长期执政的好处是稳定,坏处呢?一个老人再没有那么旺盛的精力和行动力。当然,他有更多的经验来平衡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去打破它。即使有一些责任,他也不想太去追究,将就一下,也就过去了。
他老了,干不动了。而且他很想留个好名声。当然,最后他得到了。
当尧确认舜是他最合适的接班人之后,他决定早早退下来,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当然了,舜在做决定的时候,还是会向老人家请示一下,听一听他的意见。这一点,舜一直做得都不错。所以,在处理共工、鲧以及三苗的事情上,舜是请示过尧的。
在《史记》次元里,这是一个必要的形式,虽然事实上对这些人动手的是舜。
这些尧一直没动了、或者是根本没想动的人物,就这样被舜一一清除掉了。为了将来更好做事,有必要把这些碍手碍脚的人先清除掉。一直温顺如羔羊的舜其实是个行动派。而且这些人占着这些位置不干事、或者干不好事已经太久了。很快就可以看到,有一大批人正等着这些位置呢。
这些人是谁呢?他们打算干什么?有什么计划吗?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人,舜才有这样的底气,这个底气,尧是没有的。舜花了那么多年的时间,早就准备好了。
也许,尧让权给舜的时候,很像后来的刘邦想改立太子又放弃了。尧知道这个他一手培养的女婿,已经羽翼丰满了。舜已经有足够的实力,把他多年来深藏不露的霸气释放出来。
这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而推动舜的背后那些力量来自哪里呢?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至于尧,尧未能举。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这是就是舜背后的力量。高阳氏和高辛氏,他们存在了多久呢?这两个家族是从什么时候传下来的呢?
在《五帝本纪》里,高阳是颛顼,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那个叫昌仆的女人生的儿子。昌仆,司马迁记下这个女人的名字,很可能是为了点明在她背后是蜀山氏。高辛呢?帝喾的名字就是叫高辛。
好吧,他们都是皇族之后,如果仔细理一下关系就会发现,不管尧以什么方式上位,他们都不大可能选择成为尧的支持者,即使有人愿意,尧也未必信得过他们。
因此,这里说“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至于尧,尧未能举。”可能性有两种:一个是尧想用他们,他们根本不买账。一个是尧根本就不可能用他们。更何况那些重要的位置,一直有人占着呢。
司马迁这个伟大的记录者在记述这复杂关系时,并没有说出像我这样的猜想。他仅仅像是只记录了一连串事实而已。他在自己创造的《史记》次元里留够了开放空间。这就是历史的微妙之处。
好了,有两支实力雄厚的力量一直是舜的坚定支持者。他们可以看作是几代人积累下来的、存在于民间的古老家族。他们的影响力除了他们的家世以外,还有就是他们一直都在为社会做事,有广泛的民众基础。
因此,当他们出来为舜做事时,意味着什么呢?这不仅仅意味着这是来自两个世家、十六个有才能的人的支持,还有他们几代人影响到的民众的支持。
其实不必太去追究,是因为舜的品格感染了他们,还是舜给了他们重新出头的机会。历史更愿意理解为前者。这么比较就会发现,尧没有做到的,舜又做到了。
那么,另外一面呢?作为“八元”“八恺”的对立面,《史记》次元里又这么记录另外一些世家:帝鸿氏有不才子浑沌,少皞氏有不才子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梼杌,缙云氏有不才子饕餮。从这四个名字后来成为恶的代名词就可以知道,这四个混蛋家族是如何嚣张跋扈,怎么为祸一时,让“天下恶之”。
尧呢?对于这四家,又是“未能去”。后来呢?又是舜收拾了他们,把他们流放了。
是尧没有能力收拾他们呢?还是尧就没有收拾他们的打算呢?
从这四个人的身份看,他们同样来自延续了好几代人的世家,和“八元”“八恺”的家世非常相似。只是他们选择站到了人民的反面,也就是站在了代表历史走向的舜的反面。
好吧,就是这样,这些事同样可能是尧想做、但是没有做到的,或者仅仅因为某些原因,一直拖延着没有做。
仅仅如此吗?
尧死后三年,舜坐定了位子,又做了一件事,《五帝本纪》里说:
“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
这样的人是说有二十二个,尧没有用好他们,舜都给了他们一展拳脚的机会。
这说明什么呢?尧埋没了那么多人才,也迁就了那么坏人。或者说,舜算是五帝世代的一次中兴,进行过一次大刀阔斧的变革,重新给毫无生气的社会带来了新的气象。当然,舜也换了一批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