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崎通散文—— 《略论诗思一致的诗义网络》(5) ——读黑格尔《美学》第三卷兼论诗意统一问题

现代自由诗的费解是出了名了,这导致读者越来越少。现代自由诗能被人理解吗?如果写得符合人的理解规则,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人的理解规则是什么?从不同层面出发可以有多重解说。大致上讲,可以说是文本的组合规则训练出来的由阅读思维所遵循的规则。文本是“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文本指的是作品的可见可感的表层结构,是一系列语句串联而成的连贯序列。文本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自足的系统,成为有机构成的织体。

  文本一方面是能指,即实际的语言符号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词、句子和段落章节,另一方面是所指,即固定的确定的和单一的意思,为表达这种意思的正确性所限定。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在具体场合中,文本是有待于读者阅读的根据一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而组成的整体语句或语句系统。

  根据以上解释,可以知道文本是一个织体。这个织体的基本面貌是这样的:语句串联而成的连贯序列,相对封闭、自足的系统,固定的确定的和单一的意思。

  文本是信息的综合体,由各个语义组合成一个生命体,交织的各个语义指向共存而协成,同时又互相限制。语义单位的语义孤立存在时有多重内涵,但在若干语义单位组成的文本织体中,内涵指向就趋向单一。由若干单一内涵指向的语义单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产生整体的内涵。在“约定俗成”这样一个语义学规定下,每个语义单位是不能随意赋予含义的。即使是所谓“陌生化”的处理,也只是语义单位的不常见的搭配,而不是随意改变语义单位本身固有的“约定俗成”的内涵。

  从语义学角度看,诗歌的文本也同其他类型文本一样,语义内涵的显示由若干语义单位组成的文本织体来达成,也要遵循若干基本原则。诗人遵循了基本原则,有经过符合基本原则文本训练出来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读者就会理解诗人的作品。否则,诗人与读者之间就会产生隔阂。诗人没有违反“约定俗成”这个语言交际的基础原则的权力,诗的语言说到底还是交际工具。

歌德说:“我作为一个诗人的特点,不是力求去体现什么抽象的东西。我只是在内心中吸取印象,而且是感性的、鲜活的、可喜的、形形色色的、多姿多彩的的印象,一如我活跃的想象力所能提供的一切一切;我作为诗人要做的仅仅是,在心里对这些观感和印象进行艺术的整理加工,然后再生动地将其表现出来,以使其他人在听到或读到时也获得完全一样的观感和印象。”哥德的思考角度出自对诗人与诗歌创作的整体关系的理解。在心里对这些观感和印象进行艺术的整理加工,使诗的整体融和,感性的印象在理性思维的整理下形成一个整体,一个有统辖一切之灵魂的整体。(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