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信秦始皇立扶苏?新出土的西汉竹书告诉我们不能只信《史记》

原创羽林轻骑2020-12-31 21:47:48

《史记》中记载,秦始皇三十七年即公元前210年的10月,秦始皇东巡时突然病危,他临终之际交待了扶苏为自己的继承人,这个突然而没有预兆的遗嘱给了赵高和李斯操作空间。赵、李两人完全违背了秦始皇的临终所托,矫诏立了最小的儿子胡亥为秦皇。

这个记载成了两千年来人们对秦朝延续的定论,即秦始皇临终时立长子扶苏为太子,却被赵高和李斯串改为胡亥。

可是,在《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叁)》中的《赵正书》竹简中,发现了和《史记》记载相反的内容:

其曰:“‘今道远而诏期宭(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

《赵正书》的记载,说明立胡亥确实得到了秦始皇的认可。这是个和《史记》不同的记载,它提醒人们,对《史记》不能毫无保留地完全信任。日本学者鹤间和幸认为“由于《赵正书》竹简的发现,关于秦始皇之死,我们已不能毫无保留地全面信任《史记》的记载了。

虽然有和《史记》不同的声音,但是我们不能轻易否定《史记》。

只是,两个矛盾的记载,让秦始皇到底是想立扶苏还是胡亥就成了一个谜,要解开这个谜,首先要了解并分析一个现象,即秦始皇一直没有立太子的现象。

一、秦始皇没有早立太子:一个违反常规的现象,

秦始皇以前,各代秦王对储君的定立都比较早,因为秦国在这方面有过教训。秦献公以前,由于储君经常改变,造成君臣不稳,朝廷混乱,因此自秦献公的儿子秦孝公以后,就开始早立储君。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时期,更是注重储君的定立,在秦昭王四十年时,太子死了,他立刻在第三年立了次子安国君为太子,而安国君还没有成为秦王时,就立了异人为自己的继承人,而异人更在吕不韦的影响下,还没有返回秦国时就立了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为自己的继承人。

因此,早立储君成了秦帝国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可是,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到了秦始皇这里却没有得到执行,乃至秦始皇病危时才不得不临时确定自己的继承人。

秦始皇本人英明果断,他的文武大臣们也都个个才高八斗,对秦国的各项政策,从最新制订到推行执行无不周全又富有活力。可是对秦国早已成为习惯的早立太子之事反而悬而未决,这非常让人难以理解。

更何况,秦始皇本人已经经历过弟弟成蟜的叛乱,嫪毐的叛乱,这两次叛乱的根源都在于下一代的名分未定,秦始皇和他的大臣们不会不明白早立太子的重要性。

结果,秦始皇死后果然出了问题,他的小儿子胡亥成为皇帝,总让人觉得名不正言不顺。

在早立太子的问题上,秦始皇有着大的漏洞,难道对这个大漏洞,一向治国严谨,一丝不苟的秦帝国上下都浑然不觉吗?存在就是合理,既然有这个今天我们看似的漏洞存在,就一定有它的合理性。

二、秦始皇面临一个比立太子更重要的问题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面临着一个实际问题,土地扩大了,手上又有一批打天下立下赫赫战功的文武大臣,如何安置?

这时,存在两派意见,一派是以博士淳于越为代表,希望仿效古人继续周以来的封建制,分封子弟功臣为诸侯,另一派是以仆射周青臣为代表,希望将各诸侯的封建制改为郡县制,使得天下紧密团结在秦始皇的大一统之下。

仆射周青臣的意见得到了丞相李斯的支持。

郡县制和封建制,在秦始皇心里是一个大势所趋的改革,他必须强力推向大一统的郡县制,可是信奉周制的儒生们反对,于是秦始皇先进行了焚书,继而又进行了坑儒。秦始皇的这两个事件又遭到了大公子扶苏的反对。

扶苏是具有儒家情节的公子,他经常向秦始皇直谏,而且为人有儒家“”的风范,被认为“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又注重民心,这都是典型的儒家做派,也因此使得扶苏在秦始皇二十几个儿子中最有声望,很多学者都认为,一旦扶苏继承了秦始皇的皇位,很可能就改变秦国信奉的法家,而改为儒家治国。

对秦始皇这次焚书坑儒,扶苏再次在秦始皇面前直谏: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扶苏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担心引起天下不安,破坏稳定局面。

如果只是普通的焚书坑儒事件,扶苏表示反对,秦始皇不会发那么大的火,因为两者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只是方法不同,而且在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儿子中,扶苏是可以将秦国从战时体制转为和平体制的最佳人选。可是,在扶苏反对这一事件的表面之下,秦始皇看到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就是对郡县制的反对,秦始皇必须严厉整治。

其实,无论郡县制还是封建制,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皇家的统治,在这点来说,秦始皇和扶苏意见是相同的,关键是两人对郡县制和封建制哪个更有利于皇家统治有不同看法,区别在于法家秦始皇和有儒家倾向的扶苏两人价值观的不同。

扶苏信奉的儒家根本价值观是“人性本善”,而秦始皇信奉的法家,乃是“人性本恶”,这样的区别,成了两人矛盾冲突的根源。

对郡县制和封建制的争论,最早起源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刚统一六国时期,当时丞相王绾等奏请封建始皇诸子为王,他的依据有两个:

第一:新收复的国土如燕国,齐国之地距离秦国太远,推行封建制便于管理;

第二:遵循周朝的传统。

王绾的意见遭到李斯反驳,李斯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周王朝的封建制结果,是下属各诸侯争相诛伐,因此要避免重蹈覆辙,就要实行郡县制,各王子和功臣们都吃朝廷俸禄,感受皇恩浩荡。

封建制和郡县制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大臣们和皇帝之间权力的大小,封建制中大臣们是诸侯,自己给自己发工资,而郡县制中是皇帝给大臣们发工资。做为雄才大略又有铁腕的秦始皇来说,他上任之初以及灭六国之后,最担心的就是手下那帮军功集团坐大。

而秦始皇手下的文武大臣们,也正都在跃跃欲试,想做诸侯,一时间,双方的博弈显得非常紧张。要求实行封建制的大臣们更推出秦始皇的儿子们,因为封建制最受益的就是秦始皇的儿子集团。而秦始皇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儿子们参与其中。

秦始皇害怕儿子们掺和进封建制的军功集团,这不仅会改变秦国将来的专制集权,甚至改变自己的现行的统治,因此他必须表明立场,对任何反对郡县制的行为都坚决予以打击。为此,秦始皇和李斯多次配合,先由李斯反对封建,再由秦始皇表示支持李斯,这让朝廷很多人都看出来了,因此赞成封建制的集团已经有所收敛,可是,让秦始皇没有想到的是扶苏挺身而出表示反对。

扶苏的反对,只能有两种可能:

第一:扶苏对政治不敏感,他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只是一个有儒家倾向的书生;

第二:扶苏代表着主张封建制的集团,他为这个集团强出头。

如果是第二种,扶苏就是有意站在秦始皇的对立面来反对秦始皇,这就有了两重含义,扶苏背后有一股势力,这股势力是反对秦始皇的。如果让扶苏成为太子,会有什么后果?

这是秦始皇绝对不能容忍的,他将扶苏外派到上郡去做了监军。

三、秦始皇对扶苏到底是什么意思?

关于秦始皇将扶苏外派做监军,也是有争议性的问题,有人认为秦始皇是让扶苏得到历练,让他掌握兵权,以便为继承做准备。

要明白秦始皇将扶苏外派是锻炼还是惩罚,可以看看后面发生的事。

秦始皇三十七年,这一年秦始皇东巡,他留下了石刻铭文:

六王专倍,贪戾慠猛,率众自强……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

秦始皇利用铭文,再一次重申了自己坚决实行郡县制的决心。以秦始皇的气魄,他对郡县制的决心如此之大,对反对郡县制的扶苏,就不可能进行妥协,也就不太可能让扶苏继承自己的事业。

道理很简单,秦始皇是要自己的江山传至万世,他认为能江山万代的基础是郡县制,而封建制是乱政基础,扶苏要实行乱政的封建制,两厢选择,谜底自然就揭晓。秦始皇要选择有利自己江山万代的继承人,这个继承人一定不是主张封建制的扶苏。

对扶苏外放的目的,《汉书》中也记载很清楚:

吾闻二世,少子,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不得立,上使外将兵。

明确说明了扶苏是“不得立”,也就是秦始皇不立扶苏。

近代历史学家吕思勉也说:案古大子皆不将兵。使将兵,即为有意废立,晋献公之于申生是也。扶苏之不立,盖决于监军上郡之时。”

说明秦始皇将扶苏外放,并不是让他锻炼为继承做准备,恰恰是将他彻底从继承人的人选中排斥出局。

如此,就可以得出秦始皇为什么迟迟没有立嗣的结论。

在秦始皇心里,最初确定的继承人就是扶苏,因为扶苏是长子,而且在二十几个儿子中表现最优秀,秦始皇需要以优秀的扶苏来安抚被统一后的六国百姓。可是秦始皇着手推动郡县制后,发现扶苏站在主张封建制的集团一边,他不得不将继承人的事情放缓下来,他要用时间来观察扶苏,希望扶苏能够改变,可是将近六七年的时间里,扶苏的态度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扶苏的态度让秦始皇选择继承人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他之前是想用扶苏安抚统一后的六国百姓,可是现在已经不是重点,重点成了能否贯彻郡县制。

在贯彻郡县制这个问题上,扶苏不但不能成为秦始皇的帮手,反而成为秦始皇的障碍,因此秦始皇决定不用扶苏,将他外放。

对秦始皇的外放,扶苏自己心里也心知肚明,当他收到被赐死的诏书后,很服从地就要自杀。蒙恬对他说可能有假,让他先问问真假。可是扶苏说父亲要儿子死儿子就必须死,还有什么要问的。

很多人对扶苏的这一行为不理解,认为是傻。其实,正说明扶苏对自己的处境心知肚明,已经做好了秦始皇让他死的准备,因为他和秦始皇的矛盾是关于国家体制的根本矛盾。再者,秦始皇让胡亥和自己一起东巡,很明显就是要立胡亥为自己的继承人,扶苏已经被放弃。

秦始皇的东巡不是游玩,而是向六国故地的百姓们宣布他实行郡县制的决心,在这样的政治目的之下,他带上了胡亥,用意很明显,就是像天下告知,他的继承人是胡亥。

事实上,相比扶苏,胡亥也更接近秦始皇的理念,因为胡亥的老师是赵高。赵高精通狱法,是典型的法家做派,他调教出来的胡亥,也是刻薄少恩,信奉人性恶,这点和“少恩而虎狼心”,也信奉人性恶的秦始皇非常相似。

因此秦始皇弃用扶苏而立胡亥,应该是历史的事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