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改善方案难做?看完之后会有帮助---现代IE在萌芽(7)

首先祝大家新年快乐!

年前我们共同了解了如何去评价一个系统。我们找到大家关心这个系统的PI(收银效率),然后建议一个相对来说科学的PI标准计算方法(建立各种数据与收银效率之间的关系,通过统计来确定现状之下的各项数据的参数)。我们通过测量知道了现状,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去做的事情就是改善了。很多朋友和我说改善方案难做,我总结了一下,问题如下:

1、找不到瓶颈

2、改善效果很难预期

找不到瓶颈!


怎么改善呢?没有接触过IE、精益管理理论、TOC管理理论的人也知道,改善就要改善瓶颈,其他的改善对结果的影响真的是少之又少。

但是奇怪的是,真正学过IE、知晓精益管理理论、TOC管理理论的工程师,很多人做起改善来没有尊崇这个观点。他们更加注意更加近期、更加直观的结果。比如,我在这个几个机器上做一些人机联合分析,能消除3小时的等待浪费。我做这个快速换模能,能减少3小时的等待浪费。我做Layout分析,能减少3小时走动浪费。拿这些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意味着什么呢?可能仅仅就是每天3小时的浪费。

你可能辩驳说,每天3小时,每年就是750小时,操作人员30块一小时,那就为公司每年节省了22,500元!但是问题是,这个产品能做1年吗?你为做这个方案花了多少成本?这个方案下来,员工真能执行下来?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导致了,非瓶颈的改善因为只能影响个体,意义不大。也正是这样一个个意义不大的改善,让一线员工,老板失去对IE的信心。

但是为啥知晓要改善瓶颈的工程师不去改善瓶颈? 因为不知道瓶颈在哪里!这个大家觉得我在瞎扯了。我们工程师了解整个系统的运作,怎么可能不知道瓶颈在哪里呢?

那我下面举例一下,最简单的两个人流水线的作业,判断谁是瓶颈。

第一个人:

测量作业时间为:

第一次:30S

第二次:40S

第三次:50S

第二个人:

测量作业时间为:

第一次:75S

第二次:74S

第三次:73S

用传统的线平衡的说法就是,第一个平均时间是40S,第二个平均时间是74S,第二个是瓶颈。我们可以将第二个人的一些作业给第一个人进行相应的改善。但是这样的例子只可能在书本或者十分初级的制造企业中。任何稍微成熟一些的企业,除开工艺限制,否则不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现实情况是:

第一个人:

测量作业时间为:

第一次:70S

第二次:80S

第三次:60S

第二个人:

测量作业时间为:

第一次:75S

第二次:74S

第三次:73S

那我们还能用传统的线平衡的说法:第一个平均时间是70S,第二个平均时间是74S,所以判定第二个是瓶颈吗?我相信很多朋友都会开始犹豫了。或许你说你需要更多的数据。那么我现在提供详尽数据:

第一个人:

平均时间:70S

样本标准差:10S

置信度:95%

置信区间:[60,80]

第二个人:

平均时间:74S

样本标准差:1S

置信度:95%

置信区间:[73,75]

我相信没有公司能提供这样的详尽的数据了,即使有了这样的数据,又如何判断呢?

这就是大家同样遇到的问题就是:现场抱怨,很不稳定,不管是机器,人,物料,都很不稳定(数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变异值极大),这样的不稳定导致了他们疲于救火。也因为这样的变异值无法再传统IE中量化、使用,从而导致了我们IE工程师用传统的、静态的方法(比如平均值)很难确定瓶颈的位置。

精益生产的做法就是说,标准化是精益生产的基石,没有标准化,去搞精益生产就是空中楼阁。所以,我们第一步是要做标准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