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排名是一门生意……大学排名不是科学评价……

作者丨张端鸿

张端鸿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英国的泰晤士大学排行榜近日发布,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并列第16名,刷新了我国大学在全球大学排行榜上的最高排名。我国内陆共有10所大学进入前200名,似乎让人们看到了我国一流大学集群的身影。然而,大学排名并不属于科学评价,不应该成为判断大学优劣或国家高等教育实力的标志。透过大学排名究竟“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的讨论,或许能让人们冷静看待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是一门生意。全球主要的大学排名都是由商业组织提供的。这些商业组织主要向大学提供广告和传播、大学排名数据及相关衍生数据、全球大学认证和大学排名咨询等服务。越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学排名,其相关产品越是具有更高的影响力和认可度。而排名指标的极简性决定了大学排名的开发成本并不高,是一项低成本、高收益的生意。不过,也有观察者敏锐地发现,大学排名这门生意并不具备规模效应,所以并不是很多大资本所青睐的对象。

大学排名是一种商业公关手段。大学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会天然关注大学的发展状态。大学排名则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跟媒体传播紧密结合,使得大学排名成为一种曝光度很高的商业公关手段。部分高校因为大学排名获得了全球性的“显示度”,另一些高校则竞相效仿。少数旗帜鲜明反对大学排名的高校,则因为国际传播的不断弱化而逐渐妥协。不少大学领导者和管理者表示:“大学排名不可全看,但也不可不看。”其中的一条理由,正是大学领导者和管理者不可无视其背后的商业公关逻辑。

大学排名是一种多方博弈。大学排名不仅涉及排名机构是不是供给、大学是不是参与,还涉及社会公众是否关注、大众媒体是否追捧、政府组织和专业机构是否采信,是一种典型的多方博弈。只要社会公众关注,媒体就一定追捧,政府组织和专业机构就不会轻易忽视,上榜就会成为大学领导者的重点关切,发榜也就会持续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工作。看榜者乐此不疲,放榜者坚持不懈,大学在能否上榜这件事情上如何能够无动于衷?

大学排名不是科学评价。大学组织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大学评价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全球很多高等教育研究者认为,通过简单的指标体系对大学进行排名并非科学行为。不少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认为,大学排名“歪曲”了大学的实际表现,排名体系具有“重大缺陷”。大学排名是一种过度简化的测量,违背了大学本身极度复杂这一基本事实。在同一大学排行榜上,当同一所院校在邻近的年份经常出现“升降电梯”式的变化,人们就应当意识到这不是一个科学评价。但是,社会公众并不会在乎它是不是科学,他们更加在乎的是排名结果如何。

大学排名不是第三方评价。大学排名常常以第三方评价自居。当政府或者消费者评价大学时,大学排名机构作为“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提供评价信息在很多时候显得理所当然。只不过,第三方的属性意味着大学排名机构应当具有独立性和专业性。而大学排名机构和大学自身存在着明显的直接利益关系。与此同时,大学排名的供给者很少是高等教育评价的专业研究者,基本上都是“外行”提供排名。这就决定了排名机构在“独立性”和“专业性”方面具有先天缺陷,不能扮演专业第三方的角色。

大学排名不是问责依据。大学作为重要的社会机构,其办学绩效理应承担公共问责和社会问责,这一点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共识和潮流。问题的关键是,大学排名能否成为对大学开展公共问责和社会问责的依据。不少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管理者仍然关注大学排名,采信大学排名,这是大学领导者不得不继续关注大学排名最直接的理由。学生、家长甚至大学教师都并非高等教育评价的专业人员,他们关注大学排名的全球传播无可厚非。高等教育管理者首先应当对大学排名有科学的认知,不能再因为“全球三大排名”“全球四大排名”这样的名头而轻易接纳和采信。

可以预测的是,大学排名是非常“坚强”的,排名机构不会因为受到批评而轻易放弃。正如一名排名负责人所言,每年坚持发布就是大学排名的生存之道。坚持不下去的大学排名会被淘汰,坚持下去的将会继续生存,坚持得越久的可能会活得越好。而由于社会公众的持续关注,媒体对大学排名的追捧也仍将继续下去。我们唯一期待的是,高等教育的领导者、管理者和研究者能够通过理性的讨论和反思,逐渐确立起对大学排名的理性认知,不再在各种评价和问责的过程中轻易予以采信,同时也包容大学排名在商业领域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中国科学报》 (2021-09-07 第5版 大学周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