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经管理工作的现状及改革建议

  [摘 要]乡镇农经站,是国家在基层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是党的农经法规、政策、经营管理最终的具体的承担者,近十年来,在发展农村经济中起了积极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对农经管理有什么新要求,乡镇农经管理现状如何,我们应以怎样的对策来发展农经管理。本文分析乡镇农经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乡镇农经管理工作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乡镇农经 现状 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064-01
  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配套改革向前推进,县乡机构改革逐步到位,农经队伍建设既面临不可多得的机遇,又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一、乡镇农经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乡镇农经管理中对国家赋予的农经管理任务,有的完成较好,比如农民负担监管、村社财务管理;有的完成较差,比如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农经审计;有的还未涉及到,比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成本核算等。有关资料表明云南寻甸县2012年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乡镇撤销农村经济管理站,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站,合并为农业工作站。据调查,全县机构撤并后,思想不松、人员不散、工作职责不变,相对独立开展农经工作的占30%;工作人员打散,重新组合分配工作,农经工作人员参与从事科技推广工作或科技推广人员中参与从事农经工作的占54%;农经工作人员从事其他工作的占10%;农经工作业务、职能由其他相关人员兼办的占6%。乡镇农经工作基本上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的无序状态,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各项事业的发展,当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形成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的解决核心。土地承包管理问题、土地流转、土地征占问题,农村“三资”管理保值增值问题,新型农业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家庭农场、农庄)的规划、指导与发展,特别是农民负担和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农村财务审计等一系列规范与管理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是十八大四中全会中央明确新一轮农业农村工作改革的关键,这些工作都是由以往农经工作机构承担,负责管理指导的。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机构来讲,县农业局管事管不了人,乡镇管人不管事(农经业务技术),体制不顺,人员变动随意性大,在执行政策、业务工作上,缺乏必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财产被平调或占用、处理。在工作上,部分人员在编不在职,在职的多数以行政工作和中心工作为主。所以,农经管理有的内容就只能应付完成任务。
  2.从人员来看,问题也不容忽视:多数人用非所学,既无系统全面的农经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又无现代农经管理技能,也缺乏市场经济意识。总体业务技术水平不高,难以胜任农经管理工作,更难开拓进取。3.从经费来看,农经站不能违规收费,又无有偿服务,日常工作经费和业务费无源。没有经费,队伍不稳,发展农经管理便是纸上谈兵。
  4.从农村专业会计来看,十年来,多数未按县政府规定,由县农业局考试、考核、确认技术任职资格,而是乡镇村一届领导撤换一批,个别新上会计根本不懂业务。
  二、乡镇农经管理工作的改革建议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农村经济管理局,参照税务、工商、银行等经济管理部门,实行“以条条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统一负责安排农经管理人员经费和指导管理农村经济发展。
  2.优化农经体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针对长期以来农经体系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措施不力和保障不足等突出问题,面对乡镇农村机构改革的实际,我们积极优化农经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努力使农经体制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要求。第一策应机构改革,保留一块牌子。由于农经系统在农村改革发展中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农经机构普遍合并的大背景下,乡镇经管站在农业经济服务中心要单独挂牌、独立运作,保持了农经队伍的稳定性和独立性,为有效开展农经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第二延伸管理职能。在乡镇经管站设立村级会计代理服务中心、村级资产管理服务中心和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中心,全面推行村级会计乡镇代理,村级资源统一招投标发包制度,提供土地流转交易的全程服务,既加强了农经的延伸服务,又实施了有效的管理监督。
  3.要刚正、清廉、拒腐,塑造新时期农经干部的良好形象。农经工作是农村集体利益的守护者,是农民群众权益的维护者,没有哪个部门像农经部门这样与农村、农民零距离“亲密接触”。 而作为这项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其个人操守很重要,“监管者的不作为和腐败,比腐败本身影响更坏”,这就对农经人员的道德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4.突出重点项目,深化资金管理
  (1) 在支出审批程序中引入了民主机制。不论是办理报销,还是赊账垫支,均须村报账员、村民小组长、理财小组组长、村委主任、村支部书记签章,一件事支出 5000元以上资金的审批还必须提供“两委会”、“两议会”会议记录、镇财务管理中心主任审核后才能核销。赊账与垫支事项必须进行会计处理。
  (2) 对不良管理费用项目实行最高限额控制制度。严格大额开支集体研究制度。农村集体库存现金实行封闭式管理。
  (3) 创新了村务公开。为便于农民群众监督管理情况,从2010年起对村务公开栏格式与内容进行了统一调整,使公开的财务收支信息完整化,解决了公开不真实问题;村务公开栏财务部分按照二级会计科目设计24个收入项目和29个支出项目,辅之以必要的文字说明,解决了农民群众看不懂的问题;把与村集体财务收支相关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情况纳入公开范围,便于村民了解与财务收支紧密相关的资金的来龙去脉;取消了已经过时和群众不关心的村务栏目,增加公开了当前农村发生的重大村务事项和现阶段村民关心关注的退耕还林、粮食直补、集体资产租赁拍卖、土地补偿费、低保、工程建设等敏感性事项;把低保对象、救灾救济对象等栏目分别公开。为了弥补定期公开不及时的局限性,还加大了即时公开力度。村民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点击查阅他们关心关注的财务收支事项与资产、资源信息,这样最大程度地给了村民村务事项监督权。
  5.加强审计监督,提高制度执行力。一是强化了农村集体财务收支审计,特别是围绕村级换届,实施村委干部离(任)职责任审计制度,所有村委干部未经离(任)职责任审计,获得离(任)职审计结果通知书,不得任职或解聘。采取乡镇农经站异地交叉审计、推磨式审计办法,既节约了审计费用支出,又锻炼了监管队伍,还增强了审计效果。二是为保证农村集体管理制度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对不按规定办理购置、使用、处置、报损事项的,追究村委主任(支部书记)责任。对农村集体没有严格管理或者不负责任造成农村集体损失在 5 万元以下的,追究保管人员和村委主任(支部书记)的责任;损失 5 万元以上的,追究乡镇农经站长(财务管理中心主任)的责任。村集体发生固定资产丢失或者人为损坏,如果不能查明原因或者没有公认的客观原因,由保管人员与村级主要负责人共同负责包赔该固定资产账面原价的50%。
  近年来,全国农经系统紧紧围绕服务农村发展的大局,不断加强农经体系建设,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拓展工作职能,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农经服务功能,农经管理队伍逐步壮大,服务网络覆盖全市乡镇,有力促进了农经事业的全新发展。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做好文件改版涉及干部人事档案有关工作的通知》[Z].文件,2012(28).
  [2] 冯柏霞.浅谈如何做好文件改版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3(8):167-1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7446836.ht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