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长都不会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到孩子头上

【家教智慧 第555期】

有个同事说了这样一件事:说自己当年没考上本科是个遗憾,教育开学后就要上学的儿子,让他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考个本科。谁知儿子非但不听,反而顶嘴说:“你没考上本科,关我什么事,凭什么让我替你考?”

孩子的话,家长听了都会生气。但在气过之后,我们当反思,其实孩子的这种童真稚言说得很有道理:“你是你,我是我,你的事,为什么要我做?”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们许多家长都犯有这种“自己壮志孩子酬”的倾向,试图让孩子来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和梦想,不仅是升学,更有兴趣和爱好。

有个亲戚,从小爱好唱歌,但限于家庭、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自己并未考上学。后来,有了一个女儿,从小就教她唱歌。孩子上学后,每到周日,都送到县城去找老师辅导。再后来,又自费送到市艺术学校学习。但可惜的是,不知是孩子天生不是唱歌的料,还是孩子本就不喜欢唱歌,钱虽没少花,歌却没学好,就连文化课也给耽误了,初中毕业未升上学,就出去打工了。

当下,有不少孩子的兴趣班,一上就是五六个,甚至十多个,琴棋书画,武术、舞蹈、相声、快板……无所不包。试想,孩子兴趣再广泛,也不会对大千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感兴趣;孩子精力再旺盛,能力再强,也不可能一百八十八般武艺样样学精通,当下孩子的所谓兴趣,其实并非发自内心,多是屈从家长的意志的结果。

曾有报道,重庆12岁女孩小雨小升初,面试时靠一首优美的二胡曲打动了老师。可是,“成功”后的小雨却说,这个二胡特长却是她最讨厌的。孩子为什么如此痛恨自己的特长?

“一年级,一个正值孩子烂漫、憧憬、快乐的年级,我被逼着放弃了学画画的道路,去学习爸爸最喜欢的二胡。”在作文中,小雨这样写道,“自己稀里糊涂学了一、两年二胡,实在受不了,因为不喜欢想要放弃,却遭到了家长强迫。日复一日,对二胡的感觉渐渐麻木,再后来,对二胡避之千里,甚至为了不拉二胡,拖拖拉拉,每天将作业拖到很晚才做完……”

不仅是兴趣、特长、爱好是这样,文化课学习更是这样。就像开头的同事一样,自己没上本科,就把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这种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有害的。

我们是我们,孩子是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梦想,有权利和自由选择自己的未来,享受他们自己的学习生活。

“你的儿女,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并非因你而来。你能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你能保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如是说

家长若真想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不是将自己意愿强加给他们,而是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走入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成长真需,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发展,做最好的自己!诚如是,孩子将来不仅可能具有自己的“若干技之长”,更可能上本科,读硕士,攻博士……但那不是为了替家“酬志”,而是在放飞自己的鸿鹄!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