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做课题、发论文,是教师水平三个层次的重要标志

【平湖一柱 第1358】

【核心提示】如果一名教师认为教案无用,课题作秀,论文皆假,一切都没有用途,那么,我想请教这样的教师,现实中的你是如何教学的呢?你认为什么才是对教学有用、实用的呢?能否说出来,写出来,让大家都见识一下、学习学习呢……

对教师而言,教案是为上课而撰写的教学方案,课题是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思考、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小到一个教学方法,中到一套教学模式,大到一种教学理念,此三者,代表着教师教学水平的三个层次。

每一个人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提前做一个计划,设计一个步骤,譬如每人每天的一日三餐,也是要计划的:每顿饭吃什么?食材到哪里去买?吃鱼的话,是清蒸还是红烧,下锅时,是整条鱼还是切成块……所有这些都应该是事前计划好的,更不要说教师要的一堂课了。

有些教师虽然认为写教案没用,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他们上课前,脑子里也会计划一番,只是他们没有写到纸上,形成案,因此,他们上起来课就会不严谨,随意性太强,不会有深度,课堂上出现问题就会手忙脚乱,这样的教师就如同家庭主妇一样,即便天天做饭,做一辈子饭,也仅是把饭做熟了……

因此,一名教师要想上好课,就必须提前备课:学课标、研教材,备学情,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呈现教学内容,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发现。

这就要提前写出教学方案,这就像饭店里的一桌大餐,要提前列出菜单,荤素合理搭配,上菜时先冷盘、后热炒、鸡鸭鱼肉是高潮,中间穿插汤和面点,最后是水果压桌,这样上菜顺序,让客人会先胃口大开,然后大快朵颐,最后爽口清心,吃了这顿,下顿还想来……

但是,一名教师,若是仅止于写好教案上好课,那只能是一名尽职尽责的老师,不能算是一名好老师,好老师不但要备课好,写好教案上好课,还要善于反思,发现问题,进行研究,不断更新理念,改进方法。当一名教师对发现问题,进行研究,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也就是在进行课题研究。

很多酒店厨师做菜多年如一日,做的菜“从不变样”,我们称这样的厨师“死手了”。水平不提高,待遇自然不会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还随时可能被解雇。这都是他们只知道做菜,却不去思考,不做研究的缘故。他们不知道,随着社会的变化,食材会发生变化,人们“胃口”也会变化。他们更不知道,“红黄绿”三原色不仅可以调出七色彩,还可以调出万种色。同样的食材,不同的搭配,便会做出不同的味道。他们更不知道,要看客下菜,菜要随着不同客人变化而变化、同一客人不同时期的需求变化而变化,而这一切,都是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琢磨”的,这也就是说,好厨师不是用手做菜,而是用“脑’做菜。

将研究的结果“写”出来,就是论文,论文是在扎实研究的基础上,将发现的问题、规律、解决方法,通过书面文字表述出来,给更多的同事、同仁以借鉴,让自己的发现、方法惠及更多人,这样的老师就可以称得上是“明师”了——不仅能做,还擅写,也就是将自己的方法能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人。

为什么擅写的老师方可称其为“明师”?还是拿厨师打比方吧。一名厨师菜做得好,却不能将自己的“菜谱”“说清楚”,这实在不是他想保守秘密,而是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表达能力有限,实在说不清楚。这样的厨师,菜做得再好,却不能为更多客人做菜,因此也只能算是一个好厨师,而算不上“明厨”,无法成为“厨师之师”,无法开连锁店,事业是做不大的。

做教师和做厨师一样,不写教案,永远上不出优质课,教学成绩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一名教师,如果只在撰写教案上下功夫,可能会上出较好的课,但永远上不出上乘的课,所教学生成绩就算好,也是靠“软磨硬泡”拼时间和精力得来的,长此以往,毁的是自己的身体,伤的是学生的素质;

一名好教师,当用智慧去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问题根源,发现其中规律,找到解决方法,做好课题研究,如此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而教师若要做一名“明师”,就要多读书,擅写作,乐于分享,智慧共享。

当一名教师认真撰写每一个教案的时候,能做课题、会写论文的时候,那么这位教师就离名师不远了,就离高级职称不远了!相反,如果一名教师认为教案无用,课题作秀,论文皆假,一切都没有用途,那么,我想请教这样的教师,现实中的你是如何教学的呢?你认为什么才是对教学有用、实用的呢?能否说出来,写出来,让大家都见识一下、学习学习呢?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 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