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最大的一桩文字狱,为什么查继佐能从“明史案”中死里逃生?

“庄廷鑨明史案”,是清初最大的一桩文字狱。残酷的清廷将《明史辑略》一书的作序人、参阅人、刻字和印刷工人、书商、甚至购买、收藏此书的人,统统处以凌迟或斩首酷刑,受牵连而被充军流放、羁押监禁的多达2000余人。然而,曾参加过武装抗清斗争、又名列该书参阅人之首的浙东史学家查继佐,居然获得幸免。这也算奇事一桩了。

为什么查继佐能从“庄廷鑨明史案”中死里逃生呢?

查继佐,字伊璜,浙江海宁人,明末举人,曾做过南明鲁王政权的职方主事,参加过浙东地区的武装抗清斗争。明亡后,他隐居不仕、终日与朋友唱吟往还,诗酒自娱。

当时浙江湖州南浔镇有个急欲成名的富商庄廷鑨,听说本镇朱氏因家道破落,准备出卖祖辈遗稿《列朝诸臣传》,于是出资买下,并重金聘请江浙名土茅元铭、吴炎等17人对书稿做增删修补,改名《明史辑略》,作为自己的著作刊行。为了提高该书的地位和知名度,庄廷鑨还联络另外18名江浙名士学者做该书校阅者,将他们的姓名刻印在书前扉页上。其弟庄廷钺因与范骧多次同场应考而熟识。曾听范说起他和查继佐、陆圻皆为挚友。心想:不费力就出名之事,谁不乐意。于是不经和查、陆、范商量的情况下,就自作主张,把他们三人也作为校阅者,把他们的名字印在书上。

清初名臣周亮工,也是范骧、陆圻的好友,他偶然翻读《明史辑略》,发现该书有许多将清廷称为“贼”“寇”的字眼,深知这是触犯清廷文禁的事。于是,便多次传书带信、还当面叮嘱,催促范骧、陆圻和查继佐三人速赴浙江按察使、学政衙门检举备案,说明自己并未看过,更未校阅过《明史辑略》一书。

明史案祸发后,检举者吴之荣因为从前想看查继佐的女乐被拒绝,积怨在心;庄氏父子也不满意查继佐既得名又不承担干系,都一口咬定査看过书稿,是“名副其实”的校阅人。清廷想到查继佐曾有过抗清历史,又名列《明史辑略》参阅人之首,也想借机对查罗织成罪,杀之以绝后患。于是派兵逮捕查继佐,带上重镣巨铐,押入北京刑部大狱。

查继佐见势不好,遂乘家人探监之机,命家人飞骑赴广东,向曾被自己救过性命的吴六奇求救。吴六奇少年时曾在浙东乞讨。一年冬日,因冻饿僵卧雪地奄奄待毙,查继佐送客出门,见状大发怜悯之心,将吴扶回查府,以酒馔款待三日。临走时,查还送了一笔银钱给吴做回广东的路费。吴六奇后来加入郑芝龙海盗集团、又随郑降清,被分配到平南王尚可喜麾下,以总兵官衔镇守潮州。因他与郑氏集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所以清廷命他主持对郑成功部的作战与诱降工作。吴深得清廷的宠眷,有求必应,“请无不得”。

吴六奇闻讯后,就立即派人赶赴杭州,要浙江地方官吏对查继佐及其家人给予格外照顾;同时上奏清廷,力保査继佐无辜,并请求用自己的官职抵查继佐的“罪”。清廷惦量了杀查继佐与东南海疆得失的轻重后,只好卖个人情给吴六奇,改变初衷,将查继佐和范骧、陆圻定为“检举有功之人”,不仅宣布无罪释放,还把查抄的庄、朱二府的厨桌家伙等粗重器物约十余船,“奖”给查、范、陆三人。

所以,查继佐能从“明史案”中死里逃生,主要是吴六奇全力作保。可以说查继佐当初救了吴六奇一命,后来吴六奇还了查继佐一条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