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墓中的神秘玉器,是古人射箭的好搭档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诗·卫风·芄兰》
《诗经》的这句话中有个生僻字——韘,读作shè。这次不绕弯子了,韘是古代人们射箭时,戴在右手拇指上用于拉弦护手的工具。(当然,左撇子的同志们刚好相反,得戴在左手拇指上)。
《诗经毛传》记载:“韘,玦也。能射御则佩韘。”
啥意思呢?先秦之时,贵族少年们才能佩韘,表示已经掌握射箭和驾驭战车的技能,也就是说已有能力治事习武,保家卫国。
为什么射箭需要韘?
其中,地中海式方式(Mediterranean release)源起欧洲、西亚地区,也曾被我国称为“胡法”。
具体来说,在射击时,左手持弓,右手食指、中指及无名指同时用力勾弦,因而又叫“三指勾弦法”,由于用不到拇指,所以自然也不需要韘了,现代射击运动中也采取这种无需佩韘的射击方法。
中国式射箭法(汉法)很早很早的时候起源于东亚,因为由蒙古大军西征而传入西方,所以才被称为蒙古式射法。并不是说它由蒙古人发明。
采用这种射法的话,射击时仅用右手拇指拉弦,再用食指扣住拇指固定。由于只用一根指头勾弦,细细的弓弦会对手指产生很大的压强,所以需要佩戴韘来辅助发力并保护手指。
古韘的材质多种多样,贵者偏好用玉,一般人多用硬木或者动物骨骼等,在中国的冷兵器时代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就玉韘而言,在我国历史可早至晚商,而且与一位传奇女性——妇好有关。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最早的女性政治家、军事家及大祭司。
在已出土的甲骨卜辞中,考古学者们找到大量有关妇好的记载:她多次率兵东征西讨,最多的一次曾率领13000多人的军队去攻打羌方,大胜而归。
妇好因战功卓著而深受爱戴,不仅如此,她还任占卜之官,负责主持祭天、祭祖、祭神等祭祀仪典。在其三十多岁时,妇好因病逝世,被厚葬,庙号为“辛”。
1976年,考古学家们在河南安阳小屯西北发现了保存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这座沉睡了数千年的殷商大墓正是妇好之墓。墓中共出土了随葬品近2000件,除了大铜钺、鸮尊、玉凤佩等广为人知的国宝级文物外,也有一件青玉质地,装饰兽面纹的玉韘。
在这件玉韘呈筒状中空,方便套入拇指;一边高一边低,方便人使用时关节弯曲;在底部还有一对穿孔,用于穿绳系在手腕上防脱落。韘上甚至有因为长期使用留下的勾弦凹槽,让人不禁想象3000年前这位女将军在战场上英勇的模样。
从实用件到装饰物
随着时间的推进,韘的形制渐渐出现了些变化,不但变得扁平,而且再也没有发现表面磨损的使用痕迹。让人不由揣测,是不是到了战国时期,玉韘已经开始转为装饰品呢?
西汉时期,玉韘彻底丧失了原本的功能,变成了一种流行的佩玉,今天往往称之为鸡心佩或心形佩。
这时的韘形佩由立体转为平面,韘上用来辅助勾弦的扳也消失了,或者融于周围的图案设计中,有的中孔尚能容纳手指通过,有的中孔已经完全是个装饰孔了。
此外韘形佩的造型不断推陈出新,崇尚华美繁复,有猴、云、凤鸟、龙虎等各式各样的图案。这些精美的玉韘佩多出土于汉王室及高等贵族的墓葬中,且不分男女都有。
西汉之后,不知因何原因,玉韘佩越来越少见。到北宋之时,大家已经搞不明白“韘”或者“佩韘”是什么意思了。当北宋人沈括读到《诗经》中关于“韘”的描写时,竟然猜测:“所谓‘佩韘’者,疑古人为韘之制,亦当与芄兰之叶相似,但今不复见耳。”他误以为韘长得跟芄兰的叶子一样。
韘真的消失了吗?当然不会,虽然在后世文献和墓葬中少有玉韘的出现,但只要有人用弓箭,就少不了需要这么个配件,不过韘为人所知的名字变成了扳指。
到了清朝,因为统治者以弓马取得天下,作为装饰的玉韘佩和作为实用品的扳指分别重新流行起来。玉韘佩被称为“汉玉”,依然是仿古式的鸡心佩模样“制椭而细”;而扳指则更在乎实用性,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角韘、革韘或木韘的样子,更便于“钩弦发羽”。
不过后来,清乾隆皇帝因收回新疆,每年得到大量和田玉料的进贡。出于对自己功绩的特殊感情,乾隆迷上了玉质扳指并逐渐将其普及为清代成年男子具有标志性的装饰品之一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八旗子弟们也基本用不着再去完工射箭了,扳指又如同之前的韘一样,纯粹变成了把玩的物件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