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建筑可阅读:吴淞口这座80多岁“小白楼”,有段鲜为人知的过往
上海的吴淞口要塞,江岸开阔、绿树掩映。在这里,有一栋“小白楼”临江而建,简洁低调,鲜为人知,只在入口草坪上石碑刻凿简要文字记述它的来历。这是怎样的一座建筑?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历史?今天一起走到江边,来“阅读”一下吧↓
“小白楼”诞生于1935年,建筑结合了西方古典样式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砖混结构,粉墙赤瓦,故得名小白楼”。它的前身曾被称为:吴淞海港检疫所、吴淞海港检疫医院、上海海港检疫所吴淞第二检疫医院。
1935年建成后的“小白楼”
“小白楼”总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工作区域面积约550平方米,由主楼和附属建筑两部分组成。当时的设计建造从检疫医院的需求出发,功能排布比较周全。主要的诊疗、病房和办公、休息等功能在主楼内,而相对次要的消毒清洁、厨房等功能则安排在附属建筑里。
由于基址东临江面,所以建筑主体顺势沿江展开。两层半的主楼主体沿南北走向,面朝江面,与其西侧一层双坡屋面的形体共同环绕着一个方形内院。附属建筑位于主体建筑北侧,东西两部分由草地间隔,总体由回廊环绕。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之间的联系由一条连廊解决。
立面设计图
从最初的设计图纸和一些老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它昔日的风采:主楼墙面为简洁明快的红色清水砖墙,局部窗间外墙采用浅色水泥砂浆粉刷,形成材质和颜色上的反差。不同材质的墙面之间由横向线条分割,除了主入口处的凹凸线脚装饰,墙面上没有多余的装饰元素。屋顶的双坡红瓦,突出屋面的壁炉烟囱,带有显著的西式风格。五层塔楼高耸,屋顶为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飞檐和四角攒尖顶,满铺红色筒瓦,顶层四面外廊栏杆上以12个十字形镂空图案呼应检疫医院的功能定位。
附属建筑的造型与主楼一层部分相似:简洁的清水砖墙立面和开窗,带有壁炉烟囱的坡屋顶以及细柱支撑的回廊。底层内院方正,为红色平瓦坡面,三面回廊,中央栽种一棵端正、茂盛的桂花树,四角缀有扇形花坛。
吴淞海港检疫所(小白楼)现状
建造“小白楼”的最初目的是作为海港检疫所。其后,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过数次改造和修缮,最近一次是2009年开展的保护性修缮。
历史立面和现状立面对比图
由于年久失修和人为改动,“小白楼”的光彩逊色了很多。外立面原本的红色清水砖墙,被混合砂浆抹平后涂上了白色涂料。立面上的开窗,除塔楼的立面开窗没有变动,其他几乎全部调整过。
修缮后的吴淞海港检疫所(小白楼)坡顶
2009年的保护性修缮工程,以大量的历史资料为基础,以“整旧如旧”为原则,对“小白楼”进行修缮和改造:恢复了主楼门厅作用,调整各立面窗洞大小、高低位置,使其恢复当年的韵律感,同时兼顾当前使用的需要;恢复历史坡顶,铺设红瓦;恢复坡顶南侧烟囱和主体内院四面走廊的格局,取消室内外高差增设的走廊台阶,整顿内庭院花坛等。
外庭院和内院
宽敞的外院中,一条清水泥车道沿绿意盎然的环岛而建,两边是大片的草坪,高大树木错落其中。穿过“小白楼”底层,有一处方正内院,三面白色回廊,地面以黑灰色鹅卵石铺路,设环带形和菱形图案。正中央栽桂花树,四角扇形花坛缀有结香等。
双坡红瓦屋顶
站在塔楼俯视,浓郁的绿色映衬着主楼二层部分以上的阁楼层以及主楼一层部分的双坡红瓦屋顶。
楼梯转角“阳光房”
在主楼二楼至三楼的拐弯处设计改建了由大块玻璃和铝合金支架四面搭建而成的采光天窗,透光透绿。此阳光房与灰色台阶、雪白墙壁和谐呼应,成为整栋建筑朴素宁静之美的有机组成部分。
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
公园由湿地与陆地两部分组成,总面积106.6公顷,其中湿地的面积达64.2公顷,湿地率60%。公园中有各类植物359种,鸟类超60种。
开放时间:4月1日至6月30日 5:00—18:00;7月1日至9月30日 5:00—19:00;10月1日至3月31日 6:00—18:00
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
这是一座以长江河口历史演变为背景,融环境保护、青少年科技活动、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与科普互动为一体的全国首家以河口科技为主题的专业展览馆。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五 9:00—16:30;双休日、节假日 9:00—16:45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于2011年10月开港运营,一期岸线长度为774米,可同时靠泊2艘大型国际邮轮。2012年被授予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2015年又在原有基础上新建2个大型邮轮泊位。
地址:宝山区宝杨路1号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公园→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建筑群 ( 纪念馆、纪念塔、胜利广场、主题雕塑等)——宝山古城墙遗址——宝山“御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