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小柴胡汤辨证与经证的柴胡桂枝汤,虚证的小建中汤

少阳六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1 接上条提纲,伤寒四五日,颈项强,胁下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2 外感而少阳经气不舒,贼克阳明胃腑,胃腑不容,故必作呕吐。经气内郁,相火上逆,则见发热。少阳之经,往来寒热,此但云发热而不言恶寒,是半表之阳盛,而将传阳明者,是宜小柴胡汤,泻其表热也。(呕而亡津胃燥,故将传阳明也)

3 六经之病,俱可见发热之证。在经不同,则发热病理不同。因为不知道病理,故发热是中医西医最常见最头疼的证,各种热,复起热,入门六经之后,在研究发热,就能有点门路。本条发热,不是加桂枝解表,与呕并见,而是欲传阳明之义。

少阳七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1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者,此为表寒束迫而不解也,即是外证未解之义;微呕者,少阳贼克阳明,胃气上逆也,心下支节者,少阳不降,经气结滞也,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双解太少之经邪也。柴胡解少阳之经邪,桂枝解太阳之经邪,和解表里。

2 小柴胡汤后加减,言有外热者,加桂枝解表,本条言发热,故加桂枝解表。伤寒而不用麻黄者,以其微恶寒也,热多寒少,故用桂枝。

3 凡心下支结,胁下痞满者,皆为少阳经证也,少阳之经脉循胁肋也,少阳郁则经脉痞结坚硬,重点是从太阳外感之来路,是少阳经病。如不是太阳外感之来路,即使胸胁痞硬,也不为柴胡汤证,也不为少阳经病。因来路不同,如太阳误治坏病,大陷胸汤,水结心下枳术汤,太阳坏病的泻心汤,旋覆花汤,里虚内伤,下侵上阳之位,心下硬满证等,皆不是少阳经柴胡证,一定当知区别。

少阳八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腹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1 太阳病,十日以外,浮细而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腹痛者,与小柴胡汤;

太阳病,十日以外,脉但浮无细者,也无嗜卧胸满腹痛证,此未入少阳,犹是太阳,宜与麻黄汤解表也。

2 浮为表脉而外证已解,此浮为风,细为少阳,浮细者,是表里不和,细为少阳之脉,土困而嗜卧,胆木经气上逆则胸满,肝木郁陷下贼则腹痛,此偏里虚而阳郁,少阳不和,与小柴胡汤,以和阴阳。脉但浮,无少阳证者,仍在太阳。麻黄汤发汗解表。

按;少阳阳弱,故见脉细。

3 本条可以和阳明十二对比一下,外感内热,脉实者,大承气汤,脉浮虚者,桂枝汤。

附;李高君医案,少阳不利

宫某,女,32岁,2019年5月7日,节气,立夏。初诊,立夏前后,头晕乏力嗜卧,每年如此,连续5年,影响生活工作。中午甚,饭后甚,血压80-50,患者面咣白,语言低微,右胁下满,心烦不呕,口不干,颈椎活动不利,自述有筋短感,经前腰腹痛,舌苔白,脉浮弦细。六经辩证,少阳本病

柴胡8克,黄芩6克,瓜蒌20克,人参5克,生姜9克,牡蛎8克,芍药15克,甘草8克,4剂水煎,早中分服。二诊时诸症见轻,已上班工作,后来告知,痛经自愈。

论;本条主症,即是脉浮细,嗜卧,胁满腹痛,心烦不呕。少阳外感,脉浮细之嗜卧,注意区别少阴本病,脏寒沉细之欲寐。

  此病连续5年如此,或就是阴阳不和。少阳火逆,筋脉燥结,故颈椎不利。

少阳九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用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1 少阳阳弱,阳之初始,故其脉细;少阳之经,在二阳三阴之间,虚入太阴,盛入阳明;阳脉涩者,经气结滞而梗涩,是不及细也;少阳经病,本气之虚,胃逆不降也,故见阳脉涩,脾气不升,肝木郁陷,故见阴脉弦者,木克其土,必见腹痛,故“法当”腹急痛,是一定之理。先用小建中汤,疏木建中,补虚缓急,先解痛急;若不愈者,与小柴胡汤,补半里之虚寒,发半表之经热,和解表里。

2 少阳经病,本气里虚,故不见脉细,而见阳涩而阴弦,即使腹痛之急,故先解痛急,后解邪高;少阳三,邪高痛下;邪高者,即外寒少阳之脉细也,痛下者,即血弱气尽之本虚,肝脾之弦也。脉细与弦者,细者不紧,紧者为弦,弦者,紧细如琴弦也。细为少阳之阳弱,弦为乙木之虚陷。少阳外感之脉细,横塞胸胁,对比学习脉证,虚劳木陷之脉弦,横塞少腹。

外感里虚,故见阳脉涩,里虚木陷,故阴脉弦,若不里虚,则是阳脉之浮细,而无阴脉之紧弦。寸为阳,尺为阴,甲乙同气,少阳外感,则见阳脉细,本气里虚,则阴脉弦;甲木以降为顺,乙木以升为畅,甲木顺降则脉浮,甲木不降则阳脉涩,里虚木陷,则阴脉弦。此为甲木不降,经气痞结而梗涩也。也就是血弱气尽,相火上逆之浮涩,血弱气尽而里虚,风木郁陷之阴弦也。阳脉浮涩者,结滞梗涩,上逆不降,将沉而未沉;阴脉紧弦者,虚陷下贼,升而不能,将升而未升。阳涩者外感,阴弦者本气(虚)。

论脉;脉细,脉弦,脉紧者,此三脉比较接近,但也有别,稍微疏理一下,细而不紧;细而紧者,此为脉弦;粗而紧者,此为脉紧。细为少阳外感,弦为木郁下陷,紧为内外之寒。细为内伤者,阴阳俱虚。少阴沉细,沉为水寒,细为阴阳俱虚。内伤脉紧、沉弦者,水寒木陷。

  阴脉弦,法当腹痛者,此是一定之理。弦与紧俱是寒盛之义,但此脉象有别,弦而木贼则腹痛,不代表脉紧必有腹痛,此点当知。临证见脉紧与弦细,注意区分。脉紧有腹痛也有不痛,脉弦多腹痛也偶有不痛,神医把脉,都喜欢卖弄,别故作神秘,一定要低调,容易演砸。

购书加好友,进群加好友

点击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0)

相关推荐

  • 小柴胡汤——感冒,高热,低热

    小柴胡汤——感冒,高热,低热

  • 《伤寒论》113方——七条柴胡汤提纲

    少阳四3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总结上二章柴胡诸证言. 1  伤寒中风,是外感太阳病之义.在太阳外感三日以后的基础上,有柴胡汤证者,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此是总结前二条柴胡提 ...

  • (三)柴胡桂枝汤——牙痛,鼻炎,咽痛,癫痫病

    19臼齿作痛--张志民医案 患者女性,三十六岁.左侧臼齿作痛四天,并见头晕.眼花,耳鸣,口苦咽干,胸闷鼻塞,肢倦等证,舌尖微红,苔薄白,脉浮弦.昨觉少腹胀痛,形寒微热.经汛较上月提前十天,色浓,间挟血 ...

  • 外感表解而热不退医案 – 经方派

    贺某,男,8岁,初诊日期1965年10月23日,感冒发热一周,每日上午11点半出现发热(T38℃左右),汗出,至夜12点后烧自退,饮食精神好,大便隔一二日一行,他无不适.舌苔白润,脉虚数. 辨六经为太 ...

  • 《伤寒悬解》少阳传腑过经证,小柴胡汤与调胃承气汤的辨证

    少阳十五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中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1 太阳病, ...

  • 《伤寒悬解》阳明病——小柴胡汤证

    阳明八十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1 阳明病,脉迟,阴盛脏寒也,胃逆不降,则胃腑生热,热则善饥,故食难用饱,饱则脾虚不能化,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之五苓散证

    昨在发的图不清晰,今天附上两张清晰的大图 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二十一章 太阴以湿土主令,阴盛之人,病在太阳,表郁则湿动,然不经误治,则胃阳未亏,湿气之作,犹俟渐成.及夫汗下温针,阳亡阴旺,湿邪勃兴,土败 ...

  • 《伤寒悬解》太阳病——白虎汤证

    太阳伤寒白虎汤证四章 阳盛之人,表寒里热,则用大青龙,表寒解而里热盛,于是有白虎清金之法,肺金清而胃热消,可无异日阳明之证矣.至于汗后"阳虚之渴",则于白虎而加人参,凉金益气,生津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湿盛五苓散证

    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二十一章 太阴以湿土主令,阴盛之人,病在太阳,表郁则湿动,然不经误治,则胃阳未亏,湿气之作,犹俟渐成.及夫汗下温针,阳亡阴旺,湿邪勃兴,土败水侮,危证叠出.防微杜渐之法,不可不亟讲也 ...

  • 《伤寒悬解》阳明胃腑——承气汤证

    阳明二十九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此但初头硬,后必溏,攻之必胀 ...

  • 《伤寒悬解》厥阴脏病——乌梅丸证

    厥阴二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

  • 《伤寒悬解》少阳经病——小柴胡汤

    伤寒悬解卷八 少阳经上篇二十二章 少阳经者,以手少阳三焦相火主令,足少阳甲木从化相火之气 足少阳之经,自头走足,经主下行,病则经气不降. 少阳本病腑病脏病连经 少阳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经在二阳三阴之间 ...

  • 《伤寒悬解》少阳经病——小柴胡汤(二)

    附:李可老中医医案,发热待诊 刘某,男,31岁,1984年5月28日会诊.患者以"发热待诊"入院3日,从5月16日起,每日下午3点到8点,高热40度不退,已半月.滴注红霉素,服银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