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天子的董卓为何会失败?

三国作为中国人最耳熟能详的时代,直至今日也让人津津乐道。但大家总是将眼光局限于曹操、刘备、关羽、诸葛等英雄豪杰的事迹上,而容易忽略了打开乱世开关的董卓。他的事迹不如孙刘曹等人那样光鲜亮丽。但以一个底层军人的身份,成长为后世所有三国类产品中的头号反派,其人生也堪称传奇。
汉朝的西部世界
东汉王朝的13州分布格局
董卓的父亲曾在东汉王朝的核心地区豫州县担任负责治安的小官,并在那时生下了董卓。本来以董卓这样的地委出生,想在讲究门第和家学的东汉王朝出人头地,可谓难于登天。但父亲的离职返乡,却带给了董卓无限的机遇。
董卓的家乡凉州,自古便是民风彪悍之地。由于靠近边塞,胡汉混居,农牧混合的生活方式,塑造了骁勇善战的凉州人。史书记载在凉州地区,就算是妇女都能熟练使用长矛、弓箭等兵器,士兵战斗力更在是汉朝其他地方之上。在这里,出人头地靠的不是累世攻读经学,而是靠手中长枪与胯下烈马。
洛阳墓穴壁画中 日渐文弱的东汉贵族与军队
生长于这种环境下的董卓,自幼就有一身好武艺。青年时代的他,曾四处游历,结交附近的羌人首领,过了一段西部牛仔般的游侠生活。因为他为人豪爽大方,有羌人朋友来看望他,他都宰杀自家的牛羊招待,因此在羌人中广有侠名。
后来董卓加入军队,跟随名将张奂,平定羌乱。凭借自己的勇武与对羌人的熟悉,很快获得战功的呀,逐步成为朝廷倚重的武将。
周围大量的蛮族让董卓这样的凉州人必须武德充沛
泥足帝国
汉朝与羌人的漫长拉锯战
在整个东汉时期,凉州的羌人叛乱都是朝廷的心头大患。但在初年,国家强盛之时,尚能依靠有战斗力的军队进行压制。随着国家承平日久,武备松弛,羌人叛乱越来越令东汉朝廷疲于应付。
公元107年的汉安帝永初元年,甚至出现了更大规模的羌人部落叛乱。尽管没有武器盔甲,羌族山民还是用竹竿木棍代替长矛,用木板几案当作盾牌作战。居然击破了全副武装的数万汉朝大军。之后十余年间,一发不可收拾的羌人劫掠部队,甚至深入到了长安一带的三辅。附近的汉中乃至河中,都不能幸免。整个风波闹得天下震动。
东汉朝廷却出于遏制凉州割据势力的目的,往往选择从关东调遣兵马前往凉州平叛。但这些临时征募的军队不仅缺乏训练,还不熟当地地形。结果空有数量优势,却屡屡被羌人在山地伏击战中杀的丢盔卸甲。为了调动他们到外地作战,朝廷还需要花费数以亿计的钱财,搞的国库空虚。
关东各州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差劲
不堪羌人攻击的东汉君臣,甚至一度想过完全放弃凉州,将当地百姓全部强迁到三辅,以此收缩战线,减少军费。但此时又有人提出凉州人一向骁勇善战,超过其他州郡。如果朝廷逼当地人放弃故土,只怕凉州人心怀怨愤,发动叛乱。届时没有凉州在前线抵挡,战火将直接烧到长安一带,局面会彻底不可收拾。这几句话瞬间便让东汉朝廷打消了弃凉的意图。
最终,东汉意识到内陆军队早已腐败不堪。如果继续让他们去凉州对抗羌人,也只是白白送人头。朝廷只能放下长期以来对关西武人的警戒,开始用凉州本地武将的力量去对抗羌人。民风彪悍的凉州人没有让东汉朝廷失望,很快一支强悍的凉州兵团在战争中被打造出来,成为平定羌乱的主力。皇甫规、张奂、段颎等三位凉州名将便以屡破羌兵,而威震天下,时人称之为凉州三明。
文弱的东汉中央已经没有镇压羌人的能力
重文轻武的朝廷格局
以卖官卖爵而闻名的汉灵帝
但在朝廷中,这三位屡立战功的名将,却始终被掌握朝局的士族和宦官排斥。张奂和皇甫规都曾因为得罪宦官,而被免职,最后不得不解甲归田。段颎为了自己的仕途,选择阿附官宦,岂料后来靠山倒台,自己也被逼自尽。
无独有偶,和董卓同时代的另一位西凉名将皇甫嵩,也命运坎坷。刚刚打完内陆的黄巾军,准备调头镇压羌乱。却因为得罪宦官,遭到贬黜。
凡此种种也让董卓等凉州武将明白,关东人为主的东汉朝廷,是难以给他们这些西凉武人公正待遇的。不管他们立下多少功勋,以东汉朝廷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来看,他们都很难有大的晋升。
果不其然,在公元188年羌乱稍稍平息之后,汉灵帝为了遏制董卓势力的膨胀,征召董卓为少府。董先生深知朝廷此举是打算明升暗降,夺取自己兵权。他自然不愿步前辈后尘,便以手下士兵和自己关系太好为由,拒绝了朝廷的调动。朝廷对于手握重兵的董卓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转而调董卓担任并州牧,并要他把军队交给黄埔嵩管理。这次董卓则以士兵和自己关系太好,依然希望在自己麾下服役为由,带领5000兵马前往并州赴任。
董卓时刻不忘将西凉军带在身边
一来二去之后,人事复杂的东汉朝廷,自己先挺不住了。此时,宦官和外戚之间的权力斗争已经十分激烈。感受到机会的董卓,在带兵进入河东郡后,便滞留不前以观形势。不久之后,大将军何进与袁绍就私招董卓领兵进京,打算消灭宦官。董卓自然不会放弃这样的天赐良机,趁机将军队带到了洛阳附近。
然而,何进被宦官先下手诛杀,董卓便得以用翦除宦官的名义带数千兵马进入洛阳。在兼并了京城附近的多支部队后,董卓迅速击溃了武装起来的太监。这位从地方来的董先生,就此控制了朝廷,成了洛阳真正的主宰者。
东汉时期的洛阳城平面图
西凉雄兵
三国全面战争中的董卓与吕布
董先生入京后的很多行为,很快便激起了关东群雄的愤怒。他们组成联军来讨伐董卓。但董卓却并没有因此被吓到,因为此时他手中拥有东汉朝廷最强悍的一支军队。
在和羌人的长期战争中,凉州地方军被打造成一台高效的战争机器。为了对付善于突击的羌人,西凉军队极为重视对长枪的运用。在后来的界桥之战中,长期在西凉服役,精通羌人战法的袁军大将麴义。就率领自己的部曲,以长矛加弩箭的战阵,击破了名震天下的白马义从骑兵。而马超和曹操对战时,曹操麾下诸将也认为关西兵骁勇非常。必须精选军中骁勇,才能和善用长矛的他们对抗。可见汉末西凉军善使长矛,天下闻名。
三国全面战争中的董卓与吕布
此外,西凉军虽然和其他地区的汉军一样,以弩为主要的远射武器。但边境游牧渔猎的生产方式,使得西凉军中拥有数量可观的弓箭手。相较于弩,弓拥有更大的射程和更快的射速。这些弓箭手的加入,使得西凉军的远程打击能力相比内陆汉军,有了很大的提升。
出土的铜制汉代弩机
骑兵方面,在半农半牧环境下成长的凉州人,有着深厚的骑兵基础。魏晋时民间有歌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说的就是西凉骑兵的彪悍,天下少有对手。大量来自凉州附近的羌人、匈奴和月氏人,也经常被招募到军队里服役。这让凉州军的骑兵战斗力,也是水涨船高。
量外族武士与本地人为西凉军提供了不错的骑兵兵源
《三国志. 郑浑传》中称,当时天下的勇士,也就是并、凉两州的军士,匈奴屠各部、湟中义从、八种西羌等人。很不巧的是,这些军队当时全都在董卓麾下服役。可见西凉军乃是一支汇集了各个民族精锐战士的军队。
这样的豪华阵容,使得关东十八路联军在讨董战役的初期,吃尽了苦头。其中最大的失败大概是在初平元年的汴水之战。此战中曹操、鲍信等人拼凑的联军,被精锐的西凉军打的找不着北。鲍信本人在战斗中受伤,曹操也在乱军中跌下马来。幸亏曹操的从弟曹洪让出自己的战马并步行护送,才让后来的乱世枭雄逃出生天。
曹操在与董卓的交战中也只能争取跑的比其他人快
遭遇强敌
董卓对洛阳的控制并不给力
虽然在初平元年那一年中,曹操、王匡、孙坚等人都先后被董卓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但董卓的统治却并非高枕无忧。
首先是洛阳的文官大多厌恶董卓,心向关东联军,总是有各种小动作。而军队中,诸将关系紧张。以吕布为首的并州兵和西凉军关系并不融洽,双方难以相容。此外,凉州士兵大多也思念故土,渐渐产生了厌战情绪。
文人士大夫是反抗董卓的主力
当董先生的军队处于内忧外患时,江东猛虎孙坚吹响了联军反攻的号角。和来自战斗力贫乏的关东各州不同,孙坚麾下部队多来自长沙郡。当时的长沙郡是一个汉人与土著南蛮混居的地方,和西凉一样属于日常不太平的地区。所以在此地生长的士兵,要么比较善战,要么本身就是归化的蛮族。相比数百年不闻金鼓声的中原士兵,战斗力无疑要强很多。凭借这支来自南蛮之地的军队,孙坚成为了关东联军中的急先锋。
孙坚首先在阳人与董卓麾下的大将吕布、胡轸遭遇。由于并州军出生的吕布和凉州来的胡轸不和,两支军队相互对立,没有配合可言。结果被孙坚抓住机会,逐个击破。大将华雄也在此战中被杀,成为了后来温酒斩华雄典故的历史原型。
孙坚这样的猛士其实与董卓一样来自蛮族聚居区
孙坚的胜利,成为联军讨董以来的第一次大胜。联军若能乘胜追击,汉室江山也未必不能迅速光复。可惜孙坚的上级袁术虽然出生经学世家,饱读诗书,却在此国家危难之际,满脑子都是权谋内斗。唯恐孙坚功高盖主的他,竟停止了孙坚的粮食供应。气的孙坚连夜奔驰回到大本营,面见袁术,狠狠的把他批斗一番。虽然孙坚出身不高,文化有限,但一番家国大义却说得祖辈专攻儒学的袁术无言以对,只能给孙坚配发粮草。
拿到军粮的孙坚返回战场,又断然拒绝了董卓的收买,进军洛阳。双方在汉室诸皇的陵墓间多次激战。董卓的西凉兵虽然囊括了诸多民族的勇士,但内部的间隙已经愈演愈烈。全军几乎不能合力对敌。结果董卓自己的部队先被孙坚击败,退往陕西,见死不救的吕布也在稍后被击溃。得胜后的孙坚带着南蛮军,光复洛阳。
汉代砖画上的刀盾兵与弓箭手
帝国的丧钟
汉墓壁画上的士兵
逃回长安的董卓,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任何再图进取的机会。本来就胸无大志的他,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更为消极。在饮酒作乐多时候,最终被其亲信吕布所杀。随着他的死亡,原本就矛盾重重的西凉军,彻底陷入四分五裂之中。
此后的关西之地,出现了大小军阀十余人。他们彼此间征战不休,极大的损耗了西凉军的总体实力。这也给了关东群雄,提供了逐鹿天下的良机。等到西凉的内斗逐渐平息时,关东的混战已经培养出了袁绍和曹操这样的超级大军阀。他们不仅有超过西凉一州的资源,也有了经过战火锤炼的部队。尽管西凉军依然在战斗中处于上风,但破败的乡土已经无法支持他们长期抗争。
东汉末的群雄割据分布
董卓虽然倒下了,但大汉朝廷最后的威严,也因为他的捣乱而变得荡然无存。过去依然可以在一个朝廷威严下搞党争的太监与外戚,彻底失去了控制地方势力的能力和威望。大批如同脱缰野马一般的军阀,在关东各地出现。他们的混战,造成了比黄巾之乱还要巨大的损失。
三国乱世的序幕,就此被拉开。董卓在历史上的乱入,为大汉王朝敲响了丧钟。而各方最终得势的军阀,也拼命依靠与蛮族接壤地区的部队,为自己作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