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笔法百篇注释之二
五柳先生传陶潜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2不详3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4。闲静5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6;每有会意7,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8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9知其如此,或10置酒而招之;造(11)饮辄(zhé)尽(12),期在必醉13。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14。环堵萧然15,不蔽(bì)风日;短褐(hè)穿结16,箪(dān)瓢(piáo)屡(lǚ)空17,晏(yàn)如18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ō)19示己志。忘怀20得失,以此自终21。赞22曰:黔娄23(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24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25?衔(xián)觞(shāng)赋诗26,以乐27其志28。无怀氏29.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注释:1、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2、亦,也。3.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4、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于是,因此。以,把,用。为,作为。以为,以之为(用这个作为)。焉,语气助词。5.闲静,安静。6、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甚,深入,过分。7、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今意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8、嗜,特别喜欢,爱好。9.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10、或,有时。11、造,往,到。12、造饮辄(zhé)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辄,就。13、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14.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15.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16.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 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17.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18.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安然 如:……的样子。19.颇,稍稍。20.忘怀,忘记。21.、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22、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本文中可直接翻译为“赞”。23、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24、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25、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兹与若同义,这。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26、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衔,拿着。27、以,连接词。28、志,志向。志气。29、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于是就用“五柳”作为自己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五柳先生)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但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喝酒。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就叫他来一起喝酒。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离开,竟没有舍不得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碗和饮水的工具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稍微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与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确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他也许是无怀氏时期治理下的人吧?也许是葛天氏时期遗留下来的人吧?方山子传苏轼方山子1,光、黄2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3为人,闾里4之侠皆宗5之。稍壮,折节5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6。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7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8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zào)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jué,惊视)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9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10,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11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12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13,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14;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15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16见之欤?注释:1、 方山子:即宋陈慥,字季常。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下,苏轼在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2、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3、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4、闾里:乡里。4、宗:尊奉。5、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6岐亭:镇名,在今湖北麻城。7、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8、谪:降职。苏轼是在元丰三年(1080年)贬到黄州的 。黄:今湖北黄冈。9、使酒:酗酒任性。10、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11怒马:使马怒,即纵马向前。12、精悍:精明强干。13、世有勋阀:世代有功勋,属世袭门阀。14、等:等同,相类似。15、阳狂:假装疯癫。阳,通“佯”,假装。16、傥:或许。译文: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 。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 ,吃素食 ,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是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的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隐居山中的人呢?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声名显赫了。他原本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同了。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穷僻的山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异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跋李庄简公1家书陆游李丈参政罢政归乡里时,某年二十矣2。时时来访先君3,剧谈4终日。每言秦氏,必曰咸阳5,愤切慷慨,形于色辞。一日平旦6来共饭,谓先君曰:“闻赵相过岭7,悲忧出涕。仆不然,谪命下,青鞋布袜8行矣,岂能作儿女态9耶!”方言此时,目如炬,声如钟,其英伟刚毅之气,使人兴起。后四十年,偶读公家书。虽徙海表10,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足垂范百世,犹想见其道“青鞋布袜”时也。淳熙戊申(1188年)五月己未,笠泽11陆某题。注释:1、李庄简公:李光,字泰发,上虞人。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宋高宗时,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等职,因不满秦桧“盗弄国权,怀奸误国”,愤而去职。后来受到秦党的陷害,一再贬谪,远徙海南。卒谥庄简。有《庄简集》。2、李光参政罢政归乡里二句:李光于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十二月“罢参知政事”(见《宋史·宰辅表四》)回乡里,至十一年(1141)冬受到贬谪,“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琼州安置”(见《宋史》本传),其间在乡里居住两年,时陆游只有十六、七岁。“年二十”,当系举成数而言。“丈”,对长辈的敬称。“参政”,参知政事的简称,即副宰相。3、先君:陆游称其已死的父亲陆宰。4、剧谈:畅谈。5、 咸阳:秦都咸阳。秦桧擅权独断,排斥异己,故以暴秦为喻,称为咸阳。6、平旦:清晨。7、赵相:赵鼎,宋高宗时宰相。因反对和议,为秦桧所排斥,屡遭贬谪,死于吉阳军(治所在今广东省崖县)。过岭,《宋史·高宗纪六》载绍兴十年(1140)六月“再贬赵鼎漳州居住,又贬清远君节度副使,潮州安置”。此指赵鼎赴潮州事。岭,当指揭阳岭,是由福建通广东必经的山路。8、青鞋布袜:平民的服装。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鞵布袜从此始。” 鞵,鞋的异体字。9、儿女态:形容感情脆弱的人,多愁易感,经不起折磨。韩愈《北极一首赠李观》诗:“无为儿女态,憔悴悲贱贫。”10、虽徙海表:虽然迁谪海外。《宋史·李光传》:“居琼州八年,……吕愿中又告光与胡铨诗赋倡和,讥讪朝政,移昌化军,论文考史,怡然自适。年逾八十,笔力精健。”琼州、昌化军,均属海南岛。11、笠泽:太湖的别名。陆游祖籍甫里(今江苏吴县),在太湖滨,故称。译文:参知政事李光前辈被罢职回家时我二十岁了。他常常来拜访我父亲,俩人在一起整天畅谈朝政。每每提及奸臣秦桧时总以贬词“咸阳”借代,愤恨痛切、慷慨激昂的情绪溢于言表。有一天清早到我们家一起吃饭,对我父亲说:“听说宰相赵鼎遭秦桧陷害被贬谪到岭南海岛,路过南岭时伤心忧愁地哭了。我是不会这个样子的,假如朝廷贬谪的命令一下达,青鞋布袜一穿就上路,怎能表现出小孩子哭哭啼啼的架势呢!”说这番话的时候,两眼明亮如炬,声音洪亮如钟,那英烈刚毅的气度让人振作奋发。此后过了四十年,偶然看阅老前辈的家信,发现他当年虽然被贬到偏远的海岛,但英烈刚毅的气节仍然丝毫未减,叮嘱训导家人的话语句句都是可以世代流传,作为典范的。字里行间可以让人想见他穿起青鞋布袜、毅然决然离京上路的情景啊。淳熙戊申年五月己未祖籍太湖之滨的陆游题跋作记。寒花1葬志归有光婢,魏孺人媵(yìng)也2。嘉靖丁酉3五月四日死。葬虚丘4。事我而不卒,命也夫!婢初媵5时,年十岁,垂双鬟(huán)6,曳(yè)7深绿布裳(cháng)。一日天寒,爇(ruò,点火)火煮荸荠(bíqí)熟8,婢削(xiāo)之盈瓯(ōu)9,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10,即饭,目眶冉冉(rǎnrǎn)动11,孺人又指予以为笑。回思是时,奄(yǎn)忽便已十年(12)。吁(xū),可悲也已!注释:1、寒花:婢女的名字。2、魏孺人:作者的妻子魏氏。孺人,明清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媵(yìng):古代随嫁的男女都称为媵。这里指随嫁的女子。3、嘉靖丁酉:1537年(嘉庆十六年)。嘉靖,明世宗朱厚熜年号(1522—1566)。4、虚丘:古虚丘邑在今山东省境内。这里的“虚丘”可能应为“丘虚”,指荒地。5、媵:丫鬟。6、鬟:妇女梳的环形的发髻。7、曳:拖着,这里是穿的意思。8、荸荠: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吃。9、瓯:小瓦盆。10)饭:吃饭。11、冉冉:形容眼睛缓慢转动的样子。12、奄忽:很快的。译文:寒花,妻子随嫁的婢女。在嘉靖的丁酉年的五月四日死的,埋葬在土山上。她服侍我而不能到老,这是命啊!寒花初来的时候,年纪仅十岁,垂着两个发髻,拖着深绿色的裙子。一天,天很寒冷,她点火煮熟了荸荠,削了满满瓦盆。我从外面回来,要取荸荠来吃,她端着荸荠离开,不给我吃。妻子魏孺人见了便取笑我们。妻子常常让她靠在小桌子旁边吃饭,她吃饭时,眼眶慢慢地翻动。妻子又指着她那样子对着我笑。回想当时的情景,转眼已经十年了。唉,真可悲呀!用笔矫变法陈轸对秦王逐必之楚战国策陈轸去楚之秦。张仪谓秦王曰:“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仪不能与从事,愿王逐之。即复之楚,愿王杀之。”王曰:“轸安敢之楚也。”王召陈轸告之曰:“吾能听子言,子欲何之?请为子约车。”对曰:“臣愿之楚。”王曰:“仪以子为之楚,吾又自知子之楚。子非楚,且安之也!”轸曰:“臣出,必故之楚,以顺王与仪之策,而明臣之楚与不也。楚人有两妻者,人誂(tiǎo,挑逗)其长者,长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许之。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客谓誂者曰:'汝取长者乎?少者乎?’曰:'取长者。’客曰:'长者詈(lì,骂)汝,少者和汝,汝何为取长者?’曰:'居彼人之所,则欲其许我也;今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今楚王明主也,而昭阳贤相也。轸为人臣,而常以国输楚王,王必不留臣,昭阳将不与臣从事矣。以此明臣之楚与不。”译文:陈轸离开楚国来到秦国,张仪就对秦惠王说:“陈轸身为大王的臣子,竟然经常把秦国的国情泻露给楚国。我不愿跟这样的人同朝共事,希望大王能把他赶出朝廷。如果他要想重回楚国,希望大王杀掉他。”惠王说:“陈轸怎么敢去楚国呢?”秦惠王召见陈轸并询问他说:“寡人愿意尊重贤卿的意见,只要贤卿说出要到哪里,寡人就为你准备车马。”陈轸回答说:“我愿意去楚国!”惠王说:“张仪认为你必然去楚国,而寡人也知道你将去楚国,何况如果你不去楚国,又将在哪里安身呢?”陈轸说:“如此我离开秦国以后,必然故意要去楚国,以顺从大王和张仪的策略和判断,而且可以表明我与楚国的真正关系。楚国有一个人娶了两个妻子,有人去勾引他年老的妻子,年老的就骂起来明确拒绝;勾引年轻的妻子时,她就欣然顺从了。没有多久,这个拥有两个妻子的男人死了,有个客人问勾引者说:'在这两个寡妇当中,你是娶那个年老的还是年轻的?’勾引者回答说:'我娶年老的!’客人问:'年老的曾经骂过你,而年轻的却服从了你,你为什么反倒喜欢年老的呢?’勾引者说:'当他们做别人妻子时,我希望她们接受我的勾引;反之,如果做了我的妻子以后,我就喜欢当初不接受我勾引的那个。’现在楚王是位贤明君主,而宰相昭阳也是一位贤明的大臣。我陈轸身为大王的臣子,如果经常把国事泄露给楚王,那么楚王必定因为上述的道理不收留我,而昭阳也不愿意跟臣同朝共事。我如果离秦去楚完全可以表明我到楚国去不是要帮助他们。”读孟尝君传1王安石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2。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3,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4,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5,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注释1、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孟尝君传》指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公子。 2、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卒,终于。其,指门下士。虎豹之秦,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史记·孟尝君列传》记秦昭王曾欲聘孟尝君为相,有人进谗,秦昭王又囚而要杀他。孟尝君向昭王宠姬求救,宠姬提出要白狐裘为报。而孟尝君只有一白狐裘,已献给秦王。于是门客装狗进入秦宫,盗得狐白裘献给秦王宠姬,宠姬为孟尝君说情,昭王释放孟尝君,继而后悔,派兵追赶。孟尝君逃至函谷关,关法规定鸡鸣才能开关,门客有能为鸡鸣者,引动群鸡皆鸣,孟尝君才脱险逃出函谷关,回归齐国。3、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特,只、仅仅。雄,长、首领。 耳,罢了。4、擅齐之强:拥有齐国的强大国力。擅,拥有。5、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古代君臣相见,帝王坐北面南,臣在对面朝见。制,制服。译文世人都称孟尝君能够赢得纳士,贤士因为这个缘故归顺他,(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逃脱出来。唉!孟尝君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岂能说得到了贤士?如果不是这样,(孟尝君)拥有齐国强大的国力,(只要)得到一个(真正的)贤士,(齐国)就应当可以依靠国力面向南方称王而制服秦国,哪里还要借助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呢?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下,这就是(真正的)贤士不到他门下的原因。歩歩停顿法交趾劳官属马援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yuàn,,副官、官署属员)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余,但自苦耳。”当吾在浪泊、西里间,虏未灭之时,下潦(lǎo,路上的流水,积水)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鸢跕跕(dié dié ,下堕貌)墯(duò,同“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今赖士大夫之力,被蒙大恩,猥(谦辞,犹言辱)先诸君纡(yū,弯曲,绕弯)佩金紫(佩金紫,指得官位),且喜且惭。译文:我兄弟少游,他常常哀怜我慷慨有大志,反而自讨苦吃。他说:“一个人生在世界上,只要衣刚够穿了,饭刚够吃了,乘着下泽车,骑着款段马,做一个郡掾小官,老呆在乡里,守着祖宗的坟墓。乡里人称我是好人,这也就可以了。此外更有奢望,那就是自讨苦吃了。”当我在浪泊、西里,敌人没有被消灭时,下面是水,上面是雾,毒气象熏蒸一样。仰头看见天上的飞鸢,中了毒气,都跌入水里去。卧在那想到少游的话,这种安乐的日子,哪里可以得呢?现在靠士大夫的帮助,托皇帝的恩典,居然比诸君先做了大官,我又是喜欢,又是惭愧!起讫不平法送董邵南序韩愈燕赵1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2。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3,怀抱利器4,郁郁适兹土5。吾知其必有合6也。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7,苟慕义强仁者8皆爱惜焉。矧(shěn,况且)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9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10,吾恶(wū,怎么)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11?聊以吾子之行卜(测验、判断)之也12。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复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注释:1、燕、赵:借指现在的河北一带。2、感慨悲歌之士: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多指有抱负而不得施展的人。3、有司:这里是指礼部主管考试的官。4、利器:锐利的武器,这里比喻杰出的才能。5、郁郁适兹土:忧郁地到那个地方去。意思是董生想去燕赵地区谋职。适,到……去。兹,这。兹土,指燕赵之地,当时受地方割据势力统治。6、有合:有所遇合,指受到赏识和重用。7、夫以子之不遇时:像你这样不走运的人。8、慕义强(qiǎng)仁者: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9、出乎其性:(仰慕正义)来自他们的本性。这句意思是,燕赵之士由于有这样的本性而更加同情董生。10、风俗与化移易:风俗随着教化而改变。与,跟随。易,改变。11、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得有什么不同呢?12、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姑且凭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聊:姑且。13、望诸君:即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后因政治失意,离燕至赵,赵封他为望诸君。望诸,古泽名,在现在河南东北部,又称“孟诸”。有司:这里是指礼部主管考试的官。14、屠狗者:凡指高渐离一类埋没在草野的志士。高渐离,荆轲的朋友,他的职业是屠狗。荆轲死后,他也曾行刺秦始皇,失败后被杀。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战国时燕国有以屠狗为业的义士,这里泛指隐于市廛暂不得志的侠义之士。15、谢:告诉。16、出而仕:出来做官。译文:燕赵一带自古就称说多有慷慨重义、悲壮高歌的豪杰之士。董生参加进士考试,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而不得志,怀抱着杰出的才能,心情忧郁地要到这个地方去(谋职)。我料知他此去一定会有所遇合,(受到赏识)。董生努力吧!像你这样不走运,即使一般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同情爱惜你的,更何况燕赵一带豪杰之士的仰慕仁义是出自他们的本性呢!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姑且通过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董生努力吧!我因为你的这次前往而产生一些感想。请替我凭吊一下望诸君(乐毅)的墓,并且到那里的集市上去看看,还有过去时代屠狗者(高渐离)一类的埋没在草野的志士吗?替我向他们致意说:“有圣明的天子在上面当政,可以出来做官(为国家效力)了!”结处点睛法苛政猛于虎檀弓孔子过(路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1。夫子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是扶着轼之义)而听之,使子路2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3重有忧4者。”而曰5:“然。昔者吾舅6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7也?”曰:“无苛政8。”夫子曰:“小子9识(同“志”,记住)之,苛政猛虎也。”注释:1、哀:极伤心。2、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3、壹似:壹:确实。壹似:确实像。4、重有忧:有很多伤心的事。5、而曰:妇人接着说。6、舅:当时称丈夫的父亲为舅,即公公。7、去:离开。8、苛政:残暴的政令。9、小子:古时长者称晚辈为小子。这里指孔子称他徒弟。译文:孔子路过泰山的边上,看见有一个妇人在坟墓前哭得十分悲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子路问道:“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伤心的事吧?”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咬死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严酷繁重的赋税。”孔子说:“学生们记住,严酷繁重的赋税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张旄止魏与秦攻韩战国策魏王问张旄(máo)曰:“吾欲与秦攻韩,何如?”张旄对曰:“韩且坐而胥(亦咠,义同,待也)亡乎?且割而从天下乎?”王曰:“韩且割而从天下。”张旄曰:“韩怨魏乎?怨秦乎?”王曰:“怨魏。”张旄曰:“韩强秦乎?强魏乎?”王曰:“强秦。”张旄曰:“韩且割而从其所强,与所不怨乎?且割而从其所不强,与其所怨乎?”王曰:“韩将割而从其所强,与其所不怨。”张旄曰:“攻韩之事,王自知矣。”译文:魏王问张旄说:“我想和秦国一道攻打韩国,怎么样?”张旄回答说:“韩国是准备坐等亡国呢?还是割地与诸侯结盟呢?”魏王说:“韩国准备割地与诸侯结盟。”张旄说:“韩国怨恨魏国呢?还是怨恨秦国呢?”魏王说:“怨恨魏国。”张旄说:“韩国认为秦国强?还是魏国强呢?”魏王说:“认为秦国强。”张旄说:“韩国准备与他认为的强国和无怨恨的国家割地结盟呢?还是与他认为的不强和有怨恨的国家割地结盟呢?”魏王说:“韩国准备与他认为的强国和无怨恨的国家割地结盟。”张旄说:“那末攻打韩国的大事大王自己已经明白了。”上武帝书东方朔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剑术,十六学诗书,诵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zhēng,古代的一种铜制乐器,行军时敲打)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bēn),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译文:臣东方朔从小失去父母,由哥哥嫂子养大.十三岁开始读书,三年学会了文书和记事。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习《诗经》、《尚书》,背诵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习孙吴兵法,有关作战阵形的论说、打仗时队伍进退的节制等内容,也背诵了二十二万宇。我总共背诵了四十四万字。还经常熟习子路的言论。我今年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眼睛像挂着的珍珠那样明亮,牙齿如同编成串的贝壳整齐洁白,勇猛像孟贲,敏捷如庆忌,廉洁似鲍叔,守信同尾生。像这样的人,可以做天子的大臣了,臣东方朔冒死再拜向皇上禀奏。小题大做法捕蛇者说柳宗元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花纹);触草木,尽死;以啮(niè,咬)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xī,晾干)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luán wǎn,手足弯曲)、瘘(lòu,肿脖子)、疠(lì,恶疮),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征集)之,岁(每年)赋其二,募(招募)有能捕之者,当(dàng,抵销)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1焉。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2,吾父死于是。今吾嗣(sì,继承)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悲)者。余悲之,且曰:“若毒(怨恨)之乎?余将告于莅(lì,管理)事者,更(gēng,更换)若役,复若赋,则何如3?”蒋氏大戚,汪然出涕(眼泪)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假使)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穷困)矣。自吾氏三世居是(这)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穷困)。殚(dān,尽)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迁徙),饥渴而顿踣(bó,跌倒),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lì,瘟疫),往往而死者相藉(jiè,压着)也。曩(nǎng,从前)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huītū,冲撞,破坏,骚扰)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xún xún,恭谨温顺貌)而起,视其缶(fǒu,一种肚大口小的盛酒瓦器),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sì,喂)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年龄)。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快乐貌)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sì待)夫(fú)观人风者得焉。注释:1走:奔走。2于是:在这件事上。3何如:怎么样呢。译文:永州的野外生长着一种奇异的蛇,黑底子,白花纹;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它咬了人,(就)没有能够抵御它的办法。但是捉住它后,把它晾干用来做成药饵,可以用来治愈麻风病、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的病、肿脖子病和恶疮;还可以去除坏死的腐肉,杀死人体内的各种寄生虫。起初,太医凭借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捕捉这种蛇的人,(准许/可以用蛇来)抵他的税收。永州的人都争先恐后地忙着去做(捕蛇)这件事。有个姓蒋的人家,独享这种(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已经有三代了。我问他此事,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我继承祖业干这差事也已十二多年了,差点儿被毒蛇咬死的情况(也有)好几次了。”他说这番话时,神情像是很悲伤。我很同情他,就说:“你怨恨这差事吗?我打算告诉管政事的人,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怎么样?”蒋氏(听了),更加悲伤,满眼含泪地说:“您是想要哀怜(我),让我活下去吗?那么我这差事的不幸,还不及上恢复我赋税的不幸那么厉害啊。假使当初我不做这个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住到这个地方,累积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可乡邻们的生活一天天地窘迫,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家里的收入全部拿去交税,(仍不够),只好(被苛税所迫)哭喊着辗转迁移,又饥又渴,劳累地跌倒在地上,(一路上)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瘟疫气体(毒气),死去人的尸体互相压着。从前和我祖父同住在这里的,现在十家中只剩不到一家;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家中剩下不到两三家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现在十家中只有不到四五家了。(那些人家)不是死了就是逃走了。可是我却由于捕蛇这个差事单独活了下来。凶暴的官吏来到我的家乡,到处吵嚷叫喊,到处冲撞破坏,(悍吏那种)喧闹叫嚷着惊扰乡间的气势,(别说是人)即使是鸡狗也不能安宁啊。我小心谨慎的起身,看看我的瓦罐,我的蛇还在,就放心地又躺下了。(我)小心地喂养蛇,到(规定献蛇的)时候,把它献上去。(献蛇)回来(我)就可以有滋有味的吃着我的土地上生产的东西,过完我的岁月。我一年里冒着死亡的威胁只有两次;其余的日子都能快乐地度过。哪里像我的乡邻们那样天天冒死亡的威胁!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事上,比起我的乡邻们就已经(死)在(他们)后了,又怎么敢怨恨(捕蛇这件差役)呢?”我听了(蒋氏的诉说)更加悲伤了。孔子说:“残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恶啊!”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这句话,还是真实可信的。唉!谁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所以我(为此)写了这篇文章,以期待那些朝廷派出的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黠(xiá,狡猾)鼠赋苏轼苏子夜坐,有鼠方1(啮niè,咬)。拊(fǔ,拍)床而2之,既止,复作3。使4童子烛5之,有橐(tuó,口袋)中空,嘐嘐聱聱(jiāoáo,鼠咬声),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6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7,寂无所有,举烛而索8,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9方啮也,而遽10死耶?向为11何声,岂12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13,虽(即使)有敏者,莫措其手14。苏子叹曰:“异哉!是15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xué)16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招引)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17也。吾闻有生(生命),莫智于人。扰龙伐蛟18,登(捉)龟狩(shòu,猎取)麟,役(役使)万物而君19之,卒(终于)见使20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chǔ)女21,乌22在其为智也。”坐而假寐(mèi,睡),私念其故。若有告馀(yú通余,我)者曰:“汝惟多学而识23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fǔ,锅);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chài,蝎)。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俯而笑,仰而觉24。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注释:1、方:正在。2、止:制止。3、 既:一会儿。止:停止。复:再、又。作:出现。4、使:派遣、让。5、烛:用烛火照,这里作动词用。6、见闭:被关闭。见:被 。、7发:打开。之:结构助词,不译 。8、索:寻找。9、是,这。10、遽:立刻,就。11、向:刚才。为:是。12、岂:难道。13、覆:倒。堕:落,掉。走:逃跑。14、莫措其手:措手不及。15、是:这。16、穴:咬洞,这里作动词用。17、.以形求脱:形,样子,文中指老鼠死的样子。18、扰龙伐蛟:扰,驯服。伐,击,刺杀。19、君:统治,这里作动词用。20、见使:被役使。21、脱兔于处女:起初像处女一样沉静(使敌方不做防备)然后像逃跑的兔子一样突然行动,使对方来不及出击,这里指老鼠从静到动的突变。22、乌:何,哪里。23、惟:只。识:认识。24、觉:醒悟。莫:不能。措:安放。译文:我夜里坐(在床边休息),听见有只老鼠正在咬(东西)。我拍击了几次床板,声音就停止了,不一会(床下)儿又发出声音。(我)命令童子拿蜡烛照床底,有(个)袋子里面是中空的,发出嘐嘐聱聱的声音。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在里面不能逃出去。”(童子)打开袋子来看里面,寂静得声音什么也没有。(童子)拿起蜡烛来寻找,袋子中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惊讶地说:“老鼠刚刚还在叫的,怎么会突然死了呢?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鬼吗?”(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跑了。就是身手再敏捷的人也来不及动手去抓(它)。我感叹说:“奇怪啊,是这只老鼠狡猾啊!(老鼠)被关在袋子里,袋子是坚固的、老鼠不能够钻洞的。所以在知道咬不穿的情况下咬袋子,用声音来招引人(来)。在明明活着的时候却装死,用死的假象(来)谋求逃脱。我听说过的生灵,没有什么动物比人更有智慧的了。(人)能驯服神龙、刺杀蛟龙、捉取神龟、狩猎麒麟,役使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并且统治他们,最终被一只老鼠利用。陷入这只老鼠的诡计中,我惊讶于老鼠从极静到极动的突变,(这里面)人的智慧(又表现)在哪里呢?”我坐下来,自己在心里想这件事的原因。好像有人对我说“你只是多学而记住一点知识,但还是离'道’很远。你自己心里不专心,又受了外界事物的干扰、左右,所以一只老鼠发出叫声就能招引你受它支配,帮它改变困境。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而在打破一口锅时失声尖叫;人能够搏取猛虎,可见到蜂蝎时不免变色,这是不专一的结果。这是你早说过的话,忘记了吗?”我俯下身子笑了,仰起身子又醒悟了。(我)于是命令童子拿着笔,记录下了我的文章。张旄止魏与秦攻韩战国策魏王问张旄(máo)曰:“吾欲与秦攻韩,何如?”张旄对曰:“韩且坐而胥(亦咠,义同,待也)亡乎?且割而从天下乎?”王曰:“韩且割而从天下。”张旄曰:“韩怨魏乎?怨秦乎?”王曰:“怨魏。”张旄曰:“韩强秦乎?强魏乎?”王曰:“强秦。”张旄曰:“韩且割而从其所强,与所不怨乎?且割而从其所不强,与其所怨乎?”王曰:“韩将割而从其所强,与其所不怨。”张旄曰:“攻韩之事,王自知矣。”译文:魏王问张旄说:“我想和秦国一道攻打韩国,怎么样?”张旄回答说:“韩国是准备坐等亡国呢?还是割地与诸侯结盟呢?”魏王说:“韩国准备割地与诸侯结盟。”张旄说:“韩国怨恨魏国呢?还是怨恨秦国呢?”魏王说:“怨恨魏国。”张旄说:“韩国认为秦国强?还是魏国强呢?”魏王说:“认为秦国强。”张旄说:“韩国准备与他认为的强国和无怨恨的国家割地结盟呢?还是与他认为的不强和有怨恨的国家割地结盟呢?”魏王说:“韩国准备与他认为的强国和无怨恨的国家割地结盟。”张旄说:“那末攻打韩国的大事大王自己已经明白了。”上武帝书东方朔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剑术,十六学诗书,诵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zhēng,古代的一种铜制乐器,行军时敲打)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bēn),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译文:臣东方朔从小失去父母,由哥哥嫂子养大.十三岁开始读书,三年学会了文书和记事。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习《诗经》、《尚书》,背诵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习孙吴兵法,有关作战阵形的论说、打仗时队伍进退的节制等内容,也背诵了二十二万宇。我总共背诵了四十四万字。还经常熟习子路的言论。我今年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眼睛像挂着的珍珠那样明亮,牙齿如同编成串的贝壳整齐洁白,勇猛像孟贲,敏捷如庆忌,廉洁似鲍叔,守信同尾生。像这样的人,可以做天子的大臣了,臣东方朔冒死再拜向皇上禀奏。小题大做法捕蛇者说柳宗元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花纹);触草木,尽死;以啮(niè,咬)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xī,晾干)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luán wǎn,手足弯曲)、瘘(lòu,肿脖子)、疠(lì,恶疮),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征集)之,岁(每年)赋其二,募(招募)有能捕之者,当(dàng,抵销)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1焉。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2,吾父死于是。今吾嗣(sì,继承)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悲)者。余悲之,且曰:“若毒(怨恨)之乎?余将告于莅(lì,管理)事者,更(gēng,更换)若役,复若赋,则何如3?”蒋氏大戚,汪然出涕(眼泪)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假使)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穷困)矣。自吾氏三世居是(这)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穷困)。殚(dān,尽)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迁徙),饥渴而顿踣(bó,跌倒),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lì,瘟疫),往往而死者相藉(jiè,压着)也。曩(nǎng,从前)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huītū,冲撞,破坏,骚扰)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xún xún,恭谨温顺貌)而起,视其缶(fǒu,一种肚大口小的盛酒瓦器),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sì,喂)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年龄)。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快乐貌)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sì待)夫(fú)观人风者得焉。注释:1走:奔走。2于是:在这件事上。3何如:怎么样呢。译文:永州的野外生长着一种奇异的蛇,黑底子,白花纹;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它咬了人,(就)没有能够抵御它的办法。但是捉住它后,把它晾干用来做成药饵,可以用来治愈麻风病、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的病、肿脖子病和恶疮;还可以去除坏死的腐肉,杀死人体内的各种寄生虫。起初,太医凭借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捕捉这种蛇的人,(准许/可以用蛇来)抵他的税收。永州的人都争先恐后地忙着去做(捕蛇)这件事。有个姓蒋的人家,独享这种(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已经有三代了。我问他此事,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我继承祖业干这差事也已十二多年了,差点儿被毒蛇咬死的情况(也有)好几次了。”他说这番话时,神情像是很悲伤。我很同情他,就说:“你怨恨这差事吗?我打算告诉管政事的人,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怎么样?”蒋氏(听了),更加悲伤,满眼含泪地说:“您是想要哀怜(我),让我活下去吗?那么我这差事的不幸,还不及上恢复我赋税的不幸那么厉害啊。假使当初我不做这个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住到这个地方,累积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可乡邻们的生活一天天地窘迫,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家里的收入全部拿去交税,(仍不够),只好(被苛税所迫)哭喊着辗转迁移,又饥又渴,劳累地跌倒在地上,(一路上)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瘟疫气体(毒气),死去人的尸体互相压着。从前和我祖父同住在这里的,现在十家中只剩不到一家;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家中剩下不到两三家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现在十家中只有不到四五家了。(那些人家)不是死了就是逃走了。可是我却由于捕蛇这个差事单独活了下来。凶暴的官吏来到我的家乡,到处吵嚷叫喊,到处冲撞破坏,(悍吏那种)喧闹叫嚷着惊扰乡间的气势,(别说是人)即使是鸡狗也不能安宁啊。我小心谨慎的起身,看看我的瓦罐,我的蛇还在,就放心地又躺下了。(我)小心地喂养蛇,到(规定献蛇的)时候,把它献上去。(献蛇)回来(我)就可以有滋有味的吃着我的土地上生产的东西,过完我的岁月。我一年里冒着死亡的威胁只有两次;其余的日子都能快乐地度过。哪里像我的乡邻们那样天天冒死亡的威胁!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事上,比起我的乡邻们就已经(死)在(他们)后了,又怎么敢怨恨(捕蛇这件差役)呢?”我听了(蒋氏的诉说)更加悲伤了。孔子说:“残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恶啊!”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这句话,还是真实可信的。唉!谁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所以我(为此)写了这篇文章,以期待那些朝廷派出的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黠(xiá,狡猾)鼠赋苏轼苏子夜坐,有鼠方1(啮niè,咬)。拊(fǔ,拍)床而2之,既止,复作3。使4童子烛5之,有橐(tuó,口袋)中空,嘐嘐聱聱(jiāoáo,鼠咬声),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6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7,寂无所有,举烛而索8,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9方啮也,而遽10死耶?向为11何声,岂12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13,虽(即使)有敏者,莫措其手14。苏子叹曰:“异哉!是15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xué)16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招引)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17也。吾闻有生(生命),莫智于人。扰龙伐蛟18,登(捉)龟狩(shòu,猎取)麟,役(役使)万物而君19之,卒(终于)见使20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chǔ)女21,乌22在其为智也。”坐而假寐(mèi,睡),私念其故。若有告馀(yú通余,我)者曰:“汝惟多学而识23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fǔ,锅);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chài,蝎)。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俯而笑,仰而觉24。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注释:1、方:正在。2、止:制止。3、 既:一会儿。止:停止。复:再、又。作:出现。4、使:派遣、让。5、烛:用烛火照,这里作动词用。6、见闭:被关闭。见:被 。、7发:打开。之:结构助词,不译 。8、索:寻找。9、是,这。10、遽:立刻,就。11、向:刚才。为:是。12、岂:难道。13、覆:倒。堕:落,掉。走:逃跑。14、莫措其手:措手不及。15、是:这。16、穴:咬洞,这里作动词用。17、.以形求脱:形,样子,文中指老鼠死的样子。18、扰龙伐蛟:扰,驯服。伐,击,刺杀。19、君:统治,这里作动词用。20、见使:被役使。21、脱兔于处女:起初像处女一样沉静(使敌方不做防备)然后像逃跑的兔子一样突然行动,使对方来不及出击,这里指老鼠从静到动的突变。22、乌:何,哪里。23、惟:只。识:认识。24、觉:醒悟。莫:不能。措:安放。译文:我夜里坐(在床边休息),听见有只老鼠正在咬(东西)。我拍击了几次床板,声音就停止了,不一会(床下)儿又发出声音。(我)命令童子拿蜡烛照床底,有(个)袋子里面是中空的,发出嘐嘐聱聱的声音。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在里面不能逃出去。”(童子)打开袋子来看里面,寂静得声音什么也没有。(童子)拿起蜡烛来寻找,袋子中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惊讶地说:“老鼠刚刚还在叫的,怎么会突然死了呢?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鬼吗?”(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跑了。就是身手再敏捷的人也来不及动手去抓(它)。我感叹说:“奇怪啊,是这只老鼠狡猾啊!(老鼠)被关在袋子里,袋子是坚固的、老鼠不能够钻洞的。所以在知道咬不穿的情况下咬袋子,用声音来招引人(来)。在明明活着的时候却装死,用死的假象(来)谋求逃脱。我听说过的生灵,没有什么动物比人更有智慧的了。(人)能驯服神龙、刺杀蛟龙、捉取神龟、狩猎麒麟,役使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并且统治他们,最终被一只老鼠利用。陷入这只老鼠的诡计中,我惊讶于老鼠从极静到极动的突变,(这里面)人的智慧(又表现)在哪里呢?”我坐下来,自己在心里想这件事的原因。好像有人对我说“你只是多学而记住一点知识,但还是离'道’很远。你自己心里不专心,又受了外界事物的干扰、左右,所以一只老鼠发出叫声就能招引你受它支配,帮它改变困境。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而在打破一口锅时失声尖叫;人能够搏取猛虎,可见到蜂蝎时不免变色,这是不专一的结果。这是你早说过的话,忘记了吗?”我俯下身子笑了,仰起身子又醒悟了。(我)于是命令童子拿着笔,记录下了我的文章。三段分叙法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太行之阳有盘谷1。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2。”友人李愿居之。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3,进退百官4,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máo旗帜),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同“俊”)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pián轻盈)体,秀外而惠中4,飘轻裾(jū衣服的前后襟),翳(yì遮蔽,掩映)长袖,粉白黛绿者5,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6,争妍而取怜7。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wù厌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zhuó,洗)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rú,吃);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安逸)。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诽谤)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8。车服不维9,刀锯不加10,理乱不知11,黜陟(chù zhì指官吏的进退或升降)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12,足将进而趑趄(zī jū踌蹰不前。),口将言而嗫嚅(niè rú欲言又止的样子),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bì)而诛戮13,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14,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gǔ)15;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16,廓其有容17;缭(liáo屈曲)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18!”注释:1、阳:山的南面叫阳。盘谷:在今河南济源北二十里。2、盘旋:同“盘桓”,留连、逗留。3、庙朝:宗庙和朝廷。古代有时在宗庙发号施令。“庙朝”连称,指中央政权机构。4、进退:这里指任免升降。4、惠中:聪慧的资质。惠,同“慧”。5、黛:青黑色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6、负恃:依仗。这里指自恃貌美。7、怜:爱。8、孰若:倒不如。无忧于其心:心中无忧无虑。9、车服:车辆与服饰,代指官职。古代以官职的品级高下,确定所用车子和服饰。维,约束。10、刀锯:指刑具。11理:治。唐代避高宗李治的名讳,以“理”代“治”。12、形势:地位和威势。13、刑辟(bì):刑法。14、昌黎:韩氏的郡望。唐代重世族,所以作者标郡望。15、稼:播种五谷,这里指种谷处。此处念作gǔ,与“土”押韵。16、窈(yǎo):幽远。17、廓其有容:广阔而有所容。其:犹“而”。18、徜徉(cháng yáng):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译文:太行山的南面有个盘谷。盘谷中间,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人烟稀少。有人说:“因为这山谷环绕在两山之间,所以称作'盘’。”也有人说:“这个山谷,位置幽僻而地势阻塞,是隐者盘桓逗留的地方。”我的朋友李愿就住在这里。李愿说:“人们称为大丈夫的人,我是了解的。他们把利益恩惠施给别人,名声显扬于当世,在朝廷上参与政事,任免百官,辅佐皇帝发号施令。他们到了朝廷外面,便树起旗帜,陈设弓箭,武夫在前面呼喝,侍从塞满道路,负责供给的仆役各自拿着物品,在路的两边飞快奔跑。他们高兴时就随意赏赐,发怒时就任情处罚。他们跟前聚集着很多才能出众的人,论古说今,赞扬他们的美德,这些话叫人听在耳中而不感到厌烦。那些眉毛弯弯,面颊丰腴,声音清脆,体态美好,外貌秀丽,资质聪慧,起舞时轻薄的衣襟飘然而动,长长的衣袖遮掩面容,白粉搽脸,青黛画眉的女子,在一排排后房中清闲地住着,自恃貌美,忌妒别的姬妾得到宠爱;争着比美,一心要获取主人的怜爱。这就是受到皇帝的知遇,掌握了很大权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啊!我并非厌恶这些而躲开的,只是命中注定而不能侥幸得到啊!“穷困家居,住在山野,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在繁茂的树下整日悠然静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从山上采来的果子,甜美可食;从水中钓来的鱼虾,鲜嫩可口。日常作息没有定时,只要感到舒适就安于如此。与其当面受到赞誉,不如背后不受诋毁;与其肉体享受安乐,不如心中没有忧虑。既不受官职的约束,也不受刑罚的惩处;既不问天下的治乱,也不管官吏的升降。这些都是遭遇不好、不行时不得志的人的所作所为,我就这样去做。“侍候在达官贵人的门下,在通往地位权势的路上奔走,想要举脚进门却行止不定,想要开口说话却欲言无声。处于污浊低下的地位而不知羞耻,触犯了刑法而受到诛杀。希冀着获得非分名利的微弱机会,直到老死才罢休。这样的人在为人方面究竟是好呢还是不好啊!” 昌黎韩愈听了李愿的话,称赞他讲得有气魄。给他斟上酒,并为他作一首歌:“盘谷之中,是你的房屋。盘谷的土地,可以播种五谷。盘谷的泉水,可以用来洗涤,可以沿着它去散步。盘谷地势险要,谁会来争夺你的住所?谷中幽远深邃,天地广阔足以容身;山谷回环曲折,象是走了过去,却又回到了原处。啊!盘谷中的快乐啊,快乐无穷。虎豹远离这儿啊,蛟龙逃避躲藏。鬼神守卫保护啊,呵斥禁绝不祥。有吃有喝啊长寿而健康,没有不满足的事啊,还有什么奢望?用油抹我的车轴啊,用粮草喂我的马,随着你到盘谷啊,终生在那里优游徜徉。”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得杨八1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xiūsuǐ)2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3,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4,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能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chī,讥笑)者以为得重赂。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5,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6言而痛之。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7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huì,鸟兽嘴)8;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9。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足下前章要仆文章古书,极不忘,候得数十篇乃并往耳。吴二十一武陵来,言足下为《醉赋》及《对问》,大善,可寄一本。仆近亦好作文,与在京城时颇异,思与足下辈言之,桎梏甚固,未可得也。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不悉。宗元白。注释:1、杨八,名敬之,在杨族中排行第八。柳宗元的亲戚,王参元的好朋友。2、滫瀡(xiūsuǐ),这里指淀粉一类烹调用的东西,泛指食物。滫,淘米水。瀡,古时把使菜肴柔滑的作料叫“滑”,齐国人称之为“瀡”。3、倚伏,出自《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为祸是福依托之所,福又是祸隐藏之所,祸福可以互相转化。4、小学,旧时对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总称。5、奋其舌,这里指对皇帝劝谏、上疏等。奋,鼓动。6、孟几道,孟简,字几道,擅长写诗,尚节好义,是柳宗元的好朋友。7、祝融、回禄,都是传说中的火神名。8、喙,鸟兽的嘴。这里借指人的嘴。9、许不吊灾,君子恶之: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0年),宋、卫、陈、郑四国发生火灾,许国没有去慰问,当时的有识之士据此推测许国将要灭亡。许,春秋时国名,在今河南许昌一带。译文:得到杨八的信,知道您遭遇火灾,家里没有一点积蓄了。我开始听到很吃惊,接着感到怀疑,最后才非常高兴。本来我准备慰问您,现在却改变了,要向您道喜。由于相隔很远,信里的话又很简单,我不能彻底了解您家的情形,如果真是像大水冲过一样,干干净净的,完全没有了,我就更要因此向您道喜。您一向小心地奉养双亲,使日子过得很安宁,只希望全家平安无事。现在却有一场大火灾吓坏了您,同时,调和饮食的工具,也许因此不能供应,我因此刚一听到这消息就大吃一惊。一般人都说:“圆满和缺陷互为因果。”得和失不会一尘不变,也许一个人将要大有作为,就开始受到种种障碍,种种惊吓,因此有水或火的灾害,有小人的怨恨,心身受尽磨炼,不断发生变故,然后能够过上幸福的日子。古代的仁人志士都是这样。但是,这种理论非常抽象,奇怪,即使是最聪明的圣人也不能根据这种情况来断定事情一定会这样。所以,我接着就感到怀疑。像您这样读了很多古人的书,能写文章,对文字学很有研究。您这样具备多种才能,可是不能超过一般读书人而取得高官厚禄,没有别的缘故,只因为京城的人大多数说您有很多钱,所以读书人中间那些爱惜自己清白名声的,都害怕、顾虑,不敢称赞您的优点,只是一个人自己知道,放在心里,长期含忍,不能把它说出口。加之公道不容易说清,世上的人很多是喜欢怀疑、妒忌的。一说出称赞您的话,那般嘲笑的人就认为得了您的厚礼。我从贞元十五年看见您写的文章,放在心里有六七年,从来没说过,这是我只顾自己而对不起公道很久了。不但对不起您呀,等到我做了御史尚书郎,自以为有幸而做了皇上身边的臣子,能够尽量说话,想利用这个机会来疏通足下不能上达的情况。但是,我时常在同事面前称赞您时,还有回头去互相使眼色,偷偷笑的。我实在恨自己的品德修养不能使人信任,平时的好名誉没有树立,竟被世人把这种猜疑加到我身上。我常常和孟几道谈这些事情,非常痛心。可现在您幸好您的家被天火烧光了,所有人们的猜忌疑虑,完全变为灰尘。烧黑了您的屋宇,烧红了您的断垣残壁,从而表示您一无所有;而您的才能才可以表白清楚,再不被谣言所污染。您的真相显露了,这是火神菩萨保佑您啦!这样看来,我和几道十年来对您的了解,还比不上这次火灾一个晚上给您造成的好名誉。以后大家都会原谅你,可以公开宣扬你的才能了,使得那些有话藏在心里的人,都能毫无顾忌地为您说话了;主持考试的可以大胆录取您,不再怕别人说闲话。现在,我就是想要像过去那样避免嫌疑,被人嘲笑,可能吗?从此,我对您寄予了很大希望,因此,最后我非常高兴。在古代,哪一个诸侯国有灾祸,其他诸侯国都来慰问。(有一次)许国不慰问宋、卫、陈、郑的灾祸,君子都憎恶它。现在,我说明的事理是这样的,和古代的有不同,那就是本来准备慰问您,却变得要向您道喜。颜渊和曾参供养父母,使父母感到愉快的方面远远超过一般人,物质上的一点欠缺又有什么值得不满意的呢!您先前要我的文章古书,我始终没有忘记,只是想等到有几十篇后再一起带给您而已。吴二十一从武陵来我这里,说您写有《醉赋》及《对问》,非常好,可要寄给我一本。我近来也喜欢写文章,与在京都时很不一样,想与您这样的人说说话,可受到很严的限制,无法实现,趁着有人南来,给您一封信打探一下您的生活情况(死生,偏义复词,只指"生"),(信)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宗元向您问好。谐笑讽剌法叔向讥董叔见执国语董叔将娶于范氏1,叔向2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3焉。”他日,董祁4诉于范献子5,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6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hé,何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得系矣,求援得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乎?”注释:1、范氏:晋国正卿范宣子的女儿范祁。2、叔向:晋国大夫。3、系援:结交攀附。4、他日:往后的某一天。董祁:范祁嫁给董叔后便称董祁。5、范献子:范祁的哥哥。6、执:抓起来。纺:吊、悬。[文言知识]倒置句文言中有好几种倒置句式。上文“不吾敬”是其中之一。“不吾敬”要按“不敬吾”理解,意为不尊重我。这是一个否定句,有否定词“不”表示(其他否定词如“未”、“莫”、“毋”等),另外它的宾语是代词“吾”(其他代词如“我”、“尔”、“之”等),因为有这两个前提,所以构成动宾倒置的句式。又如“勿之忘”,即“勿忘之”;“未之有”,即“未有之”。译文:董叔快把范氏娶进门,叔向说:“范氏是富贵人家,何不放弃(这门亲事)?”董叔说:“想要结交攀附他们。”往后的某一天,董祁(范氏)向(她的哥哥)范献子哭诉说:“(董叔)不尊重我。”范献子抓起(董叔)把他吊在槐树上。叔向经过董叔处,(董叔)说:“你为什么不替我(向范献子)求情呢?”叔向说:“(你)要结交的已经结交了,要攀附的也已攀附了,(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为什么要我替你求情呢?”齐人讥田骈不仕战国策齐人见田骈1,曰:“闻先生高议,设为2不宦,而愿为役。”田骈曰:“子何闻之?”对曰:“臣闻之邻人之女。”田骈曰:“何谓也?”对曰:“臣邻人之女,设为不嫁,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则不嫁,然嫁过毕矣!今先生设为不宦,訾(同“资”)养千锺3,徒百人。不宦则然矣,而富过毕也!”田子辞4。注释:1田骈:齐国人,他标榜自己不愿意做官而愿意做仆役,可是他所捞到的实惠比做官的还多。2设为:主张的意思。3訾养千钟:锺,古代量器,一锺合六斛四斗。4辞:谢谢。译文:齐国有个人去拜见学士田骈,说:“听说先生尊崇大义,主张不做官,而愿为人服役。”田骈说:“您是从哪儿知道的?”回答说:“我是从邻居之女那儿知道的。田骈说:“这是什么意思?”回答说:“我的邻居之女,不愿出嫁,三十岁了,却有七个儿子。不嫁虽是不嫁,可是比起出嫁的女子来却更为严重。现在先生不愿做官,而俸禄千钟,门徒百人。不做官虽是不做官,可是福裕比起做官的人来还要富有呀。”田骈听后,很惭愧。陈轸为齐说昭阳战国策昭阳1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2,爵为上执珪(圭)3”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4耳。” 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赐其舍人5一卮(zhī,古代酒器)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又移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昭阳以为然6,解军而去。注释:1、昭阳:人名此时为楚国大司马掌管军政和军赋。2、上柱国:也称柱国,是楚国的最高武官。3、上执珪:即上爵执圭,是楚国最高的爵位,4、令尹:楚国的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相当于其他诸侯国的相。5、舍人:王公贵族亲近的管事的人。6、然:这样。译文:昭阳替楚国讨伐魏国,消灭魏国军队,杀死魏国将领,占领了魏国八座城,又挥师攻打齐国。陈轸替齐王出使到楚军军营,拜见昭阳,向他行礼祝贺他的胜利,行礼完毕起身问道:“按照楚国的制度,消灭敌人军队,杀死他们的将领,封给什么样的官爵?”昭阳说:“官职为上柱国,爵位为上执珪。”陈轸说:“还有比这个更高的吗,是什么?”昭阳说:“只有令尹了。”陈轸说:“令尹的职位很高了!楚王并没有设置两个令尹的位置,我给您打个比方。楚国有个人祭祀祖先,赐个他的家人一坛酒。家人们相互说:'几个人一起喝不过瘾,一个人喝还能剩下点。我们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来喝。’其中一人先画好了,拿来酒坛就要喝,于是左手拿着酒坛,右手画着蛇,说:'我能给蛇添上脚。’还没有添完,另一个人把蛇画好了,夺过他的坛子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他添上脚呢?’于是把酒喝了。给蛇画脚的人,最后却没喝上酒。如今您为楚国攻打魏国,打垮了他们的军队杀了他们的将领,获得了八座城,又挥师转战打算攻打齐国,齐国非常害怕您,您因此名声已经足够大了,您的官职不能再加封了。战无不胜却不知道停止,就会自寻死路,爵位也封不上了,就像给蛇添足的那个人。”昭阳认为是这样的,解除了包围撤军走了。善仕论汪道昆舍人1病郡中无善仕者,语伯子2曰:“公等十余曹,一以方枘(ruì,即木柄下部的入孔处)而投当世,不入明矣。岂习俗然哉?何累累3也!”伯子曰:“然。敢问其不入者何也?”舍人遽数曰:“公等倍(同“背”)当世者五:今之游道广矣,公不能游,一也;彼有长喙(huì,鸟兽嘴)4,务中用事之驩(huān ,同“欢”)。而公等短于口,二也;彼不裘不裼(xī,不穿上衣)5,且伛偻(yǔ lǚ,在上司面前躬着背走路,以示敬意)若不胜衣。而公木彊(同“强”)6,三也;彼不唱而和,乘人而结其心,所憎则尧可非也,所喜则跖(zhí)7可誉也。公务察察8而持论与人殊,四也;彼射利如射雉,负翳而居,省括而释9。亡能出其彀(gòu,使劲张弓)中。公弛而不张10,张则失前禽矣,五也。有一于此,则仕之赘疣(zhuìyóu,肉瘤)也,况五者哉!”伯子曰:“固然,则将割赘疣,而修我矣。赘疣则生,割则死,赘疣不犹愈于死乎?彼狡者天性也。里妇慕西子之姣(美好),卒以恶11骇国中。吾不幸而赘疣,视里妇加恶矣。吾宁扱衽(xī rèn ,将前襟塞进腰带里)馈馌(kuì yè,送饭到田野),毋得罪田舍翁12,无宁倚市门13而张恶声也。”舍人笑曰:“嗟夫。惟此故多恶人,国色罕矣。”注释:1、舍人:即食客。如孟尝君食客三千。2、伯子:即作者汪道昆。3、累累:不得志的人很多。4、长喙:即长嘴。5、不裘不褐:裘,皮衣服。6、木彊:倔强。7、跖:音zhí,柳下惠的弟弟柳下跖,他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强盗头子。8、察察:以苛察来表示自己的明断。9、省括则释:省,即“视”;括矢的末叫“括”;释,即“发矢”。10、公弛而不张,张则失前禽矣:弛,弓解弦叫“弛”;弓拉紧叫“张”。全句的意思比喻背时。11、恶:音wū,丑之义。12、田舍翁:即今天所说的农民。13、倚市门:指妇女在外做着卖笑的勾当。古语有:“刺绣文不如倚市门。”这表示妇女日常做女工绣花赚钱,却没有卖笑生涯挣钱来得多。译文:舍人以为这个郡县里的毛病就是没有一个人能很好的会做官,他对我说:“你们这十几个人,每人都用方枘想去插进这圆滑的社会里,插不进去是完全可以预见的。难道这里的风俗习惯就是这样吗?怪不得不得志的人会这么多。”我回答他说:“对!那么我想问你他们走不进官场的原因何在呢?”舍人马上举出下面的几种情况告诉我:“你们都在违背今天社会的五不进:当今世界都在推广打交道的办法来达到目的愈演愈烈,你不能这样做是一种;别人都长着一张长嘴巴,送上当权者喜欢听的话,你呢短于口舌,这是第二种;他们都在上司的面前冬天不穿皮衣,夏天不敢脱去上身的衣服,去拜见上级领导时先垂着头曲着背,既表示恭敬又显现自己的穷愁潦倒来博得上司的同情,而你非但做不到还很倔强,这是第三种;他们还会察言观色,上级领导心里想到还没有说出口的事,他早已明白自动去奉承了,他眼里讨厌的人就算圣帝的唐尧也有不对的地方,他所喜欢的人就是做强盗的柳下跖也会说他有好的一面存在。你呢只知道苛察别人的坏行坚持自己的论点同别人闹分歧,这是第四种;他们看到有利可图,射利如射雉鸡一样的迅速,首先隐身在见不到的地方,一俟机会到来,立即张弓而发,所以谁也逃不出他的箭头。你呢哪怕手里执着弓可却解松了弦,等到发现猎物想发箭头时,又先要张好弦,从你的一弛到一张这只鸟早已飞去了,这是第五种。这五种情况里,只要犯有一种,就成了做官的赘瘤,何况你集其大成五种毛病俱全哩!”我说:“话固然是正确的,不过照你这样说法我先得割去这些赘瘤,然后重新改变我的生活面貌。可是我明白不割这些赘瘤我还能活着,假设一旦割去这些赘瘤那么我一定会死掉。衡量这一轻重有赘瘤能活着岂非比之没有了赘瘤就会死了的好。他们做得这么漂亮是天生的,如果想去效法他们,这好似东施学西施的捧心在装美,终于把这全乡的人都骇跑了。我不幸自己身上有赘瘤,如果我看到东施的效颦会使我对她产生更加的厌恶。我宁可提起前襟塞进腰带里上田野去送饭,不得罪我种田的丈夫,却不愿去做这倚门卖笑的生涯受别人的污言污语。”舍人听后笑着说:“唉,我早知道有这个缘故,所以这里的人都难看,漂亮的就很难找到。”前后叫应法遗(wèi,送给)章邯书陈馀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yān yǐng),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得情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yú,谄媚)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今将军居外久,多内郤(xì,同“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鈇(fū,铡刀)质,妻子为僇.(同“戮”)乎?译文:白起作秦国的将军,南面而攻鄢郢,北面坑杀马服君。攻城略地,不知多少,而最后被赐死。蒙恬为秦国将军,向北逐匈奴,开辟了榆中数千里的疆域,最后被杀于阳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功劳大,秦国不能一一尽封,所以借故把他们杀了。得知将军您为秦将也三年了,所损失的兵力有十多万,而诸侯并起,格外多了。赵高向来只知谄媚二世,如今事情急了,他也怕被诛。所以要借故杀你,以开脱自己的罪过,叫他人代替你的职务,使自己避免灾祸。本来,你久在外面,朝内用事的人,多和你不合,你有功也要被诛,无功也要被诛。而且天意要亡泰国,不识是聪明人与是愚蠢人都知道的。如今你在内不能直谏,在外做一个亡国的将领,孤立无援,而要支持得长久,岂不是很可怜么?你何不回转来,和诸侯合纵联络,一起打秦国。分占秦国,南面称王。这样办,比自己被诛,妻与子被杀,哪个更好呢?与陈给事书1韩愈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2,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贫贱也,衣食于奔走3,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何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4。愈也道不加修,面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5。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6,以不与者之心7,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8。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9;属乎其言,若闵其穷也10。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如东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11;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12。退而惧也,不敢复进。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13: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无所逃避14。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以15,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16。《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17,不加装饰,皆有揩字、注字处18,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sì,等待)更写19,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愈恐惧再拜。注释:1、贞元十九年(803)作。陈给事:陈京,字庆复,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大历元年(821)进士,任太子正字、咸阳尉、太常博士、左补阙、膳部员外郎等职,贞元十九年自考功员外迁给事中。给事,给事中,官名,正五品上,掌读署奏抄,驳正违失,又与御史、中书舍人审理天下冤滞。2、阁下:古代本为对尊显者的敬称,后泛用作对人的敬称。唐赵璘《因话录·徵》:“古者三公开阁,郡守比古之侯伯,亦有阁,所以世之书题有阁下之称。……今又布衣相呼,亦曰阁下。”此是对给事中陈京的敬称。3、“衣食”句:谓为了衣食而奔走忙碌。4、“夫位”四句:此就陈给事方面而言。日隔,日益有隔阂。5、“夫道”四句:此就韩愈自己方面而言。与,此指交往。6、不专之望:指对方对自己的期望不能专一。7、不与者之心:指自己有着不屑与人交往的心态。8、左右:对对方的敬称。不直称对方,而称其左右的执事者,以表尊敬。9、“温乎”二句:谓您表情温和,好像接待新交的朋友。10、“属乎”二句:谓您说话连续不断,好像同情我的失意。属,连续不断。11、“邈乎”二句:谓您表情冷淡,好像不体察我的心思。邈,疏远,冷淡。愚,谦称自己之所虑。12、“悄乎”二句:谓您沉默无语好像不领会我的情意。悄,无声,无语。13、释然:领悟貌。翻然:迅速变动貌。14、“不敏”二句:谓对我生性愚钝不明的责怪,我无处逃避。不敏,不明达,不敏捷。15、自疏其所以:呈上此信说明情由。疏,通。16、标轴:上面作有标记的卷轴。古代把用纸或帛写的书做成卷子,中心安轴,一卷即为一轴。17、生纸:未经煮捶或涂蜡的纸。唐代书写纸有生纸、熟纸两种,生纸一般用于草稿或丧事中。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十八:“唐人有熟纸,有生纸。熟纸谓妍妙辉光者,其法不一。生纸非丧故不用。”18、揩字:涂改字。揩,抹,擦拭。注字:添注字。19、“急于"二句:谓因为急于表白自己的心迹并向您谢罪所以来不及重新誉写清楚。译文:韩愈再拜:我有幸同您认识已经好多年了,开始时也曾受到您一些称赞。后来由于我贫贱,为了生计而奔波,所以不能早晚经常拜见。此后,您的地位越来越尊贵,依附侍候在您门下的人一天天地增多。地位越来越尊贵,跟贫贱的人就会一天天地疏远间隔;伺候在六下的人一天天在增加,那么由于您喜欢的人多了,而对于旧友的情意也就不专了。我的品德修养方面没有加强,而所写的文章却一天比一天多出名。品德方面不完善,那么贤德的人就不会赞扬;文章越来越有名,那么我与同路求进的人就会妒忌。起初,您我由于经常不见面而疏远,以后又加上我对您感情不专的私下抱怨,而您又怀着不再赏识的情绪,并且听任妒忌者的闲话,由于这些原因,您的门庭之中,就没有我的足迹了。去年春天,我也曾经去拜见过您一次。您面色温和,好像是接待新近结交的朋友;谈话连续不断,好像同情我穷困的处境。告辞回来,非常高兴,便把这些情况告诉了别人。此后,我回东京去接妻子儿女,又不能朝夕连续与您相见了。等我回来后,我又曾经拜访过您一次。您表情冷漠,好像不体察我个人的苦衷;沉默寡言,好像是不理会我的情意。告辞回来,心中恐惧,不敢再登门拜见。现在我恍然大悟,非常懊悔,心里想:您那种冷漠的表情,是责怪我不常去拜见的缘故;谈话很少,就是暗示这种意思的缘故。对我性情愚钝的责怪,我是无法逃避的。我不敢马上去拜见您,就自己写信和分析陈述事情的缘由,同时献上近日写的《复志赋》等十篇文章作为一卷,卷有标签和轴。《送孟郊序》一文,用生纸写成,没有装饰,并且有涂改和加字的地方,因为我急于向您解释误会表示道歉,所以来不及重新誊写清楚。希望您接受我的心意,不计较我的礼节上的不周之处。我诚惶诚恐,再拜。正喻夹写法墨子止楚勿攻宋战国策公输般为楚设机(云梯),将以攻宋。墨子闻之,百舍重茧,往见公输般,谓之曰:“吾自宋闻子。吾欲藉子杀王。”公输般曰:“吾义固不杀王。”墨子曰:“闻公为云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义不杀王而攻国,是不杀少而杀众。敢问攻宋何义也?”公输般服焉,请见之王。墨子见楚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弊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也?”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弊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盈之,江、汉鱼鳖鼋鼍,为天下饶,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梁肉之与糟糠也。荆有长松、文梓、豫樟,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恶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也。王曰:“善哉!请无攻宋。”译文:公输般为楚国制造攻城的云梯,预备用来攻打宋国。墨子听到这件事,步行万里,脚底磨起了厚茧,赶着去见公输般,对他说道:“我在宋国就听说了先生的大名。我想借助您的力量去杀一个人。”公输般说:“我是讲道义的,决不杀人。”墨子说:“听说您在造云梯,用来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你口口声声说讲道义,不杀人,如今攻打宋国,这分明是不杀少数人而杀多数人呀!请问你攻打宋国是什么道义呢?”公输般被说服了,墨子请他为自己引见楚王。墨子见到楚王,说道:“假如这儿有一个人,放着自己华美的彩车不坐,却想去偷邻居家的一辆破车;放着自己锦绣织成的衣服不穿,却想去偷邻居的粗布短衫;放着自己家里的好饭好菜不吃,却去偷邻居的酒糟和糠皮。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楚王说:“一定是有偷东西的癖好。”墨子接着说:“楚国土地纵横五千里,而宋国才不过五百里,这就如同用华美的彩车和破车相比。楚国有云梦泽,犀牛和麋鹿充斥其中,长江和汉水的鱼鳖、大鼋和鳄鱼,为天下最多,而宋国却是连野鸡、兔子、鲫鱼都不产的地方,这就如同用精美的饭菜和糟糠相比。楚国有高大的松树,带花纹的梓树,以及大松、楠树、豫樟树等名贵树种,而在宋国大树找不到一棵,这就如同用锦绣和粗布短衫相比。因此我认为大王去攻打宋国,与有盗窃癖差不多。”楚王说:“说得好!我不去攻打宋国了。”下州郡求贤诏武帝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dì,踢)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tuò,行为放荡不羁)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译文:大概有非凡的功劳,必定要等待非凡的人材。所以,不受拘束的马,或能行千里,不随俗的人,或能立功名。不受拘束的马,不和随俗的人,在乎驾御的人如何。从今以后,着州郡官,查吏民中有奇才、异能,可为将、相,可出使外国的,随时举荐!答陈商书韩愈愈白:辱惠书,语高而旨深,三四读,尚不能通晓,茫然增愧赧(nǎn,因羞惭而脸红),又不以其浅弊无过人知识,且喻以所守,幸甚。愈敢不吐情实,然自识其不足补吾子所须也。齐王好竽,有求仕于齐者,操瑟而往,立王之门,三年不得入,叱曰:“吾瑟鼓之能使鬼神上下,吾鼓瑟合轩辕氏之律吕。”客骂之曰:“王好竽而子鼓瑟,虽工,如王不好何!”是所谓工于瑟而不工于求齐也。今举进士于此世,求禄利行道于此世,而为文必使一世人不好,得无与操瑟立齐门者比欤?文虽工,不利于求,求不得则怒且怨,不知君子必尔为不也。故区区之心,每有来访者,皆有意于不肖者也。略不辞让,遂尽言之,惟吾子谅察。愈白。译文:韩愈说:承蒙您写信给我,你的语义高明意义深远,我读了三四遍还不能完全明白,只是茫然增添了几分惭愧。您又不因为我的浅薄没有过人的知识而来问我,并且以所持守的节操而自喻,这让我感到欣慰。我怎么能不实话实说呢?然而我自己知道我不足以补充您的需要。齐王喜欢竽,有想到齐国去做官的,立在王府的门口鼓瑟,三年也没有能够进去。他说:“我鼓瑟的时候,能让鬼神都出来欣赏;我鼓的瑟,能够合着轩辕氏的韵律。”"客人告诉他说:“齐王喜欢竽,你却来鼓瑟。你虽然艺精,但是齐王不喜欢又能怎么样呢?”这就叫做善于鼓瑟,而不善于到齐国求取功名。现在在想当官,追求功名利禄的方法,但是写文章并不能得到人们的欣赏,这又与拿着瑟站在齐王门口有什么区别呢!文章虽然写得好,但不是人们所求的;人们求不得还要发怒,埋怨你的无知,这种事君子是不会做的。所以以我自己来说,每当有求访者来都不想去见,我没有推辞,于是就给想的都说了,还请你体谅我。展喜却齐师《左传》夏,齐孝公伐我北鄙。公使展喜犒师1,使受命于展禽2。齐侯未入竟3,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4,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5”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磐6,野无青草7,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gōng)周室8,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9,大师职之10。桓公是以纠合诸候,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11,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12。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13!’我敝邑用是不敢保聚14,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而不恐。”齐侯乃还。注释:1、公:指鲁僖公。展喜:鲁国大夫。2、受命:请教。展禽:鲁国大夫,又称柳下惠。3、齐侯:齐孝公,齐桓公之子。竟:同“境”。4、玉趾:表示礼节的套话,意思是贵足、亲劳大驾。5、执事:左右办事的官员,用作对方的敬称。6、县:同“悬”。磐:石制打击乐器。7、野无青草:指旱情严重。8、大公:太公,齐国始祖姜尚,又称姜大公。股肱:大腿和手臂。这里的意思是辅佐。9、载:盟约也叫载书,简称为载。10、大师:太师,当为太史,主管盟誓的官。职:掌管。11、弥缝:填满缝隙。这里的意思是补救。12、昭:发扬光大。旧职:指大公的旧职。13、率:遵循。桓:指齐桓公。14、保聚:保城聚众。译文:夏天,齐孝公领兵攻打我国北部边境。鲁傅公派遣展喜去犒劳齐国军队,让他先向展禽请教犒赏时的辞令。齐孝公还没有进入鲁国国境,展喜就出境去跟着齐孝公,对他说:“我们国君听说您亲劳大驾,将要屈尊光临敝国,特派臣下来犒劳您的侍从们。”齐孝公说:“鲁国人害怕吗?”展喜回答说:“平民百姓害怕,君子大人不害怕。”齐孝公说:“百姓家中空空荡荡像挂起来的磐,田野里光秃秃地连青草都没有,你们凭借什么不害怕?”展喜回答说:“凭借先王的命令。从前周公和齐太公辅佐周王室,在左右协助成王。成王慰劳他们,还赐给他们盟约,盟约上说:'世世代代的子孙都不要互相残害!’这个盟约保存在盟府里,由太史掌管着。齐桓公因此集合诸侯,商讨解决他们的纠纷,弥补他们的过失,救助他们的灾难,这是为了发扬光大齐大公的旧职。等到您当上国君,诸侯们都盼望着说:'他会继承桓公的功业!’我们敝国因此不敢保城聚众,人们会说:'难道他继承桓公之位才九年,就丢弃使命、放弃职责吗?他怎么对先君交待呢?君王一定不会这样做的。’人们凭借这一点就不害怕。”于是齐孝公就领兵回国了。遗匈奴书文帝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使当户且居雕渠难、郎中韩辽遗朕马二匹,已至,敬受。先帝制1: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无离,臣主相安,俱无暴逆2。今闻渫(dié,污浊)恶民,贪降其趋3,倍(通背)义绝约,忘万民之命,离两主之欢,然其事已在前矣。书曰:'二国已和亲,两主欢说。寝兵,休卒,养马,世世昌乐,翕然更始4。’朕甚嘉之。圣人者日新,改作更始,使老者得息,幼者得长,各保其首领而终其天年5。朕与单于俱由此道,顺天恤(xù,安抚)民,世世相传,施之无穷6,天下莫不咸嘉。汉与匈奴,邻敌之国7。匈奴处北,地寒,杀气早降8,故诏吏遗单于秫(shú,高粱)蘖,金帛丝絮,佗(同“他”)物岁有数。今天下大安,万民熙熙,朕与单于为之父母。朕追念前事,薄物细故9,谋臣计失,皆不足以离昆弟之欢。朕闻天不颇(偏心)覆(恩荫),地不偏载,朕与单于,皆捐细故10,俱蹈大道,堕坏前恶,以图长久11,使两国之民若一家。子元元万民12,下及鱼鳖(biē,甲鱼),上及飞鸟,跂(qí,多趾)行喙(huì,鸟兽嘴)息蠕(rú,若蚯蚓状慢爬)动之类13,莫不就安利,辟(通“避”)危殆(dài,危)。故来者不止14,天之道也。俱去前事,朕释逃虏民,单于毋言章尼等。朕闻古之帝王,约分明而无食言。单于留志15,天下大安。和亲之后,汉过不先16。单于其察之。注释:1、先帝:指汉高祖刘邦。制:规定、体制。2、暴逆:暴虐叛逆之事。3、贪降:贪恋。4、然:安定的样子。更始:重新开始。5、首领:此指生命。天年:自然寿命。6、施:延续。7、邻国之敌:势力相当的邻国。8、杀气:寒冷的天气。9薄物细故:微小的事情。故,事。10、捐:抛弃。11、图:考虑。12、元元:犹“喁喁”,善良可爱。13、跂行:虫类爬行。此指爬行类的动物。喙息:鸟用嘴呼吸。此指鸟类。14、来者:指前来归顺的人。15、留志:留意。16、汉过不先:汉朝不先犯过失。译文:汉朝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你好么?你的使者当户且渠雕渠难,郎中韩辽,送我马两匹,已送到,我领受了。先帝划长城以北,凡是尚城引弓的地地方,都听你的命令,长城以内,凡是崇文垂带的人家,都听我的命令。使万民各自耕织,狩猎,各谋衣食。父子不要分离,两国君主,相安无事,都不行暴虐。今听说有一种不肖的人,背了义,绝了约,忘记的万民的生命,要离间两国君王的感情,但这都是过去的事了。你的来信说:“两国已经和亲,两国的君王都很欢喜。停战,休卒,养马,世世安乐,从此更始。”这几句话我很赞同。圣人讲日新,改旧从新。使老的能得休息,幼的能得长大。各保全头,终天年。我和您都照这个道理,敬顺天意,体恤民心,世世相传,永远不改变。天下的人,没一个不说好。汉朝和匈奴,是接壤匹敌的国家。匈奴在北,天气冷得早,多萧杀之气。所以汉朝每年叫人送药材,金子,布匹,棉、絮,和其他的东西给匈奴。现在天下太平,万民快欢乐,我和单于,做万民的父母。我想到以前,因为小事情,臣子们失了计,但这不能离间我们兄弟的感情。我听说,天不私覆,地不私载。我和单于,都抛弃小事,同走大道,不念旧怨,而图长久的安乐。使得两国的人民,好象是一家人。万民皆如赤子,而携受下及鱼鳖,上及飞鸟,一切动物,没一个不得到安乐,离开灾难。来日没有穷尽,这是天道。现在我们都丢开前事不管,我宽恕在匈奴和逃去或被虏去的汉人。投降汉朝的匈奴人如章尼等,也请单于赦免了他们。我听说古时的帝王,盟约的话很清楚,而且不反覆。单于不反覆,天下安乐。和亲以后,汉朝决不先有过失。请单于察鉴!赐南粤王赵佗书文帝皇帝谨问南粤王,甚苦心劳意。朕,高皇帝侧室之子1,弃外奉北藩于代2,道里辽远,壅蔽朴愚,未尝致书。高皇帝弃群臣,孝惠皇帝即世,高后自临事,不幸有疾,日进不衰3,以故悖暴乎治。诸吕为变故乱法,不能独制,乃取它姓子为孝惠皇帝嗣。赖宗庙之灵,功臣之力,诛之已毕。朕以王侯吏不释之故4,不得不立,今即位。乃者闻王遗将军隆虑侯书,求亲昆弟,请罢长沙两将军。朕以王书罢将军博阳侯5;亲昆弟在真定者,已遣人存问;修治先人冢。前日闻王发兵于边,为寇灾不止。当其时长沙苦之,南郡尤甚6,虽王之国,庸独利乎7?必多杀士卒,伤良将吏,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得一亡十,朕不忍为也。朕欲定地犬牙相入8者,以问吏,吏曰“高皇帝所以介9长沙土也”,朕不得擅变焉。吏曰:“得王之地不足以为大,得王之财不足以为富,服领(岭)以南10,王自治之。”虽然,王之号为帝。两帝并立,无一乘之使以通其道,是争也。争而不让,仁者不为也。愿与王分弃前患11,终今以来12,通使如故。故使贾驰谕告王朕意,王亦受之,毋为寇灾矣。上褚五十衣13,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遗王。愿王听乐娱忧14,存问邻国15。注释:侧室之子:言非正嫡所生。2、代:汉代王国名。3、日进不衰:谓日益严重。4不释:意谓辞让帝位而不放过。5、博阳侯:陈濞。6、南郡: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7、此意谓越兵寇边,使得长沙郡受害,而汉军反击,对越也不利。8、定地犬牙相入者:谓划定彼此间犬牙交错之地。9、介:隔也。10、服岭:山岭名。约在今湖南南部。11、分弃:谓彼此共弃。12、终今以来:谓自今以后。13、褚:以绵装成之衣。以绵之多少厚薄,分为上、中、下三等。14、听乐娱忧:谓听听音乐以消忧愁。15、邻国:指东越与西瓯。译文:皇帝谨问南粤王安好!您很是苦心劳意。我是高皇帝侧室之子,弃在外面,居于代地。因为道路很远,性情仆拙,一直不曾和您通信。高皇帝和孝惠皇帝,相继去世。高后临朝听政,不知治道,所以姓吕的酿成了变故,取他姓的儿子,为孝惠皇帝嗣继。靠托宗庙之灵,功臣之力,已将诸姓吕的诛灭了。我因为王侯们不放我,不得不立。现在已经登上帝位。才从王寄将军隆虑侯的信中听说,访求你的亲兄弟,请罢长沙两个将军。我因为你的信,已经罢将军博阳侯了。你在真定的兄弟,已经叫人去查访了;你先人的坟墓,也替你修理了。前回听说你发兵到边界上,为寇为灾。在那时,长沙觉得很苦,南郡地方更厉害。就是你自己的国里,难道有利么?必定多杀了士卒,伤了一些好官员,使人家的妻子做了寡妇,儿子做孤子,父母做独夫独妇。得一亡十,这样的事,我不忍心做。我要划清交界的地方,去问官吏,吏说:“这是高皇帝以来,界定的长沙土地”,我不敢擅自改变。吏又说:“得到你的地方不能算大,得到你的财产,不能算富。”所以我愿意将岭南由你自治。而你的名号是帝。两帝并存于一时,又不通音讯,这是两雄相争了。相争不让,仁者不肯做这事。今愿和你将前患取消。从此以后,照常通问。所以差陆贾赶紧把我的意思告诉你。你可领受这个意思,不要为寇为灾。现在将上等绵衣五十件,中等三十件,下等二十件,送给你。请你勉寻快乐,勿耽忧虑,和邻国常通音问。报文帝改帝号书赵佗蛮夷大长老夫臣佗,昧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老夫故粤吏也,高皇帝幸赐臣佗玺,以为南粤王,使为外臣,时内贡职。孝惠皇帝即位,义不忍绝,所以赐老夫者厚甚。高后自临用事,近细士,信谗臣,别异蛮彝,出令曰:'毋予蛮彝外粤金铁田器;马、牛、羊即予,予牡(雄),毋与牝(pìn,雌)。’老夫处辟,马、羊、羊齿已长,自以祭祀不修,有死罪,使内史籓、中尉高、御史平,凡三辈上书谢过,皆不反。又风闻老夫父母坟墓已坏削,兄弟宗族已诛论。吏相与议曰:'今内不得振于汉。外亡以自高异。’故更号为帝,自帝其国,非敢有害于天下也。高皇后闻之大怒,削去南粤之籍,使使不通。老夫窃疑长沙王谗臣,故敢发兵以伐其边。且南方卑湿,蛮彝中西有西瓯,其众半羸,南面称王;东有闽粤,其众数千人,亦称王;西北有长沙,其半蛮彝,亦称王。老夫故敢妄窃帝号,聊以自娱。老夫身定百邑之地,东西南北数千万里,带甲百万有余,然北面而臣事汉,何也?不敢背先人之故。老夫处粤四十九年,于今抱孙焉。然夙兴夜寐(sù xīng yè mèi,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听钟鼓之音者,以不得事汉也。今陛下幸哀怜,复故号,通使汉如故,老夫死骨不腐,改号不敢为帝矣!谨北面因使者献白璧一双,翠鸟千,犀角十,紫贝五百,桂蠹( dù)1一器,生翠四十双,孔雀二双。昧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注释:1、桂蠹,寄生在桂树上的一种虫。汉旧常以献陵庙,载以赤毂(gǔ,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小车。此虫食桂,故味辛,而渍之以蜜食之也。译文:蛮彝大长老臣赵佗,冒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老夫本为粤地的官吏,高皇帝赐给了我玉玺,封我做南粤王,使我做个外臣,时时进贡。孝惠皇帝登极后,他不忍弃绝我,所以待我很厚。这几年来临朝用事,亲近小人,信任谗臣,辨别蛮彝,下令说:“不要将农具给南粤。马、牛、羊,只将公的给他们,不将母的给他们。”老夫处在偏远之地,马、牛、羊已老了;自以为不修祭祀,应该有罪。便差了内使藩、中尉高、御史平,共三次上书谢过,去了都不回来。又风闻老夫父母的坟墓都被毁坏了,兄弟宗族都定了死罪。我的臣子商议道:“如今于内得罪了汉朝,于外又无建树,何不称帝呢?”因此我就称帝了,但我自做我国的皇帝,却不敢害天下人。高后听见了,大怒,削去了南粤王之籍,不叫使者来往。老夫疑心是长沙王说了我的坏话,所以出兵伐其疆域。况且南方地低且湿,在蛮彝中,西有西瓯,他们的人多半羸弱,也南面称王了;东有闽越,他们的百姓不过几千人,也称王了;西北有长沙,他的人民大半是蛮彝,也称王了。所以我就称起帝来,姑且使自己快乐。老夫亲自平定百越之地,东西南北,几千万里,披甲的人,有一百多万,还要北面执臣子礼,事奉汉朝,为什么呢?就是不敢违背先人贯例的缘故。老夫在南粤,四十九年了,如今已经抱孙子了,然而一天到晚睡了睡不安,吃也不知味,眼不见美色,耳不听音乐,为什么呢?就是不得事奉汉朝的缘故。今陛下哀怜我,恢复了我的旧号,象原来一起互通往来。老夫就是死了,骨头也不朽烂了。从此以后,改号不称帝了。狭题宽做法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铭韩愈君讳继祖,司徒赠太师北平庄武王(马燧公)之孙,少府监赠太子少傅讳畅之子。生四岁,以门功科太子舍人。积三十四年,五转而至殿中少监,年三十七以卒。有男八人,女二人(马氏家谱均载继祖公有男一人。待考证)。始余初冠,应进士贡在京师,穷不自存。以故人稚弟,科北平王于马前。王问而怜之,因得见于安邑里弟。王轸其寒饥,赐食与衣,召二子,使为之主。其季遇我特厚,少府监赠太子少傅者也。姆抱幼子当侧,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当是时,见王于北亭,犹高山深林巨谷,龙虎变化不测,杰魁人也。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鸾鹄停峙(luán hú tíng zhì)1,能守其业者也。幼子娟好静秀,瑶环瑜珥2,兰茁其芽,称其家儿也。后四五年,吾成进士,去而东游,哭北平王于客舍。后十五六年,吾为尚书都官郎,分司东都,而分府少傅卒,哭之。又十余年,至今,哭少监焉。呜呼!吾未耄老,自始至今,未四十年,而哭其祖、子、孙三世,于人世何也!人欲久不死,而欢居此世者,何也?注释:1、停:停留止息;峙:耸立。像鸾鹄一样停息和耸立着。多用以喻称他人子孙俊秀。2、 瑶:美玉;环:玉圈;瑜:美玉;珥:玉制的耳饰。比喻美好如玉的子弟。译文:马君名继祖,是司徒赠太师北平庄武王的孙子,少少府监赠太子少傅马畅的儿子。四岁时,以祖荫,便做了太子舍人的官。过了三十四年,五次升迁,做到了殿中少监。年三十七岁,死了。生了儿子八人个,女儿两个。起初,我在二十岁的时候,应试进士,在京城里,贫困得无法养活自己。以故人之弟的资格,在马前拜见了北平王。北平王可怜我,因此许我在安邑王第见他。北平王知道我饥寒,送了我衣食,又叫他两个儿子招待我。他的小儿子,待我很好就是少府监赠太子少傅的那一位。还有奶娘抱着他的幼子,站在我身边,只见他眉眼如画,头发漆黑,肌肤如雪一般可爱。这就是殿中少监。那时看见北平王,好象见了高山、深林、大谷,又象是龙虎,变化莫测,真是伟岸出众的人啊。退回来见了少府,好象是翠竹碧梧,鸾鹄停立,是确能守他祖业的人。再见其幼子,娟好静秀如美玉,又如兰花长出的茁壮的芽苗,真是他家的好儿子。其后四五年,我中了进士,到东方去游玩,却在客舍中哭吊北平王。其后十五六年,我为了尚书都官郎,分司东都,而分府少傅也死了,于是又哭吊他。至今天,我又哭吊少监了。唉!我还没老,从开始到现在,不到四十年,却哭吊他们祖、子、孙三世于人世间了。人如果活得久而未死去,看到这种事当如何呢?蓝田县丞厅壁记韩愈丞之职所以贰令1,于一邑无所不当问。其下主薄、尉2,主薄、尉乃有分职3。丞位高而逼4,例以嫌不可否事5。文书行6,吏抱成案诣丞7,卷其前8,钳以左手9,右手摘纸尾10,雁鹜行以进11,平立,睨丞曰12:“当署。”丞涉笔占位13,署惟谨14。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15,漫不知何事16。官虽尊,力势反出主薄、尉下。谚数慢17,必曰“丞”。至以相訾謷(zǐ aó)18。丞之设,岂端使然哉19?博陵崔斯立20,种学绩文21,以蓄其有22,泓涵演迤23,日大以肆24。贞元初25,挟其能战艺于京师26,再进,再屈千人27。元和初28,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29,再转而为丞兹邑30。始至,喟曰:“官无卑31,顾材不足塞职32。”既噤(jìn,闭口不说话)不得施用33,又喟曰:“丞哉,丞哉!余不负丞,而丞负余。”则尽枿(niè)去牙角34,一蹑故迹35,破崖岸而为之36。丞厅故有记,坏漏污不可读。斯立易桷(jué)与瓦37,墁(màn,铺饰)治壁38,悉书前任人名氏39。庭有老槐四行,南墙巨竹千梃(tǐng,杆状的计量单位)40,俨立若相持41,水虢虢(原字为“氵”加“虢”,guó)循除鸣42。斯立痛扫溉43,对树二松,日吟哦其间44。有问者,辄对曰:“余方有公事,子姑去。”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45。注释:1、丞:县丞。贰:副贰、辅佐。这里作动词用。令:县令。唐代制度,京都旁的各县称为畿县(蓝田即为畿县),置令一人,丞一人。2、主薄、尉:均为县令、县丞之下的官职。3、分职:分理诸司,各有专职。4、逼(bì):同“逼”,迫近,侵迫。这一句说县丞官位高于主薄、尉,如果真的管起来,很容易侵犯县令的权力。5、例以嫌不可否事:按照惯例为了避嫌疑而对公事不表示意见。6、文书行:在传布公文的时候。行:传布。7、成案:已成的案卷。公文由主管各司拟稿,经县令最后判行,成为定案。指:到。公文经县令签署之后,还要县丞副署。8、卷其前:卷起公文的前面部分。意即吏不需要丞知道公文的内容。9、钳以左手:用左手夹住(卷起的部分)。钳,用手指夹住。10、摘纸尾:用右手摘出纸尾。摘,拣出某一块地位的意思。11、鹜(wù):鸭子。雁鹜行,斜行。12、平立:站着。睨(nì):斜视。雁鹜行、平立、睨都是描写吏对丞的轻蔑态度。13、涉笔:动笔。占位:看着应当署名的地方。14、惟谨:很谨慎。惟,发语助词。15、略省:稍稍了解一下。16、漫:茫然的样子。17、数:数说,列举。慢:散慢,闲散,多余的官。18、訾謷(zǐ aó):诋毁。19、“丞之设”两句:设立县丞一职,难道本意就是如此吗?端,本。20、博陵:地名,在今河北蠡县南。崔斯立:名立之,字斯立。21、种学绩文:以耕田织布为比喻,说崔斯立勤学苦练,学有根柢。绩:缉麻。22、以蓄其有:以积累学术修养。23、泓涵演迤(yí):包孕宏深,境界广阔。24、日大以肆:每天都有进步,并且渐渐显露出来。25、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26、战艺:以文艺与人较量。指应试。27、再进:崔斯立于788年(贞元四年)登进士第,790年(贞元六年)中博学宏词科。再屈千人:两次战胜众人。底本原作“再屈于人”,出人头地的意思。两说皆通。此据他本。28、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29、大理评事:官名,掌刑法,属大理寺,上有卿、少卿、正、丞。言得失:上疏论朝政得失。黜官:被贬官。30、再转:经过两次迁谪。丞,用作动词。31、官无卑:官职不论大小。32、顾:只是。塞职:称职。33、噤:闭口不言。34、枿去牙角:去掉牙和角。枿,同“蘖”,绝。35、一蹑故迹:完全按照过去的样子。蹑,踩。36、崖岸:指人的严竣不易亲近。牙角、崖岸均喻人正直不阿,敢说敢做。“枿牙角”和“破崖岸”都是说磨掉人的锐气和棱角。37、桷:方椽。38、墁:涂壁的工具。这里作动词用。39、悉书:全部写上。40、梃:枚,棵。底本作“挺”,此据他本。41、俨立:昂首挺立。42、虢(guó):水声。除:庭阶。43、痛扫溉:彻底洒扫。44、吟哦:底本无“吟”字,此据他本。45、考功郎中:官名,属吏部,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知制诰:官名,负责起草皇帝行下的诏敕策命,一般由中书省舍人担任。韩愈是以考功郎中兼知制诰。译文:县丞一职是用以辅佐县令的,对于一县的政事没有什么不应过问。其下是主薄、尉,主薄和尉才各有专职。县丞的地位高于主薄、尉,逼近县令,照例为了避嫌疑而对公事不加可否。在公文发出之前,吏胥怀抱已拟成的案卷,到丞那儿去,卷起前面的内容,用左手夹住,右手摘出纸尾签名处,象鹅和鸭那样摇摇摆摆地进来,直立斜视,对县丞说:“您还要署一下名。”县丞拿笔望着应由自己署名的位置,谨慎地签上名字。抬头望着小吏,问:“可以了吗?”小吏说:“就这样。”然后退下。县丞不敢稍稍了解一下公文的内容,茫然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官位虽较高,实权和势力反而在主薄、尉之下。民间谚语列举闲散多余的官职,一定说到县丞,甚至把丞作为相互谩骂的话。设立县丞一职。难道本意就是如此吗?博陵人崔斯立,勤学苦练,以积累学问,他的学问包容宏深,境界广阔,每天都有长进,并且逐步显露出来。贞元初年,他怀藏本领,在京城与人较量文艺,两次得中,两次折服众人。元和初年。他任大理评事,因为上疏论朝政得失而被贬官,经过两次迁谪,来到这里做县丞。刚到时,他叹息说:“官无大小,只怕自己的能力不能称职。”在只能闭口无言无所作为的现实面前,他又感慨地说:“丞啊,丞啊,我没有对不起丞,丞却对不起我!”于是完全去掉棱角,一概按照旧例,平平庸庸地去做这县丞。县丞的办公处原来刻有一篇壁记,但房屋损坏漏水而遭污损,已无法阅读。崔斯立为之换椽易瓦,粉刷墙壁,将前任县丞的名氏全部写上。庭院里有老槐四行,南墙有大竹千株,昂首挺立,好象互不相下,水声汩汩绕庭阶而鸣。斯立把厅屋里外打扫干净,种上两棵相对的松树,每日在庭中吟诗。有人问他,他就回答说:“我正有公事,您暂请离开这里。”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谏院题名记司马光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 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於名者,犹汲汲於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於板,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於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译文:在古代没有专门来规劝君王的官职,从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从事手工业和从商的人,都可以规劝君王。(等到)汉朝兴盛开始,才有了谏官的称号。将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内的百姓,国家社稷的得与失,优势和弊病,都交萃于谏官身上,让他正确地将一切说出来。(谏官)的责任相当重啊!要当好一个谏官,(应当)注意重要的方面,舍弃细微的地方;把情况紧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不要紧的事放在后面;只为国家作贡献而不要将自己放在国家前面。那些在名声方面急切的人,一定会在利益方面贪图。(如果这样成为一个谏官的话)那其中的差距又相差多远呢?天禧初年的时候,真宗下诏设立谏官六名,来监督皇帝的行为。庆历中的时候,钱君开始将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上,我恐怕日子长了名字会磨灭掉。(于是)在嘉祐八年时,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这样)以后的人就可以逐个对着名字议论道:“这个人是忠臣,这个人是奸臣,这个人正直,这个人偏邪。”哎,真是令人警戒啊!宽题狭做法新修滕王阁记韩愈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1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2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其岁九月,人吏浃(jiā,融洽)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jué,方形的椽子)板槛之腐黑挠(náo,搅)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màn huàn , 模糊)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3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4,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注释:1、刺:担任刺史 。2、偿:满足。3、造:到达。4、次:次序.行列。译文:韩愈年轻的时候听说江南江南多有(宜于)登临游赏的所在,只有滕王阁是第一。有瑰丽,雄伟、奇绝、独特的称号。等到得以三王为它写了序、赋、记等,觉得他们文章很壮美,更加想去那里看一看然后阅读前人文章,以便忘记我的忧愁。受在朝廷做官的束缚,参观滕王阁的愿望没有机会实现他。14年,因为谈论事情(佛骨)被贬留守揭阳,因为想近便,走了捷径,以至取道海上,又不能够过往南昌来看看所说的滕王阁。这年冬天,因为皇帝改变年号,在国内施加恩德,转任袁州。袁州是南昌的附属地方,我私下里高兴侥幸的对自己说,认为应当能够亲自到南昌府,接受您的手下官吏的管制,等到没有事情将要返还的时候,或许可以有一机会到滕王阁的所在,我私下里放眼观赏偿还平生所愿。到了袁州七月的时候,有诏命让中书舍人太原王公做御史中丞,考察江南西道;洪、江、饶等地都是所属管治的地方。八个地方的百姓,以前不便施行的以及要求不能满足的,王公到了之后,以前不便施行的停止,想要做而不能得到满足的施行。大的事情通过使者报告皇上,小的事情立刻就改变了,应当赦免的赦免,应当处死的处死,正大光明的得以倡导,违法背义的得以禁止,政令在府内几天内制定,百姓在湖山千里之外得知。我虽然想提出些意见,谈论利益和弊端,听命于王公手下的官吏,但是我的地方没有一件事情可借来出行,又怎么能放下自己的事情来麻烦你的接待之人?于是滕王阁又没有机会来到达啊 。这年九月,百姓和官员融洽,王公和监军让人设宴在这个地方,文官武将宾客士人都在酒席上。宴会进行中途,汇合各种言辞说,这阁子若不修整,将毁坏。以前您作为这里的官员,有恰当理由来使它新,您的文章,确实写在墙壁上。现在三十年后,您来到南昌做地方长官,今天刚好一周月,您又来这设宴。您怎么能没有情感呢?王公说是。于是腐烂变黑弯曲折断的楹柱屋梁椽子木板栏杆,破败残缺的屋盖瓦片台阶砖石,色彩中浸坏模糊不鲜艳的,修治而已。没有比前人奢侈, 不妨碍后人观赏。工程已经完成,您和大家喝酒,同时写信命令我,希望您能为我记载这件事。我既然把没有前往观赏作叹息,私下里高兴名字能列在它的上面,文章列在三王的下边,有荣耀啊。于是不推辞接受了您的命令。那山河的优美,登临眺望的快乐,即使年龄很大了,如果能获得机会和您一起游玩,还能为 您做文章 。两两比较法送杨少尹序1韩愈昔疏广、受二子2,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帐3,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4,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国子司业杨君巨源5,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予忝在公卿后6,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亟(jí,急切)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注释:1、杨少尹:即杨巨源。少尹,官名唐代州长官的副职。2、疏广、受:即疏广、疏受,西汉人,疏广为太傅,其侄疏受为少傅。年老同时辞官,百官盛会欢送,封建时代传为美谈。3、设供张:即设供帐。陈设帐度举行酒宴。祖道:饯行。4、汉史:指《汉书》。5、国子司业:国子监的司业。国子监,唐代最高学府。司业,学官,是国子监的副职。6、忝(tiǎn):有愧于。谦词。当时韩愈任吏部侍郎。译文:古时候疏广、疏受叔侄二人,因为年老,同一天辞掉职位离去。当时,朝廷中的公卿摆设宴席,在京都门外为他们饯行,车驾有数百辆之多;道路上旁观的,有很多人为之感叹并流下了眼泪,无不称赞他们贤明。汉代的史书既记载了他们的事迹,而后世擅长绘画的人,又画下了他们的形象,到今天依然光彩照人,清清楚楚的仿佛是前不久发生的事情。国子监司业杨巨源,正以他善于写诗来教育学生,一旦到了七十岁,也禀白丞相离职回归他的故乡。世上常说古时的人和现今的人是不能并论的,而今杨巨源与疏氏二人,他们的思想难道有什么差异吗?我攀附于公卿之末,恰逢生病不能出去送行。不知道杨少尹走的时候,都城门外送行的有多少人?车有多少辆?马有多少匹?道边的旁观者,也有为他的行为感叹,知道他是贤者的,还是没有呢?而史官能不能铺张渲染他的事迹,写成传记以做为疏氏二人的事迹的继续呢?不会冷落寂寞吧?我看到现在世上没有擅长绘画的,而画还是不画,也就不必考虑了!然而我听说扬侯的辞归,丞相中有敬重而怜惜他的,奏明皇上任命他为其故乡河中府的少尹,以便不断绝他的俸禄;又亲自写诗来慰勉他。京城中擅长写诗的人,也作诗来应和。又不知道古时候疏氏二人的归乡,有这样的事吗?古人与今人相同还是不同,不得而知啊!中古以后的士大夫,往往依靠官俸来养家,罢官之后就无归宿之处。杨侯刚成年,便在他的家乡被荐举,参加了《鹿鸣》宴而来到朝廷的。现在回到故乡,指着乡间的树说:“那些树是我的先人种的。”“那条溪流,那座山丘,是我小时候钓鱼、游戏的地方。”故乡的人没有不对他表示敬意的,人们告诫子孙要以杨侯不舍弃故土的美德做为榜样。古人所谓“乡先生”,逝去之后能够在乡里社庙中享受祭祀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吧?诫兄子严敦书马援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1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2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jīn,古代服装下连到前襟的衣领)结缡(lí,古代妇女出嫁时所系的佩巾),申父母之戒3,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4,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5。父丧致客,数郡毕至6。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wù,鸭子)’者也7。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8。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9辄切齿,州郡以为言10,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注释:1、汝曹:你等,尔辈。2、是非:评论、褒贬。3、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父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母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4、口无择言:讲话不选择言辞。意为所言皆善。5、清浊无所失:意为诸事处置得宜。6、数郡毕至:数郡的客人全都赶来了。7、鹄:天鹅。鹜:野鸭子。此句比喻虽仿效不及,尚不失其大概。8、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弄巧成拙。9、下车:指官员初到任。切齿:表示痛恨。10、以为言:把这作为话柄。译文: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谈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最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所以我是一再强调的。就象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出的话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谦约节俭,待人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豪侠好义,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什么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就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而一旦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你们就成了纨绔子弟。就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将到任就令人怨恨,百姓的意见很大。我常常为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了。”托物寓意法菊圃记元结舂陵俗不种菊,前时自远致之,植於前庭墙下。及再来也,菊已无矣。徘徊旧圃,嗟叹久之。谁不知菊也,方华可赏,在药品是良药,为蔬菜是佳蔬。纵须地趋走,犹宜徙植修养,而忍蹂践(róu jiàn,踩踏)至尽,不爱惜乎?呜呼!贤人君子自植其身,不可不慎择所处,一旦遭人不爱重,如此菊也,悲伤奈何?于是更为之圃,重畦(qí,小块田地)植之。其地近宴息之堂,吏人不此奔走;近登望之亭,旌旄不此行列。纵参歌妓,菊非可恶之草;使有酒徒,菊为助兴之物。为之作记,以托后人,并录药经,列於记後。译文:舂陵地方的风俗,不种菊花,以前我从远方带来,种于庭前的墙下。等到再次来这里时,菊花已经没有了。我徘徊在旧花圃前,叹息很久。有谁不知道菊了呢,它的花可供欣赏,做药是良药,为蔬菜是好菜。就说是庭前墙下,要行走,也应该把它迁种保护培养,而忍心踩踏,使他消失,不爱惜吗?唉,贤人君子自己立身处世,不可不谨慎选择所处的地位。倘若一天被人家看不起,好象这菊花一样,徒自悲伤,又有什么办法呢?因此我再替它辟了一个园圃,重新种植起来。那地方离宴乐处较远,俗吏不会到那去,近于登临游览的地方,旗伞也放不到这里。纵然有歌妓来,菊花也不是可恶的东西。我做这篇记,以将此事告诉后人,并将《药经》录了下来,列在这记的后面。猿说宋濂武平1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猿子尤2奇,性可驯,然不离母。母黠(xiá,狡猾),不可致3。猎人以毒傅矢4,伺母间5射之,母度6不能生,洒乳于林,饮7子。洒已,气绝8。猎人取母皮向子鞭9之,子即悲鸣而下,敛手就致10。每夕必寝皮乃安11,甚者辄12抱皮跳掷而毙。嗟夫!猿且知有母,不爱13其死。况人也耶?注解:1、武平:县名。2、尤:更加。3、黠致:聪慧、狡猾;得到。4、傅矢:涂染箭头。5.、伺,观察、等待空隙、疏漏。间:疏忽。6、母度,估计。7、饮:给…….喝。8、绝。完毕断。9、鞭:用鞭子打。10、敛手就制:收起制服。11、安:睡。12、辄:就。13、爱:爱惜。译文:武平这个地方盛产猿猴,猿猴的毛像金丝一样,闪闪发光。小的猿猴更加奇特,性格很温驯,但不离开母亲。母猴很狡猾,不能接近。猎人在箭上涂毒,等到母猴放松的时候射它,母猴知道自己不能活了,将乳汁洒在林间,让小猴喝。乳汁洒尽后,就气绝而亡。猎人用鞭子抽打母猴的皮,小猴悲哀地鸣叫,从树上下来了,束手就擒。每天夜里一定要枕着母亲的皮才能睡觉,更有甚者则抱着母亲的皮翻腾而死。哎!猿猴尚且知道有母亲,不忍心看到它死,何况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