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和他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全名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俄文: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英文: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是一位出生于俄罗斯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1943年临终前加入美国籍。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俄国色彩,充满激情,且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被纳入于不少钢琴演奏家的表演曲目中。他也被誉为20世纪最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兼指挥,是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的最后一位伟大倡导者了。

在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所有钢琴作品中,最知名的就是他的两部钢琴协奏曲了。分别是《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和《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俗称“拉二”和“拉三”。他的音乐气势宏伟磅礴,感情深刻饱满,最能引起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其中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1901年。这部作品明朗、真挚、完整而深刻,音乐中洋溢的热情和力量,显示了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中的浪漫主义风格,也确立了他在当时的影响和地位。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在沉重如钟声一样的和弦中进入,时而充满力量、富有无限张力,时而缓慢温柔、如泣如诉,被认为是"最有拉赫玛尼诺夫特色"的旋律之一。乐曲在忧郁沉重和激昂行进中反复渲染,最后在钢琴和乐队强有力的合奏中结束;第二乐章是稍慢的柔板。在肃穆而舒缓的三部曲式中进入,有沉思时的凝重,幻想时的愉悦和充满希望时的快乐,甜美而伤感的主题在弦乐、单簧管、钢琴不同声部依次出现,弥漫着浓郁的俄罗斯风格。之后,钢琴突然发力,不断变化的调性和速度再一次将人们的情绪渲染了起来。各个声部仿佛是受了感染似的,开始加入,一通强奏之后,钢琴逐渐慢了下来,优美的弦乐旋律配合着自由而欢快的钢琴,构成了整首协奏曲最美的部分;第三乐章诙谐的快板,乐队奏出引子,钢琴用暴风雨般奏出近似刮奏的华彩,雄赳赳地进入。双簧管和中提琴以钢琴作为引导下,用抒情的旋律与钢琴形成鲜明对比。之后各声部和钢琴在高地起伏的旋律中或进或退,将低沉与激昂进行到底。最终,钢琴带领乐队一跃而起,汇成了一首激情澎湃的宏伟赞歌。 乐章结尾,速度逐渐加快,钢琴强奏装饰乐队,最后在钢琴与全乐队在合奏的最高潮中结束全曲。一气呵成的演奏手法,让人听罢不仅有酣畅淋漓的快感,更有余音绕梁三日的错觉。

这首让无数人沦陷的钢琴作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除了作品本身足够优秀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的演奏难度很大。拉赫玛尼诺夫患有马氏综合症,他身高超过2米,大手能在钢琴上轻松跨越12度,费点儿劲还能够着14度,也就是说他的大拇指指尖到小拇指指尖的直线距离约为30厘米。因此,天赋异禀的他为自己量身定制的作品,也成为了后世钢琴家的“噩梦”。

拉赫玛尼诺夫9岁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2岁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成为尼古拉·茨维列夫的弟子,并得到阿连斯基、柴可夫斯基等人的教导与指点。19岁时凭歌剧《阿莲卡》获得金质奖章并以第一荣誉生的身份毕业。创作两部传世《悲歌》时,第一部他还不到19岁,第二部也不过20岁(为了祭奠柴可夫斯基而作)。如此天赋异禀被无数人顶礼膜拜的古典音乐奇才,却差点止步于1897年。当时24岁的拉赫玛尼诺夫《d小调第一交响曲》(Symphony n.1)在圣彼得堡首演失败,尽管这并不是他的错-——当晚的指挥演出前灌多了伏特加,完全不在状态。但俄罗斯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凯撒·居伊等人给出的恶评,还是让他一蹶不振,备受打击,完全丧失了信心。后来在朋友和家人的帮助下,他才开始慢慢恢复。“拉二”就是他在治疗的过程中创作的。据说,有一天他突然迸发灵感,用极快的速度写下了第三乐章的辉煌旋律,然后以倒着的顺序完成了这部《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所以说,这既是一部表现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作品,也是拉赫玛尼诺夫与自我抗争的心路历程。

直至今日,人们依然“沉溺”于拉赫玛尼诺夫的盛世美颜和音乐才华而不能自拔。无论是演奏家还是听众都能在他的音乐作品中找到慰藉。不管是古典音乐还是民族音乐,亦或是其他的音乐类型,它们就像黑夜的明灯,冬天的暖阳........在安静与喧嚣中,悄无声息地帮你释放所有的情绪。等一曲终了,你已是另一个更丰富的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