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抓到汉人后,为何不杀,还让他们娶妻生子?
汉代北境最大边患匈奴,袭扰汉朝边境,除了掳掠财物与牲口之外,也有抓汉人带回去的习惯。当然匈奴不仅是对汉朝如此,匈奴攻打东胡以及西域其他国家时也是这样。匈奴对于掳获的人很“慎杀”,这牵扯到古代战争中一个重要战略资源的问题。
▲匈奴对于人口这个战略资源很重视。(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匈奴与后来出现的边患有个很大的不同,在于匈奴不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匈奴有白种人与黄种人,其实更多的是混血的民族。匈奴最鼎盛时期人口不过百万,如果长期搔扰千万人口的汉朝,每次出兵就是用成年男子的生命去掠夺生存物资,长期下来在人的兵员数量上很难去补充。
中国北境的民族包括后来的蒙古,都是父亲死了之后,儿子继承父亲的妻子,他们不希望有寡妇,寡妇可以为他们民族诞下孩子。
▲匈奴对于人口这个战略资源很重视。(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所以汉朝的张骞、李陵、李广利还是苏武,不管是出使被拘留,或者战败被俘,都是分配给他们至少一个匈奴老婆。有了老婆就会有家产,有家产就会被要求生孩子。当这些人要离开时,甚至老婆可以带走,但是小孩就必须留下来。
以苏武为例,他就在匈奴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苏通国。据史书记载,苏武在回到汉朝以后,汉宣帝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苏武透过平恩侯许广汉向宣帝陈述:“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宣帝许之。后苏通国随汉使回汉朝,宣帝命其为郎。又让苏贤(苏武的兄弟)之子做了右曹。
▲匈奴对于人口这个战略资源很重视。(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匈奴是古代中原的北方大敌,但不是一直以来都很强盛,司马迁的《史记》曾记载在头曼和冒顿单于初期周边情况是“东胡彊而月氏盛”(《汉书》“东胡强而月氏盛”),头曼单于曾将自己儿子冒顿送到西部的月氏作质子;《史记》记载冒顿单于在位初期“东胡彊盛”,必须将所爱阏氏给予东胡王。
学者一般认同,匈奴是由许多游牧族群集合结盟而成的国家,其下拥有许多不同的游牧民族。其中的各民族皆可被称为匈奴。他们可能有腾格里信仰。
▲匈奴对于人口这个战略资源很重视。(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在欧洲历史上的匈人(Hun),可能名称来自匈奴,但是这仍然有诸多争议。根据语言研究方面的推论,蒙古国内有观点认为匈奴是现在蒙古族的直接祖先之一。也有人认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蒙古人的直系祖先应为蒙兀室韦的一个分系。
匈奴之中,可能包含了蒙古语族、通古斯语族、突厥语族、叶尼塞语系、乌拉尔语系,印欧语系中的吐火罗语族、伊朗语族,与汉藏语系的成员,但因中国文献中只记录了很少的匈奴语,这些假设也缺少足够证据。匈奴人群成员极为复杂。亦有人认为匈奴虽然有众多的不同的部落和种族组成,但其核心统治民族应为蒙古系统的部落,不过此一说法并未有实质证据支持。
▲匈奴对于人口这个战略资源很重视。(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史记》认为匈奴王族是夏王室后裔,《蒙古秘史》记载蒙古人出自苍狼和白鹿。 居住区域:漠北民族流动性较大。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先后被不同考古学文化的人群占据。
漠北政权在匈奴之后是鲜卑、柔然,之后是突厥,之后是不统一的各族群部落,之后才是蒙古。
▲匈奴对于人口这个战略资源很重视。(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匈奴人喜欢蓄牲畜、逐水草而居即是“游牧”,是游牧民族的共性。由于缺乏数据,匈奴学家对匈奴的语言有很多争议。一般来说,任何后期的民族都可以从本地前期民族的语言那里借词。
2006年,法国和匈牙利遗传学者根据2300年前的古代匈奴贵族进行的Y染色体、线粒体、常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分析。结果表明,这几具被分析的匈奴贵族遗体,主要的Y染色体为单倍群Q-M242,与当代土库曼人、叶尼塞人等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和当代蒙古人、土耳其人等声称为匈奴后裔的民族之间血缘关系比较少。但是这个结果是否具备代表性,学者仍然争议。
▲匈奴对于人口这个战略资源很重视。(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关注【无风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