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晚,苏轼很忙
文:冯璐茜 聂传安
新学期,先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而此文也比较容易懂。
但是,因为老师课后补充了一则材料,于是让两班娃颇为吃惊。
我们且看二班冯璐茜的文章《那一晚,苏轼很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繁忙的夜。(学过《记承天寺夜游》的人一定会觉得奇怪:文章最后苏轼明明说自己太闲了啊)
在七八点时,苏轼老先生决定早早睡觉。可是他突然发现门缝那里透过来了月光,而这月光直接把老先生激动地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也不管重穿厚重的衣服多么麻烦,他也要出去看看那月亮!(这就是原文的“见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不过苏同学能不能“鲤鱼打挺”就很值得怀疑了:身体即使可以,那床板够结实么?)
大概是觉得一个人散步索然无味,苏老乐呵呵地跑去找张怀民。悄悄走到张老门边一看,哈!还醒着,太好了!便唤他出来散步。看看这积水的月光啊,看看这小竹柏影啊,聊会小天啊,悠闲极了,爽死了。(璐茜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了那晚发生在承天寺的故事,语言里充满喜感)
苏轼回到家时是八点多,这时的他估计开始写日记,题目就是《记承天寺寻张怀民》。文章不长,一会就写完了。谁知九点刚过,突然有人来告诉他一个朋友病危,他又急急忙忙赶去朋友家看看情况,不料友人已经快不行了。他只能默默祈祷朋友走的时候别太痛苦。后来一问原因,原来是“酒色之娱”。唉,看来这喝酒爱色真可怕!(这个故事知道的人并不多。老师介绍给大家时,孩子都很吃惊:原来那天晚上,居然发生这么多事儿)
苏老心情低落地回到了家,写下了另一篇日记,题目是《记故人病》。因为是同一个晚上,所以两篇文章开头都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让上课的我们看到时觉得有些惊悚,也不得不感叹一句:“苏轼真是个大忙人!”(估计苏轼恨不得在那篇文章最后写上一句“但少忙人如吾一人者尔”)
从家到承天寺,从承天寺到家;再从家到友人家,又从友人家回家。一点连二点,心情大不同。先是让人愉悦的与怀民散步,后是眼见友人不幸离世。喜悲加交,命运无常!(综合二人,发出感慨)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苏轼想早点睡觉会不会是因为前一天晚上也这么忙呢?(这是一个神来之想)
苏轼有一篇文章名为《记故人病》,开头一句赫然便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原文第一段如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一鼓后,故人有得风疾者,急往视之,已不能言矣。死生阴阳之争,其苦有甚于刀锯木索者。余知其不可救,默为祈死而已。呜呼哀哉!此复何罪乎!酒色之娱而已。古人云:“甘嗜毒,乐戏猛兽之爪牙。”岂虚言哉!
原来苏轼与张怀民游完承天寺后回家,一鼓后(一鼓即一更,十九至二十一时,也可见他们并没有在承天寺游太久),就有一友因中风无救,只得默然祈死。究其病因,酒色而已。作者感叹酒色害人,然后于后文提出自己的养生之道。
冯璐茜读了课文与补充材料,沉入其中,先是陶醉于东坡与张怀民的“幸福夜游”,后是痛苦于东坡见到友人濒临死亡时不幸。
能进入文章,能与作者共情,能体会到文章里的细微情感,这正是我们学习古文时需要达到的境地。
看到这些孩子读文章时陶醉的样子,老师唯有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