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经典《灸法杂抄切要、灸法补泻、灸后调摄》
灸法杂抄切要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食多而身瘦者,名食晦,宜灸脾俞。
食罢而贪睡卧者,名脾困,宜灸中脘。
脑虚冷衄,风寒入脑久远成疾,宜灸囱会。
饮食不消,心腹胀,面色萎黄,世谓之脾肾病,宜灸中脘。
久冷伤惫脏腑,泻利不止,中风不省人事等疾,宜灸神门(疑有误,拒文义应作“神阙”)。
脏气虚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痞老者,宜灸气海。
脏腑虚乏,下元冷惫等疾,宜灸丹田。
阳气虚惫,失精绝子,宜灸中极。
捷要灸法
《医学入门》
鬼哭穴:治鬼魅狐惑,恍惚振噤。以患人两手大指相并缚定,用艾炷于两甲角及甲后肉四处骑缝着火灸之,则患者哀告:我自去,为效。灸卒死: 一切急魇暴绝,灸足两大指内去甲一韭叶。
灸精宫:专主梦遗。十四椎下各开三寸,灸七壮,效。
鬼眼穴: 专祛痨虫。令病人举手向上, 略转后些,则腰上有两陷可见,即腰眼也。以墨点记,于六月癸亥夜亥时灸,勿令人知。四花、膏肓、肺俞,亦能祛虫。
痞根穴:专治痞块。十三椎下各开三寸半,多灸左边。如左右俱有,左右俱灸。
又法:用秆心量患人足大指齐,量至足后跟中截断,将此秆从尾骨尖量至秆尽处,两旁各开二非叶许,在左灸右,在右灸左,针三分,灸七壮,神效。
又法:于足第二指歧叉处灸五七壮,左患负右,右患灸左,灸后一晚夕,觉腹中响动,是验。
肘尖穴:治瘰疬。左患灸右,右患灸左,如初生时,男左女右,灸风池。
又法:用秆心比患人口两角为则,折作两段,于手腕窝中量之,上下左右四处尽头是穴,灸之亦效。
灸疰忤:尸疰客忤,中恶等症。乳后三寸,男左女右灸之。或两大拇指头。
灸疝痛偏坠:用秆心一条,量患人口两角为则,折为三段,如△字样,以一角安脐中心,两角安脐下两旁,尖尽处是穴。左患灸右,右患灸左;左右俱患,左右俱灸。炷艾如粟米大,灸四十壮神效。
又法:取足大指次指下中节横纹当中,男左女右灸之。兼治诸气,心腹痛,外肾吊肿,小腹急痛。
灸翻胃:两乳下一寸,或内踝下三指,稍斜向前。
灸肠风诸痔:十四椎下各开一寸,年深者最效。
灸肿满:两大手指缝,或足二指上一寸半。
灸癜风:左右手中指节宛宛中,凡赘疵诸痣,灸之无不立效。
相天时
《千金》云:正午以后乃可灸,谓阴气未至,灸无不着,午前平且谷气虚,令人癫眩,不可针灸。卒急者,不用此例。
《下经》云:灸时若遇阴雾、大风雪、猛雨、炎暑、雷电虹霓,停候晴明再灸。急难亦不拘此。
按日正午,气注心经,未时注小肠经,止可负极泉、少海、灵道、通里、神门、少府、少冲、少泽、前谷、后溪、腕骨等穴,其余经络,各有气至之时。故《宝鉴》云“气不至,灸之不发”,《千金》所云“午后灸之”言,恐非孙真人口诀也。
《千金》灸法
《千金方》云: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不能着人,故吴蜀多行灸法。故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有风者,尤宜留意。
《宝鉴》发灸法
《宝鉴》云:气不至而不效,灸亦不发。盖十二经应十二时,其气各以时而至,故不知经络气血多少,应至之候,而灸之者,则疮不发,世医莫之知也。
艾叶
《医统》
《本草》云:艾味苦,气微温,阴中之阳,无毒,主灸百病。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暴干,陈久者良,避恶杀鬼。又采艾之法,五月五日,灼艾有效。制艾先要如法:令干燥,入臼捣之,以细筛去尘屑。每人石臼,捣取洁白为上,须令焙大燥,则灸有力,火易燃,如润无功。
《证类本草》云:出明州。《图经》云:旧不著所出,但云生田野,今在处有之。惟蕲州叶厚而干高,果气味之大,用之甚效。
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丹溪日:艾性至热,入火灸则上行,入药服则下行。
艾灸补泻
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陷下则灸之。
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
灸补泻法
《丹心》:灸法有补泻。火若补,火艾灭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用口吹之,风主散故也。
《灵枢》:以火补者,毋吹其火,其火须自灭也;火泻者,疾吹其火,传至艾,须其火灭也。
艾炷大小
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小弱乃小作之。又曰:小儿七日以上,周年以还,炷如雀粪。
《明堂下经》云:凡灸欲炷下广三分,若不三分,则火气不达,病未能愈,则是灸炷欲其大,惟头与四肢欲小耳。《明堂上经》乃曰:艾炷依小箸头作,其病脉粗细,状如细线,但令当脉灸之。雀粪大炷,亦能愈疾。又有一途,如腹胀、疝瘕、痃癖、伏梁气等,须大艾炷。故《小品》曰:腹背烂烧,四肢但去风邪而已,不宜大炷。如巨阙、鸠尾,灸之不过四五壮,炷依竹箸头大,但令正当脉上灸之,艾炷若大,复灸多,其人永无心力。如头上灸多,令人失精神;背脚灸多,令人血脉枯竭,四肢细而无力,既失精神,又加细节,令人短寿。王节斋云:面上灸炷须小,手足上犹可粗。
点艾火
《明堂下经》曰:古来灸病,忌松、柏、枳、橘、榆、枣、桑竹八木火,切宜避之。有火珠耀日,以艾承之,得火为上,次有火镜耀日,亦以艾引得火,此火皆良。诸番部用镔铁击阶石得火,以艾引之。凡仓卒难备,则不如无木火,清麻油点灯上烧艾茎点灸,兼滋润灸疮,至愈不疼,用蜡烛更佳。
壮数多少
《千金》云:凡言壮数者,若丁壮病根深笃,可倍于方数,老少羸弱可减半。扁鹊灸法,有至三五百壮、千壮,此亦太过。曹氏灸法,有百壮,有五十壮。《小品》诸方亦然。惟《明堂本经》云:针入六分,灸三壮,更无余治。故后人不准,唯以病之轻重而增损之。凡灸头项,止于七壮,积至七七壮止。
《铜人》治风,灸上星、前顶、百会,至二百壮,腹背灸五百壮。若鸠尾、巨阙,亦不宜多灸,灸多则四肢细而无力。《千金方》于足三里穴,乃云多至三百壮。心俞禁灸;若中风则急灸至百壮,皆视其病之轻重而用之,不可泥一说,而不通其变也。
灸法
《千金方》云:凡灸法,坐点穴则坐灸,卧点穴则卧灸,立点穴则立灸,须四体平直,毋令倾侧。若倾侧穴不正,徒破好肉耳。
《明堂》云:须得身体平直,毋令卷缩,坐点毋令俯仰,立点毋令倾侧。
灸法
《勉学堂针灸集成》
治病大法,冬宜温及灸。仲景 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入门》 《灵枢》曰:陷下则灸之。东垣云: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知阳气下陷也。又曰:陷下则徒灸之。徒灸,谓不针只灸也。《纲目》 经云:陷下则灸之者,天地间无他,惟阴与阳二气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陷下者,阳气下陷入阴血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寒在外者,则灸之。《内经》云:北方之人,宜灸炳。为冬寒太旺,伏阳在内,皆宜灸之。(东垣) 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入门》 头面诸阳之会,胸膈二火之地,不宜多灸。背腹虽云多灸,阴虚有火者不宜。惟四肢穴最妙。《入门》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乃先上后下也。《千金》书先灸于上,后灸于下;先灸于少,后灸于多。《明堂》灸则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少后多。《入门》
炷火先后
《资生》云: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后下。
《明堂》云: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旨宜审之。王节斋日:灸火须自上而下,不可先灸下,后灸上。
灸寒热
灸寒热之法:先灸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撅骨,以年为壮数。视背俞陷者灸之,臂肩上陷者灸之,两季胁之间灸之,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间灸之,腨下陷脉灸之,外
踝后负之,缺盆骨上切之坚动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间灸之,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动脉灸之,膝下三寸分间灸之,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巅上一穴灸之。
灸疮更发
《资生》云:凡着艾得疮发,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甲乙经》云:灸疮不发者,故履底灸令热,熨之,三日即发。今人用赤皮葱三五茎去青,于煻灰中煨熟,拍破,热熨疮上十余遍,其疮三日遂发。又以生麻油渍之而发,亦有用皂角煎汤,候冷频点之。而亦有恐血气衰不发,服四物汤,滋养血气,不可一概论也。有复灸一二壮遂发,有食热炙之物,如烧鱼、煎豆腐、羊肉之类而发,在人以意取助,不可顺其自然,终不发矣。
贴灸疮
古人贴灸疮,不用膏药,要得脓出多而疾除。《资生》云:春用柳絮,夏用竹膜,秋用新绵,冬用兔腹下白细毛,或猫腹毛。今人多以膏药贴之,日两三易,而欲其速愈,此非治疾之本意也。但今世贴膏药,亦取其便,不可易速,若膏药不坏,唯久久贴之可也。若速易,即速愈,恐病根未尽除也。
禁灸穴歌
禁灸之穴四十七,承光哑门风府逆。
睛明攒竹下迎香,天柱素醪上临泣。
脑户耳门瘈脉通,禾髎颧髎丝竹空。
头维下关人迎等,肩贞天牖心俞同。
乳中脊中白环腧,鸠尾渊液和周荣。
腹哀少商并鱼际,经渠天府及中冲。
阳池阳关地五会,漏谷阴陵条口逢。
殷门申脉承扶上,伏兔髀关连委中。
阴市下行寻犊鼻,诸穴休将艾火攻。
灸后调摄法
灸后不可就饮茶,恐解火气;及食,恐滞经气,须少停一二时,即宜入室静卧,远人事,远色欲,平心定气,凡百俱要宽解。尤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寒。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惟食茹淡养胃之物,使气血通流,艾火逐出病气。若过厚毒味,酗醉,致生痰涎,阻滞病气矣。鲜鱼鸡羊,虽能发火,止可施于初灸十数日之内,不可加于半月之后。今人多不知恬养,虽灸何益?故因灸而反致害者,此也。徒责灸艾不效,何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