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8《奉天文刊:散文天地》作者:舒羽 太保梁的传说
作者简介
舒羽,本名张树宇,1952年生人,农民,高中毕业,爱好文学创作,作品多为描写农村生活、展示当代新农村新农民美好愿景,偶有作品发表于省地报刊。
【太保梁的传说】
大凌河从发源地要路沟一路东来。
行至辽西的建昌县喇嘛洞镇的双龙山附近,汇合了贺杖子乡的上沟河套里流下来的水流,再经由坤都营子`大小三家子和北山根屯,向北流入辽西湖一一宫山咀水库。一路舟车劳顿,这条龙的扬爪摆尾之处,却给人们留下了两岸的大片肥沃土地和美丽家园。
大凌河东岸往东不过三四华里,有一座海拔不足二百米的连绵山丘,叫太保梁。实际上它是座落在喇嘛洞镇北的双龙山的余脉,呈阿拉伯数字1字形的向北延伸,也是双龙山的龙尾部分。早年间因为山顶上摆有十三座石堆,那是村人为纪念兵败被杀的五代猛将李存孝而堆砌的,故此山得名太保梁。
说起太保梁的故事,要从头唠起。
远古时候,太保梁附近几百里荒无人烟,到处树木葳蕤,水流潺潺,百鸟吟唱,一派祥合景明。忽一年,太保梁顶突然凹陷进一方圆十米左右大坑,坑内黑水涌出,势不可挡。倏忽之间,附近几十里一片汪洋,黑水横流,树木柴草皆被淹没,鱼虾和走兽类生物皆毙命,均未逃过此劫。月余后,此处已成为一片泽国,鱼虾和动植物尸臭狼藉,几不可闻。又经过多少年的山倾地覆,生物及植物的尸体埋入地下,经过沉积变为化石。所以至今,人们在太保梁附近的山脚下取土时,仍可从磷化石的岩层中捡拾到附有花鸟虫鱼图案的美丽化石,从此往北到朝阳北票一带,都有珍稀动植物化石发现。专家学者称辽西为“近鸟龙"的故乡。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时间造化人也会捉弄人,真是不假。经过亿万斯年的地壳升迁,海水渐渐退去,露出了山峦土地。有一曰,传说中射落九曰的后羿打猎从此经过,见梁顶上的海眼仍有海水汩汩流出,附近被海水浸淫过的土地仍然寸草不生。于是动了恻隐之心,将随身携带的一口铁锅扣在海眼上,周围又塞以棉絮,自此腥臭的海水才不再流出。不几年,太保梁附近的山川和土地又恢复了生机,长出了植物和树木,鸟们和小动物又回来了。又过了些年,陆续有百姓迁来此处安居,人间烟火气渐浓。于是便有了附近的村庄。公元一千九百六十三年的一天,一群七八岁的半大小子听到老一辈人的口耳相传,决计要到太保梁上寻找海眼,见识见识古代的那口铁锅。可是只见满地砂石,哪有什么海眼和铁锅的影子?写这篇传说的舒羽,当年还是一个毛头小子,也混迹其中。尽管把手指尖抠出了血,舒羽那小子把指甲都抠掉了,什么也没发现。据别人说,1958年大炼钢铁时,铁锅被拿去炼铁水了。真相如何,后人不得而知。
再后来,太保梁的得名竟然和唐五代名将李存孝扯上了干系。据说,李存孝是唐末第一猛将。有句话说,王不过项,将不过李,说的就是李存孝。他和项羽一样,天生神力,勇猛无比,在战场上战无不胜,所向无敌。野史上说,李存孝只带了十八骑便攻取了长安,由此可见,此人简直是万人敌。就连排名第二的猛将铁枪王彦章,在李存孝手下也走不了几个回合。他是晋王李克用麾下的一员猛将,也是李克用的义子,因为排行第十三,故称十三太保。可以和唐初李元霸比肩的人物,你说有多厉害!后来李存孝受四太保李存信挑唆,起兵反叛李克用,被李克用五马分尸,落了个悲剧下场。
据说太保梁附近就是李存孝蒙难之地。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勇士,在太保梁上堆了十三个石人。年深日久,石人倒塌,沦为十三个石堆,此山遂名为太保梁。当时曾有童谣一首纪云:太保梁,太保梁,李存孝在此亡。男子汉当自强,千古百代永流芳。
沧海桑田,几千年转瞬而过,人间早已物似人非。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期,土地承包到户,百姓们一下子变得勤垦起来,太保梁周遭的地头地脑,旮旮旯旯都被开发成农田,石堆子也被移走了。不过前几年,有乐善好施的村民在太保梁顶上建起了土地庙,毗邻不远处又建起一座龙王庙,这座龙王庙建于传说中的“海眼"附近。这也算是太保梁地域的独特人文特色吧?因为附近村子的龙王庙大都建于河边,没有和土地庙一起建于山顶的。不知是冥冥巧合,还是建造者特意为之。也许是筹建者的本意是要龙王爷亲自监察着海眼,以防再有恶水流出,殃害村民罢!天意民意如此契合,不亦奇乎!
以后,每当村里社火开启之时,照例都要到土地庙去祭拜,龙王庙也捎带借光受到“眷顾",一时香火兴盛。叩拜之后,秧歌伞头照例要唱出:“保佑保佑多多保佑,保佑我村五谷丰登雨水调合"的话来。后话不题。
《奉天文刊》是奉天诗刊主办的公益微刊之一。本刊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让更多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的作品展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