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您如何想象它,就会如何体验它!
近以来物理治疗领域的大咖,杨钦杰(著名物理治疗师)一直在疼痛学研究方面的论述影响着笔者。这里笔者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打针的时候是不是越勇敢的人越不痛,越害怕的人越痛?做过护士的朋友们肯定使劲点头,有的时候即是第一次打过某种针的朋友,打之前的犹豫退缩害怕也还是会让这个过程更疼痛。
2018年10月29日发表在Nature(自然)杂志的一篇文章Behavioural and neural evidence for self-reinforcing expectancyeffects on pain(个体对疼痛自我加强性期待的行为与神经学证据)给出了与杨钦杰相同的论述,令笔者有种交相辉映后的体验。
Tor Wager教授(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这样说道'我们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在个体的疼痛期待与最终的疼痛体验之间存在这一种正反馈循序,换句话说就是你对疼痛的预估有多严重,最后大脑的疼痛感觉也就越激烈。
我们来描述一下这个实验过程,参加实验的人被告知去联想一些符号来与不至引起疼痛的热量与引起强烈疼痛的热量相联系。’然后研究人员就带着这些受试对象来到一个放置fMRI(功能核磁共振仪器)的房间,主要通过扫描显示大脑血流变化来描述神经活动。在接下来的60分钟里,不断给参加实验的对象关于低痛与高痛的疼痛线索,同时询问他们这种疼痛他们有什么预判。最后一步,将加热的探针接触实验对象(完全无伤害性),结果发现对疼痛预判最严重的人果然感受到了最痛的感觉,而预估不痛的人则确实没有感受到疼痛刺激。
最后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Marieke Jepma总结道,'虽然我们仍然不能勾勒大脑如何形成疼痛过程,但是对疼痛的预估绝对有着超出我们想象的对疼痛机制的影响力。’
因此笔者这里认为疼痛教育是'慢性疼痛’患者必须尝试的管理方案,我们也期待着在锐能康复中心,可以有更多的患者能够接受最先进的康复慢性疼痛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