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黄草岭阻击战:用电话机起爆炸毁敌坦克
来源 | 无邪秦淮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我志愿军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军在彭德怀指挥下,首批出国参战打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当时,敌人的部署是:第八集团军约12万人的主力,集中西线向朝鲜北部推进。东线由阿尔蒙德指挥的美十军5个师约10万人,从元山登陆,经成兴向东线屏障黄草岭(德洞关)地区进攻,准备用三天攻占该地后,在江界与美第八集团军主力会师合围,于“感恩节”“结束”战争。根据敌人的上述部署,彭德怀提出“西攻东防”的作战部署,决定组织志愿军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军、四十二军之一二五师及炮兵两个师共12个师在西线抗击美第八集团军主力,以志愿军四十二军一二四师、一二六师等部队开赴东线,阻击阿尔蒙德的迂回部队,配合西线我主力粉碎敌人的战略企图。
黄草岭又称“德洞关”,位于长白山脉南麓的长津湖地区,是朝鲜东北部的军事要冲。黄草岭、赴战岭为狼林山脉的主峰,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间,黄草岭是一个峡谷,只有一条铁路和一条三级公路通长津湖西到江界,公路两侧是密林掩盖的崇山峻岭,下面万丈深渊,是敌我在东线战场的必争之地。
从10月25日开始,东西两路敌人大规模进攻,我东西两线部队先后到达反击敌人的作战位置,开始对分散冒进的敌人进行顽强的反击歼灭作战。东线由志愿军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统一指挥。当时的形势是,由于敌人掌握着制空权,我四十二军只能夜间开进,全凭战士的两条腿跑路,按每夜60至70公里急行军,很难在敌军之前占领黄草岭。吴瑞林当即命令前卫师一二四师组成先遣队乘两辆汽车赶赴黄草岭地区,侦察地形,提出防御作战方案,并寻找、联络该地区的朝鲜人民军。朝鲜人民军派18辆汽车,加上我四十二军两辆共20辆汽车,往返两次,将我一二四师先遣部队的两个营送达黄草岭。24日夜,朝鲜人民军守备部队和我军先遣部队比敌人早一天占领了黄草岭的前沿松茸洞、水洞、烟台峰几个重要咽喉阵地。四十二军提出的口号是:“据险坚守,与敌决一死战,把黄草岭、赴战岭变成敌军的鬼门关,除了敌人游魂和俘虏外,一个敌人也不准越过。”
黄草岭作战,在吴瑞林的指挥下,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10月25日到28日,以3天时间粉碎南朝鲜“首都师”的进攻;第二阶段从28日到11月1日粉碎南朝鲜三师主力进攻;第三阶段从11月2日到6日粉碎美陆战一师、三师,南朝鲜“首都师”、三师的全面进攻。10月25日晨,黄草岭战斗打响了。美七师、美陆战一师从元山登陆先后赶来,在飞机的支援下采取轮番攻击,均被我击退。战斗中,吴瑞林“叫工兵在山缝中塞上小包炸药,炸开口子,再装上两百公斤炸药,用电发火,用电话机起爆,结果炸毁敌人坦克车5辆,炸伤8辆,致使敌人地面部队五六天未敢行动”。
11月2日到6日,战斗空前激烈。敌机从20-60架次猛增到500-600架次,轮番超低空对我军阵地进行地毯式轰炸,我军指战员甚至可以看见座舱内美军飞行员的面孔。我军在粮弹不足、伤亡较大、饮水极缺的情况下,英勇奋战,并对进攻之敌发动反击。军长吴瑞林、政委周彪亲自率军赶来加强东线指挥。据美军战史记载:当志愿军战士“在防线的薄弱处发现空隙时,便蜂拥冲下山谷。在夜间的混战中,中国人好像无处不在”。一辆我军坦克,一直冲到美军第一营的指挥所,“不分青红皂白地向迫击炮阵地、车辆甚至单兵射击。陆战队一枚火箭虽然击中了这辆坦克,但它的炮塔突然转过来,只用一发炮弹——这一炮实际是在平射距离打的——便打掉了陆战队的火箭发射组。黎明时,陆战队发现他们与中国人都在山谷的谷底。中国军队占领了第一营和第二营之间的公路,陆战队各连分散在山岭上,其中很多连被切断了互相的联系。这时,中国人的另一个团急急赶来助战。”
这样,我志愿军四十二军同敌连续激战13个昼夜,最终取得了黄草岭地区防御作战的胜利,粉碎了敌人迂回江界的企图,坚决地阻止了敌人前进,有力配合了西线主力作战。7日,我军奉命撤出阵地,向柳潭里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