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政桥往事:见证老镇江的码头文化,不愧是江南运河第一桥!
在中华路小学上学的日子,一晃就30年过去了,放学后就去浮桥巷2号的奶奶家学作业。过去周三放学都会特别早,老师要政治学习,那时早早写好作业的我,先走到京口闸边的面点店买个麻团当下午茶吃吃,然后顺着运河,跑到平政桥看看江边的风景,那时的江边,是个港口,船来船往很多,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平政桥的栏杆上,是想我一样的少年们远眺对岸的平台,据说更早一些时候,远望江中还能到江豚,镇江话叫“江猪子”。
那时候的长江路,还叫“苏北路”,所以聚集在这座桥上集合的孩子们,不仅来自中华路小学,还有来自上河边小学和苏北路小学的。
一帮十二三岁的小公鸡头聚集,还能有什么好事?
具体怎么个皮法我就不多说了,只记得当时几个码头的工人们,看到我们,都直喊小佬爹。
平政桥的前身
80年代的平政桥。
平政桥的历史也很悠久,据王礼刚老师介绍说,《丹徒县续志》记载:“平政桥在城外小闸下,招商码头临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冬,常镇道陶森甲建。”当时,平政桥还是一座木质活动桥,我看过一张金存启老师分享的老照片,上面清晰有“平正桥”三字,不知道是不是最初的模样。
上世纪30年代省政府迁到镇江后,开始了省会城市的基建。1933年改建平政桥为钢筋混凝土桥,由江苏省会建设委员会工程处设计,招商承建,1934年1月建成。
改建后的平政桥,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三孔板梁,下部为钢筋混凝土排架桩。桥长41米,净跨30.1米,总宽13.5米,车行道宽7.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米,设计荷载15公吨,距离水面9米。
1936年动工修建铁路码头至平政桥段,改称江边大马路。后又拓宽延伸,兴建平政桥至解放路段,江边大马路改称苏北路,经多次建设,也就是现在的长江路。
平政桥的往事
于锡强老师的“江边码头记事”说,新中国成立后,平政桥至中华路口一段更为繁华,形成了热闹的江边商业一条街,甚至由中华路西端延伸到日新街等,因南来北往的旅客有住宿的需求,马路两边及日新街等巷内的二十几家旅社就应运而生了,生意都不错。
平政桥西头的七、八号码头,对面有扬子江浴室、苏北路副食品商店、江边饭店、理发店、水果店、江边百货店、食杂店、饮食店等,还有邮局、水上派出所、煤炭公司等机构。
扬子江浴室前的一块空场,从早到晚没有消停的时候,每天都有无数旅客在七号码头(镇江至六圩轮渡)、八号码头(镇江至高桥及苏北各港客运)中转,随处可见行色匆匆的旅客。到了春运期间更是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因那边是江边码头至火车站的1路公交车的起点站,还有三轮车服务站,沿着扬子江浴室门外有不少摊贩在此摆摊设点高声叫卖,有卖馄饨、汤圆的、油炸干、豆腐脑、五香茶鸡蛋……
60年代,平政桥又见证了一批知青的下放。
当年,一大批镇江的共青团员、青年响应党的号召,从这里出发奔赴新民洲、白马湖、岗埠、射阳、东台等农场。
清早同学们聚集在大市口广场开欢送大会,随后沿着解放路、大西路、迎江路、苏北路,到平政桥附近的码头,同学们背起行李,手提旅行包和网线袋,陆续登船待发。江边都挤满了送行的人群,到处是谆谆的嘱托声,女生到了舱中更是哭声一片。
随着阵阵汽笛长鸣声,船队徐徐驶离码头,红旗迎风飘扬,锣鼓声、广播喇叭声、嘱托声、口号声、哭泣声形成了一阵阵声浪,整条江边马路都沸腾躁动了。
60、70年代,平政桥上坡处,一长溜的小板车停在路边,然后一人拉车,二三同伴在后边相帮推车,上了坡前人再转回来帮着推后人的,然后大喊着“让—开—” 车头翘起,用全身的力气压住车把,双脚点地快速地冲下坡,
2000年长江路改造时重建平政桥。新桥分为南北两半桥,北半桥4跨16米,南半桥3跨16米。为装配式普通钢筋砼空心板简支桥梁,桥面连续,下部结构为桩柱式桥墩,钻孔灌注基础,桥台为双排柱式,桩径80厘米,2000年12月开工,2001年8月竣工通车,为长江路上的一座重要桥梁。
平政桥,作为江南运河的第一桥,点活一色河水经络,也叫醒了两岸的热闹,
镇江的桥啊,也成为一个个记载,一个个风景,诉说着一段段故事!
分享:
看这些镇江的记忆,却已淹没在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一张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留言。
如感兴趣,您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