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属于茜草科咖啡属的常绿灌木,热带地区为中心约有500属6000种茜草科植物分布于此。咖啡属的植物约有40种,但能够生产出具有商品价值咖啡豆的只有阿拉比卡(Arabica)、罗布斯塔(Robusta)、利比里亚种(Liberica),这三种称为“咖啡三大原生种”。在市面上流通的多是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两种,所以在此对利比里亚种不做介绍。
世界咖啡生产国有60多个,其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这一咖啡栽培区成为“咖啡带(Coffee Belt)”或“咖啡区(Coffee Zone)。咖啡带的年平均气温都在20℃以上,因为咖啡树是热带植物,若气温低于20℃则无法正常生长。阿拉比卡种咖啡不耐高温多湿的气候,也无法长期处于5℃以下的低温,多栽种在海拔1000-2000m高地的陡峻斜坡。罗布斯塔种咖啡则因适应能力强,多栽培与海拔1000m以下的低地。全年降雨平均,降雨量在1000-2000毫米,再加上适度的日照,是最适合咖啡生长的环境。阿拉比卡种咖啡不耐强烈日照与酷热,因此适合种植于易生晨雾的地形,特别是日夜温差大的地方。简单来说,适合栽种咖啡的土壤,就是足够湿气与水分且富含有机质的肥沃火山土。埃塞俄比亚高原上就布满了这种火山岩风化土,因此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自然成为适合栽种咖啡的基本条件之一。咖啡树要么由嫁接而来,要么就从播种在浅薄沙质土壤里的“合格”的种子发芽生长而开始它的生命。咖啡要以带着内果皮(Parchment)的种子种植。“内果皮”(或称为“羊皮”或“纸皮”),是包裹着咖啡种植的茶褐色硬皮,附着那层皮的咖啡豆被称为“带壳豆”(Parchment Bean)。将包着内果皮的咖啡种至苗床,40~60天就会发芽,发芽后大约6个月会长成至50厘米左右的苗木。在这个阶段,苗木仍旧脆弱,必须在苗床上覆盖防寒纱等东西阻挡阳光直射。苗木由苗床移植到农园后约三到五年开花。在这期间,中美洲等利用手摘法收成咖啡豆的国家,为了提高采收咖啡的效率,会修剪咖啡树的枝丫,将下方的旁枝修去。咖啡树的花是白色五瓣花,有茉莉香气,花朵在数日内就会凋谢。花朵凋谢后,随后长出小小的果实,6~8月转为红色,红色就意味着咖啡已经成熟。咖啡收成的高峰期是在咖啡树长成后的6~8年间,其后收成量会逐渐走下坡。另外,咖啡树若长得太高也会造成收成不好,因此咖啡农会在距离地面30~50厘米处将树干锯断,让它重生枝丫,更新生产力,此步骤称为“回切”(Cutback)。若再配合气候、施肥、抗病虫害等有利条件,咖啡树便能够持续20年,甚至50年结果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