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煮出来的老白茶,茶汤表面会有漂浮物?

《1》

唐代的老白,左一个樊素口,右一个小蛮腰,成功成为了李.麻花最不喜欢的渣男之一。

另一个是元稹。

但老白写过冬的诗句,竟无意间成了名篇: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但福州人过冬的诗意版本,倒不是纯喝酒,酒成了配料——羊肉烫洗干净,过了水,放进一斤青红酒,开了火,炖。

晚来冷飕飕,来碗羊肉炉?

2021年第二天,适合煮茶,就着案上供着的一盆单瓣水仙花,茶香花香之间,甚是醉人。

北方更冷,茶友们煮茶的热情空前高涨,连带着各种煮茶问题,也在不断轰炸村姑陈的消息框。

前段有客人提到,为什么他煮醉春烟,茶汤里会有悬浮物?

第一时间,觉得这不可思议。

明明是知根知底的好茶,怎么会出现这种问题?

为了弄清真相,福尔摩姑.陈再度上线。

亲自做一回实验,将煮茶情景再现,看看是哪出了状况?

《2》

茶友煮茶,用的是一种村姑陈并不推荐使用的“自动煮茶壶”。

所谓的自动,就是人只要打开开关,机器就会自动把茶壶好。人只要等sm机器呼叫了之后,过去倒茶喝就行了。

这种煮茶装备,和我们平时常用的电陶炉+煮茶壶的配套不同。

它更接近养生壶,底下连着加热底座。往壶内装入茶,添进水,放在底座上。

简简单单摁下开关,底部线圈通过电流,便开始加热。

无形间像特务接头,对上了暗号。

对煮茶新手、选择困难症、为图方便省事的人来说。自动煮茶功能,无疑是上天抛来的橄榄枝啊。

一招速成,省心无忧的煮一壶茶,确实是件美事。

摁下开关后,临两贴字,翻几页小山词,剪掉案边绿萝黄掉的叶子。

自动煮茶,既解放泡茶的双手,还不耽误手边的事。

于是,很多“懒怠派”,选择了自动煮茶壶。

《3》

然而,茶友说,用自动煮茶壶煮出来的茶汤,表面有可疑的漂浮物

还拍来了照片。

放大了细看,果然,果然是有一些缕状、絮状标准物,军绿的色泽,飘浮在茶汤表层的边缘。

特意买来功能相似的煮茶壶,模拟茶友煮茶过程。

撬出3克干茶后,投茶。注入半壶水,按下自动加热键。

然后,就去忙手边的事情了。

不时抬眼,留意煮茶壶内的情况。

忽然间,发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自动煮茶功能,它是单条线的直男思维。按设定好的程序,将壶内的汤水加热至烧开滚沸,就算完成工作。

当茶汤已经烧沸,又没有及时倒出来时这套自动煮茶的程序,会继续尽责尽职发光发热。重新加热,再次烧沸。

总之,只要你不倒完茶汤,它就会一直煮下去。

绝c对不会出现人走茶凉,冷场子的情况。能够满足你,在大冬天随时喝上几杯热茶暖身的心愿。

不过,这种煮茶方式,过于呆板、教条,一点也不灵活,不懂变通。

有时刚接完一个电话,过了小二十分钟。而壶内的热茶,咕咕噜噜的,像是老火靓汤那样慢炖。

等到你倒出茶汤时,壶内的干茶早已经历了三、四回合的反复滚沸!小鲜肉早变成了老腊肉。

更可怕的是,将煮好的热茶,倒出公道杯后,壶内还能剩下大半壶茶汤。而当你把茶壶继续放在底座上,它又会接到“自动加热”的指令。

于是,咕噜咕噜,开始了第二轮的来回的,反复的,持续的煮茶。

煮到地老天荒,方才为止。

郑重申明一下,这样跟老火靓汤似的茶汤,村姑陈是绝对不喝的。

《4》

看到这,我们的老读者们,心下应该会一惊。

如此高温、暴力、持续煮出来的老白茶汤,它的味道该有多浓烈、多刺激?

好茶的丰沛内质,茶氨酸、咖啡碱、茶多酚、胶质物等,早已汇聚一堂,成了一壶浓汤。

好像孙猴子在老君炼丹炉里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烧出了火眼金睛。

而内质丰富,实力强大的老白茶,反复煮开多回后,可不是啥好事。

这般反复烧煮,不仅会茶味煮浓,最重要的是,还会把茶叶煮烂!

茶树叶片,作为天然植物的一种。它的内里,分有很多功能区。

比如,保护组织。

发育成熟的叶片,表面的细胞壁增厚,拥有更强大的保护力量。像寿眉的叶片表面,蜡质就比白牡丹更厚,更光滑明显。

比如,营养组织。

按某百科的介绍,它的“细胞壁薄,液泡大。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能力。位于植物各器官内部。”茶树经过光合作用,积累下充沛养分,将营养物质们收藏在叶片内里“小单间”内。

等到冲泡/煮茶时,内在的茶味物质,缓缓而出。到最终,会煮成一壶鲜醇甘爽,清甜甘润的好茶味。

比如,输导组织。

扮演植物叶片内在水分、养分、各类物质的“运输兵”。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不过在暴力煮茶后,白茶叶片内的植物细胞结构受损,分崩离析。尤其在反复高温摧残下,老白茶叶片被煮烂,煮出非常多的植物碎屑。

不知道,列位看官们有没有手动榨过橙子。

汁液丰沛的橙汁,被挤压出来后,残留的果肉保留其中。

而浩浩荡荡暴力煮茶后,会跟榨过的橙子一样,留下一壶渣滓,飘扬在茶汤表面⋯⋯

《5》

看到这,煮老白茶为什么会煮出漂浮物,答案早已呼之欲出。

那些被茶友误以为,是“漂浮物”的碎屑。实质上,它们不是脏东西,也不是杂质。而是老白茶被暴力煮茶摧残后,叶片被煮烂的结果。

老白茶饼,尤其是老寿眉,叶张大,呈暗绿色。白毫夹在叶片内,被压在了里面。

启动自动煮茶序开煮时,最先是叶片“保护膜”的蜡质层被煮开、煮裂。接着养分丰沛的叶肉细胞,分崩离析。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如此一来,持续加热沸腾的煮茶壶内,被煮烂的叶片组织,四分五散。

到最终,破裂的蜡质层、植物纤维、叶肉细胞碎屑,由于份量轻,体量小,受重力影响,自然会漂浮到汤面,轻飘飘的、随波而动。

像是往羊肉汤面上,撒一层切碎的葱花。

由此,给茶友们造成“煮开的老白茶有悬浮物”的错觉。

《6》

天气冷,宜煮茶。

老白茶是用冷水煮,还是热水煮?

煮一壶茶,要投茶多少才适合?

每次煮茶,该煮多久⋯⋯

将林林总总的煮茶问题列出来之后,会发现煮茶操作和烹饪过程,大同小异。

要独具匠心,有蕙质兰心,心灵手巧,做好细节,方能煮出好茶味。

不然,依赖呆板的自动煮茶程序,暴力反复煮茶,好茶会煮浓,叶片煮烂,一片狼藉。

新闻上,周公子的婚姻观,是说人生要把握在自己手里。

而煮茶,选手动煮茶器。

会比“傻瓜式”自动煮茶操作,更能掌控一壶茶汤的命运走向!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完结篇:这一年,太姥山的改变

第36篇:今年白茶总体产量如何?

第35篇:水润万物,雨生百谷,谷雨茶归来

第34篇:太姥山高山茶园的鸟语花香,不想下山了

第33篇:天气对今年白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

第32篇:春茶季,村姑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第31篇:春茶季,我犯了一种病,看到白茶就想采

第30篇:直播选茶,一天试了30多款毛茶!

第29篇:在茶园写稿是种什么感受?

第28篇:亲民冠军春寿眉来啦

第27篇:没有烘干的白茶有什么特征?

第26篇:太姥山版《石头记》

第25篇:春茶季的一天(内含彩蛋故事)

第24篇:今年春白茶品质有哪些变化?

第23篇:茶农的鸟枪换炮

第22篇:白茶里的花香,来自茶园边上的野花吗?

第21篇:那明星般的清明白牡丹

第20篇:疯狂的古树茶

第19篇:几张图教你分清白牡丹的等级

第18篇:特级、一级、二级白牡丹的区别

第17篇:为什么白牡丹比牡丹王更招人喜爱

第16篇:下雨天,试毛茶正当时

第15篇:白毫银针进入尾期,白牡丹正式出场

第14篇:春茶季,茶山上的那些过客们

第13篇:春茶季,太姥山高山上的雾

第12篇:捉急,春白茶还在采就急着催上市

第11篇:缘何牡丹王成为新茶友的挚爱

第10篇:半山已经采牡丹王,山顶还在采银针

第9篇:茶农们的笑脸

第8篇:茶界出名的套路

第7篇:福鼎茶农的未来之路

第6篇:春茶季伊始,茶农一天赚多少钱?

第5篇:白毫银针里的中庸之道

第4篇:试毛茶是一场与饥饿的战斗

第3篇:日光萎凋了两天的毛茶白毫银针什么滋味?

第2篇:白茶里头采的都是米针么?非也!

第1篇:喜大普奔,太姥山的白茶开始少量采摘了!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