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5.10【2016-10-16】
#每日学论语#5.10【2016-10-16】
【原文】
宰予(yǔ)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wū,也有做杇)也,于(yú)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译文】
孔子的学生宰予大白天睡觉。
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值得雕琢啊,脏土做成的墙壁不值得美观涂抹它啊,对于宰予啊,我还有什么好谴责他的!
孔子又说:开始我对于别人,听了他的言语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别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从宰予身上我改掉这种习惯。
【微言微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年轻的生命,很大程度就是用来试错的。所谓的经验,就是经历过,验证过,排除错误,剩下的就是经验。
所以,《论语》中的孔子、子路、子贡、宰予……都是可以犯错的。
孔子不止一次骂过子路鲁莽,骂过子贡巧言令色,骂过颜回的父亲颜路笨,骂过曾参迂腐到老爹拿着大棍子打晕都不知道跑,骂过请教他如何庄稼的樊迟(饭痴),骂过帮助东家敛财的冉求,但是最厉害的,最著名的,就是骂宰予的那一句——“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由此看,孔子喜欢骂学生,而且有时候还是错骂,被骂的学生,最后都是对他忠心耿耿的好学生。子贡没少被骂,但是别人替孔子守丧三年,子贡守了六年。子路挨骂最多,但是,对孔子最是忠心耿耿,谁要敢说老师一句坏话,他敢于拔刀拼命。冉求不止一次被老师骂,甚至于要断绝师生关系,命令学生们对冉求“鸣鼓而攻之”,但是,孔子回鲁国养老,完全依靠冉求庇护。
为什么被孔子骂的学生,没有反目成仇,投诉孔子,背叛孔子,反而到他死后还把先师奉若神灵?
我理解的原因,首先孔子是真性情。他对学生好,对每一个学生都好,而且是真好。夸学生是为了学生好,批评学生也是为了学生好,不虚伪,不做作。最是难得,孔子还能“知错就改”,批评错了就认错,不会因为自己是老师就不好意思。
真心换真心,孔子和学生情同父子,他把学生当儿子,学生把他当父亲。他死后,学生们就是用父亲的守丧规则对待恩师的。农村有句话:家鸡撵得满院跑,野鸡撵得眼不见。
生命就是关系。交往首先是信任。有了信任关系,对方知道你对他是真好,即使你如何严格要求,当头棒喝,都是一种教育方式,是没有大问题的。也就是说,真服气真崇拜你,骂错了都没有关系(当然还是要谨慎)。如果本身就有隔阂,心存芥蒂,瞧不上,看不起,一言不合,马上关系断裂,不要说揍一顿,骂几句,批评一下都是问题。
所以,做事先做人,人对了,事自自然然,上帝都来帮你。你没本事,没威望,不被信任,即使没有错,也只要被轻蔑的分。
我们做教师的,还是要有真功夫,足以征服学生的硬功夫才好。教师手上有绝活,课上得好,个人休养好,对学生真好,有资本,就容易被理解和爱戴。如此,那些学生骂老师、打老师是不会发生的。
功夫不过硬,不足以征服学生;修为不到家,爱无能,被学生鄙视;脾气还不小,不懂学生,动不动还发个小脾气,受学生的气,甚至家长投诉,也就难免了。
孔子的弟子,没有人背叛孔子,辱骂恩师,这是我们当下每一个教师都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