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父无犬子:书法史上的“父子书法家”,你最爱哪一对?

书法,

作为中国的一门极其重要的艺术形式,

已传承两千多年,兴盛不败。

在这个传承过程中,

有诸多“父子书法家”

更为中国书法史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盘点:

中国书法史上的“父子书法家”!

东晋“二王”:父亲王羲之&儿子王献之

父亲:

王羲之(303年—361年),

字逸少,东晋书法家,

有“书圣”之称,

可以说是中国最伟大的书法家。

其书法精研体势,心摹手追,

广采众长,备精诸体,

冶于一炉,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

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其子王献之,

也是影响深远的大书法家,

合称“二王”。

王羲之书法如下:

· 王羲之《黄庭经》局部

儿子:

王献之(344年-386年),

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

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

为书圣王羲之第七子,

自幼聪明好学,

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

他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

后期兼取张芝,自创新体。

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

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

书法如下:

· 王献之《中秋帖》

“大小欧阳”:父亲欧阳询&儿子欧阳通

父亲: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

字信本,湖南人,唐朝著名书法家,

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

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

故其又称“大欧”。

欧阳询书法完美参合了六朝碑书,

司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

严谨工整,四面俱备,八面玲珑,

气韵生动,恰到好处,

被称“唐人楷书第一”。

书法如下:

· 欧阳询《九成宫》局部

儿子:

欧阳通(公元625-公元691),

唐代大臣、书法家。

字通师,汉族,欧阳询子。

早孤,母徐教以父书。

工楷书,书得父法而险峻过之,

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

传世作品有《道因法师碑》等,

欧阳通工于楷,尽得父法。

晚年颇有矜重,以狸毛为笔,

覆以兔毫,犀象骨做管。

书法如下:

· 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局部

盛唐二主:父亲唐太宗&儿子唐高宗

父亲: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

是高祖要渊次子,是唐朝第二位皇帝,

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

身体力行倡导书法,

促使唐代书法成为我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

书法初师承于隋之书家史陵,

又经常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切磋书艺,

后钟意于王羲之。

善行草,

传世作品有《晋祠铭》、《温泉铭》。

书法如下:

· 李世民《温泉铭》拓本 巴黎国立图书馆

儿子:

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

字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

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

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

本人善书法。

书法如下:

· 李治《李勣碑》局部

北宋“大小米”:父亲米芾&儿子米友仁

父亲:

米芾(1051-1107),

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

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

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书法颇有造诣,

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

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

有着他独到的体会。

他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

对立因素融合起来,

作品酣畅淋漓。

代表作有《多景楼诗》、

《虹县诗》、《研山铭》》等。

书法如下:

· 米芾《蜀素帖》局部

儿子:

米友仁,

北宋书法家米芾的长子,

深得宋高宗的赏识。

父子二人有“大小米”之称。

早年以书画知名,

北宋宣和四年(1122)应选入掌书学,

南渡后备受高宗优遇,

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

工书法,

虽不逮其父,然如王、谢家子弟,

却自有一种风格。

书法如下:

· 米友仁书法

北宋“三苏”:父亲苏洵&儿子苏轼、苏辙

父亲:

苏洵(1009年—1066年),

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四川人。

北宋文学家,

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

世称“三苏”,

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书法如下:

· 苏洵《陈元实夜来帖》局部

儿子: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

他和他的父亲苏洵,

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

他的书法从“二王”,

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

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

重在写“意”,

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

书法如下:

·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儿子:

苏辙(1039年—1112年),

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

汉族,四川人,

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不仅在诗文创作方面才华横溢,

而且其书法也颇有造诣。

其书法运笔结字与其兄苏轼颇为接近,

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

传世墨迹有《雪甚帖》、《雪诗帖》、

《车马帖》、《晴寒帖》等。

书法如下:

· 苏辙《见访帖》1089年 元祐四年 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氏父子:父亲赵孟頫&儿子赵雍

父亲:

赵孟頫元代书画家、文学家。

字子昴,号松雪道人,湖州人。

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

自幼聪明,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

宋灭亡后归元封魏国公,谥文敏。

精通音乐,书画尤为擅名,

篆籀分隶真草书俱佳,

以真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

书法如下:

· 赵孟頫《秋兴赋》局部

儿子:

赵雍,字仲穆,赵孟頫之子。

生年不详,约卒于1360年,

以父荫入仕,

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

绘画有父风,兼工书法,

真、行、草书承家学,

其书有“精妙”之称。

书法如下:

· 赵雍书法

大清“二梁”:父亲梁诗正&儿子粱同书

父亲:

梁诗正(1697—1763),清朝大臣。

字养仲,号芗林,

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雍正八年探花,官至东阁大学士,卒谥文庄。

书法初学柳公权,

继参赵孟頫、文徵明,

晚师颜真卿、李邕。

著有《矢音集》。

其子粱同书亦是大书法家。

书法如下:

· 梁诗正书法

儿子:

梁同书 (1723~1815),字元颖,

系大清名臣梁诗正之子。

博学多闻,尤以书法驰誉,

梁同书擅长行楷,

最初学习颜、柳笔法,

中年则用米芾之法,晚年人变化自然之境,

负盛名60年而不衰,求字者络绎不绝。

他喜用长锋软毫,蘸墨饱满,

运笔快速,并认为锋长则灵,

软毫则遒,墨饱则腴,笔快则意出。

梁同书书风娴熟,

字体俊迈洒脱,

不假修饰而自有一种娟秀之态。

书法如下:

· 梁同书书法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

书法史上的这些“父子书法家”,

你最爱哪一对?

欢迎与书画君分享!

董其昌和启功都对它赞不绝口,果不其然!

此帖被誉为“天下第一草书”,惊艳了千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