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
在写勇士的专篇,内容有点多,今天写不完了,可能还需要1~2天才能完成,今天剩点时间就写点别的。
前几天有一位老读者,在后台问了我一些问题,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静静你好......最近工作很不顺,想辞职。想起你曾经也是有工作,后来辞职全身心投入到内容生产者的行业。特别是,没记错的话,那时候你刚有了孩子。我想请教,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恐慌感?从安稳的环境跳脱出来,获得了自由却再也没有安全感了,以后一切风险自负,你是怎么下决心的呢......”
今天又在知乎看到了这一个问题:
“如何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
我觉得这两个问题可能有共通之处,于是就一块答了。
如果让我拿现在的自己跟从前的自己比较,其实找不出本质的变化。人想彻底改变是很难的事情,年纪越大,可塑性就越低,时间会给你划出许多条条框框,你想跳出这些条条框框,需要作出的努力,会比在框框内做选择要难。
我其实是个很怕失败的人,我倒也不觉得这算性格弱点,人都不太情愿尝试可能带来挫败感的事情,这大概是本能,也是人们常说的,“跳不出舒适的空间”。人的可塑性为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因为你的经验会形成一个个运转成熟的小作坊,在这些小作坊里你是老司机,你在里面会反复获得正反馈,但在这之外,你是个菜鸟,就得做好迎接失败的准备。
所以,人在35岁之后,容易嫌新歌难听,嫌新球星打球丑,嫌新游戏抄袭弱智。我们觉得好的,总是那些我们熟悉的东西,你以为这只是因为情怀?
不是,还因为我们驾轻就熟。
在这些领域里,我们没有认知障碍,它们已经塑造了我们,我们面对它们时,每一根神经都会如常的运转流畅。我们不会犯错,不会出丑,不会暴露我们薄弱的理解力,也就不会收获任何的挫败感。
反过来,年轻人更有可塑性,也正是因为年轻人更可能被动的去接受挫败感。我们一开始都是自愿地要求上学,老老实实地上课的吗?难道不都是被家长“骗”进了学校,被老师“强迫”坐直背手不许动的吗?
越是小的时候,就越是可以做一些不情愿的事情。我们在不情愿中养成了习惯,塑造了个性,但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多少难关,又有多少失败?我们那时候就喜欢失败的体验吗?当然不喜欢,但我们没得选。于是,要规避这种我们不喜欢的感觉,就需要做足准备,干脆不让失败发生。在我们一次次充分的准备之后,我们度过了一个个难关,这不想失败的心情变成了动力,这避免失败的过程,也就是我们经历过的成长。
所以,“面对失败的勇气”,大概是跟年纪成反比的。年纪越小,越是英勇无畏,因为人生被迫沿着一条单线轨道前行,无论如何都得战胜难关。年纪越大,反倒是畏首畏尾,我们在一个个岔道口前选择了那些最熟悉、最轻松、但也最没有新意的老路。我们害怕看不清的山洞里跳出来的一切怪物,于是干脆避开跟他们遭遇的可能。
人生真是拧巴,年轻时最勇敢,但往往没得选;
年纪大了有得选,你又失去了选择的勇气。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甚至已经懒得再看岔道口的控制杆,开始憎恨并诅咒另一条路上的一切存在或不存在,因为你不想承认那条你没能踏入的道路上有更好的可能。终于有一天,人生会像游乐场的旋转木马,一圈一圈安全的重复下去。想跳出这旋转木马,就先得回答“如何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因为跳出舒适的空间,就等于把自己置于一个遍布失败的境地里。
我们为何会纠结于“如何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这样的问题?
我想,大概是因为我们长久以来都认为人生是一条单行线。
把时间回溯15年,那时候的我以为,我一辈子都做我大学学的专业,也许未来工作的性质会有变化,但也不会跳出这个范围。现在想一想,不免觉得好笑,可从一个20岁的年轻人视角看,他会认为大学4年是已有人生的1/5,这太漫长,他想不到还有比这4年时光最认真学习的专业知识更宝贵的东西,所以他找不到自己身上还能跟这4年竞争的其他优势。背景、环境和阅历限制了他的思维,所以即使并不满意,他也只能沿着这条单行线走下去。
这就是一种“不让失败发生”或者“失败了我也要吸取教训再获得成功”思维方式,心无旁骛的朝着一个目标前行,以为这必然离理想更近了一步。
于是,社会驾轻就熟的给了心怀纯粹理想的年轻人当头棒喝,越是深入社会,就越会发现总有我们规避不了的失败,以及,失败了就无法挽回的死局,“不让失败发生”或者“失败了我也要吸取教训再获得成功”的信条必然失效,免不了有一天会提出“如何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这样的问题。
可另一方面,我们也会逐渐发现,我们并不会因为一个失败挡在身前,就真的无路可走。每一条新道路上都可能有失败等待着我们,可每一次失败也都可能开启一条新道路,给我们保留了转向的机会。人生就像一位天马行空的小说家写下的一部不负责任的作品,他随意的埋下了无数伏笔,却从来不保证什么时刻才圆上曾经洒下的星星点点。直到一段故事写不下去时,他才会搜寻更多的可能性,进而开启一段新的支线。
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提醒曾经的自己,我会告诉他慢写主线,多埋伏笔,让人生有更多的可能性。如果有一天,觉得路走不通了,那就去想想曾经埋下的那些伏笔,或许你的答案就在那里。
我最近在读一些跟佛学有关的书,发现佛陀讲了这么多,归根到底是在讲“跳出循环”这件事,而想要“跳出循环”,就得站在更高的格局上看问题,也就是俯视你的人生,在单行线上看到更多的支线,发现人生更多的可能。如果你就是在一条直线上回顾与眺望,那么你当然没法接受失败,因为失败就代表这路走不下去,你就停在了半路,进退两难。
可如果你看到的是一张网,无数的可能呢?
那么,一条路上的失败,当然不会就此终结了你,它只是参与塑造了你的人生路径,但你还有许多道路通向了前方。
我承认,我讲了这么多,终归我也做不到。我不能去“我执”,也意识不到,“我有”不是“我”;我沉迷于大千世界,体悟不到诸法无我,也不能在面对成败得失时相信诸行无常。于是,我固然是不得解脱的,更加不能渡了你们。
但我还是把这一点感悟分享给你们,沉淀不深,还望批判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