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感悟之——关于英语教学和语文教学的思考

连续听了语文课和英语课,两个老师的素质都非常好,都非常认真,水平也都非常高,但是明显感到英语课堂氛围更活泼,学生热情更高、参与更积极。回想过去的听课,这种感受似乎有一些普遍。中国人学中国语言,还没有学习外国语言更好玩,这是不是有一些讽刺的味道。
但是很遗憾,从教案设计也好,课堂组织形式也好,音乐、体育、外语、美术、甚至于数学,在专业化方面,趣味性方面,似乎都更胜语文课学习一筹。
语文课的授课模式很是中规中矩,似乎很多年都是如此。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具体方法大概是:在课文中找一找,然后老师带着读读写写。第二课时分析科文,先画出几个自然段,然后逐段分析理解什么意思,归纳段落大意,提炼中心思想,分析写作方法,寻找修辞手段,最后处理一下课后练习题,和目标检测的练习。如果需要第三课时,往往是第二课时分两段。
有毛病吗?似乎没有。
但是,为什么学生积极性不高呢?
我们必须思考:课堂上,谁来学?学什么?怎样学?
语文老师都比较擅长讲,表达能力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为了讲得好,老师也会做课件。总体上:语文老师的课件,大多围绕的是老师的讲授。出示字词,出示原文,把活动组织的要求写出来。再多一些,就是找一些图片和背景音乐,渲染一下课堂氛围。低段识字教学相对活泼一些,就是“给生字宝宝找个家”“找出苹果树的生字宝宝”……
在整节课上,学生做观众的多,做听众的多。读一读,说一说,画一画,想一想,演一演,展一展……学生活动的环节也有,但是不够充分和舒展。
给人的印象: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学习资源并不丰富,学习形式并不灵活。
细思量很多外语课,虽然都是中国人在上,但是课堂组织的形式似乎更加灵活,课程资源的内容也更加丰富。
可能是中国人学习外语有难度,而“直接用英语思维”是课堂要求,所以,英语老师比语文老师更注重学习情景的设置。图文并茂加道具是基础的,用动画资源创设情景更是随时可见。英语课特别爱设计游戏环节,老师们把单词学习变成游戏闯关,把课文朗读变成情景表演,几乎每节课都有英语歌曲的学习,载歌载舞,师生轻松自在。英语老师在想尽一切办法,让单词的读音、拼写和图片以及场景结合在一起。建立音行义的联系,建立和生活经验的联系,外语教学似乎比语文教学更加重视。
稍微深入了解,我们会发现:英语课堂这些资源,远远比语文的要丰富很多。语文老师的课件,网上也有,但是都是老师自己设计的,专业的语文学习APP并不多见。但是英语老师的课件,网上到处都是,而且很多是专业的英语机构在做,有一些还是比较高端的“舶来品”,即使是国货,也是专业人士挖空心思在设计。
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语文老师的课件是语文老师自己在做,是为了辅助自己讲的;外语老师的课件往往是专业机构在做,是为了帮助学生学的。当然,语文课件大多是免费的,英语课件大多是收费的。收费的,经过市场推动,品质越来越高;免费的,只是方便个人,品质难以保障。
这就成了非常重要的话题。关于专业化,关于市场化,关于教育开放。
我们一直在提倡,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来做。业余的和专业的比,专业的肯定更加具有优势,所以我们都希望如此。但是,专业人才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做这件事情呢?要么有名,要么有利。外语培训的市场化,促使了很多精英在研究外语教学。而我们语文培训,很少进入市场。作文辅导和阅读培训有一些,但是市场并不火。更重要的是,进入教育系统课堂的少之又少。
破解语文教学研究的,可能和外语教学不同。外语培训的需求热,所以市场化更容易。语文教学资源的研究,则需要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一些书法练习的app,晨诵成熟的PPT,整本书阅读的软件……应该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成为老师们的案头必背。外语教学可以把每节课的教案和课件都设计好,交给老师来使用。语文的为什么不可以?最好的朗诵,最好的书写,最好的语文学习游戏,……这些资源是应该有专门的人员来整理设计的。我所知道的“书写中国”APP,新教育晨诵课程资源……都是非常成熟,也非常容易复制使用的。语文老师干什么?使用课堂资源,组织课堂学习,实施针对性指导。
未来已来,新的教学方式,不是手把手的“作坊式”教学,而是开放的,专业的,充分使用现代化工具的,和未来学习接轨的智慧教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