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书店从成立到合并|70年再出发

50年代我社办公处一角

开明书店

众所周知,本社前身是青年出版社和开明书店,两家曾于1953年合并,成立为本社。

王久安/文

众所周知,本社前身是青年出版社和开明书店,两家曾于1953年合并,成立为本社。

我是老开明的员工,当时合并时开明编辑人员和业务人员共有60人,几经调离和逝世,现在尚健在的有庄似旭、沈云瑞和我三人。

1946年6月,我初进开明时才17岁,到1953年4月两家合并,在开明业务部门受了八年锻炼,得到开明众多老前辈的培养与教导,为以后在中青社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由于开明的前辈们思想进步,编辑和经营作风正派,工作严谨、认真、负责,工作效力高,待人接物谦和,业务精益求精,学习刻苦努力,这些好的传统都对当时我们这些年轻人影响很大可享用一辈子。为此,我曾在拙著《我与开明我与中青》一书中写下了《我爱开明,我爱中青》一篇序文,以示对老前辈和党领导的感激之情。

因为我是老开明的人,两家合并已半个多世纪了,许多同辈人和新同事可能不大了解开明的过去,特向大家介绍一下开明的过去与合并过程。

开明书店成立于1926年8月,创办人章锡琛先生原是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后被调为《妇女杂志》主编。

创办人章锡琛先生

五四运动以后,妇女问题是知识界热衷讨论的问题之一,章先生与周建人连续在刊物上发表一些提倡妇女解放,普及性知识和抨击纳妾、嫖娼的文章,因而触怒了有权势的封建卫道者。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商务老板只好把章先生调离《妇女杂志》,回到别的部去。此时一贯支持章先生的商务同事胡愈之、郑振铎以及好友吴觉农等人,深为章先生不平,竭力鼓励他另办一份妇女杂志,继续发表新思想和新观点。

章先生就利用业余时间办了一份《新女性》。刊物出版后,发行量大大超过《妇女杂志》。此刊发行人的名字虽然署了吴觉农,编辑部地址也写了吴觉农家里,但仍被商务当局察觉,商务老板便以违规从事与本馆相同的刊物为名,将章先生辞退。

《新女性》

章先生被解职后,在朋友们的支持下,继续办他的《新女性》杂志,并把杂志社扩大为出版社(开明书店),既出杂志又出书。他把《新女性》上发表的好文章编成集子,又和妇女问题研究会联系,取得研究会的支持,出版了一套《妇女问题研究会丛书》共有17部之多,可以说是集妇女问题新思想新观点之大成,既有中国专家的著作,也有东西方作者的译作,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

《中学生》杂志

接着郑振铎又把文学研究会的《文学周刊》和《文学周刊丛书》交给开明出版,使章先生在文学界结交了许多知名作家,为出版文学作品打下了良好基础;章先生又聘请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夏丏尊先生来担任编译所主任,夏先生原是立达学园教师,便又从立达学园交了许多朋友,其中有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这对开明以后的出书方向有很大影响。夏先生还为开明主编了《中学生》杂志,从1930年创刊,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出版发行,已有90年的悠久历史,由于创办了《中学生》杂志,开明书店才把总体出书方向定为以青少年读物为主,这便又为开明、青年合并创造了前提。

由于开明的出版方向明确,出书品种越来越多,章先生二弟章锡珊先生,便自动向商务印书馆沈阳分馆辞去会计主任之职,携带家眷来到上海参加为兄创办的开明书店管理工作。后人称开明这段时间为兄弟书店。事业发展太快,资金必须扩充,开明书店便由个人私营扩展为股份有限公司,资金多次扩大。但其最大也无法与商务、中华相比。

《开明国语课本》

就在这段时间,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叶圣陶、王伯祥、贾祖璋、徐调孚、顾均正等人,都纷纷前来参加开明工作,开明的编辑力量大增,出版了许多有份量受欢迎的图书和教材。《辞通》、《二十五史》及其补编,《清名家词》、《六十种曲》、《开明活页文选》、《开明国文读本》、《开明英文读本》和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叶圣陶的《倪焕之》、朱自清的《背景》、夏山尊翻译的《爱的教育》,以及一大批少儿读物,有徐调孚翻译的《木偶奇遇记》、唐锡光翻译的《鲁滨逊飘流记》、顾均正翻译的《宝岛》和叶圣陶创作的《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等,这些读物使开明在出版界名声大振,成为全国七大书局之一

1937年间,抗日战争爆发,章先生对时局估计不足,疏于准备,结果在《八一三》战火中开明被日寇炮弹炸炸毁了。设在上海梧州路的大本营,编译所、印刷厂、储运部、经理部全成为灰烬,其资产损失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但章先生并不灰心,他对职工们说,烧就烧了,我们还可以重来。

经过商量,决定一批编辑留在上海法租界继续编书出版,仍由夏先生主持,另一部分业务骨干派往内陆各省的分店发展,由范洗人带队前去。章锡琛本来也去内陆,行至中途,因急事要他回沪处理,完事后也就留在上海,与夏先生一起搞编辑出版工作。剩下一批职工也作了妥善安排,作为留职停薪,等待时局发展。

当时时局混乱,运输艰难,好不容易租到两条船只,去内陆的同人行至半途,又遭日寇轰炸,损失了一批物资和印刷器材。到了武汉,听说南京沦陷,武汉人心浮动,不少工商业准备撤离,范洗人立即决定兵分几路,一批去江西,一批改去重庆。范洗人到了重庆,筹划到一批资金,马上印出教材,解决了当时重庆课本供应紧张的困难,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欢迎。

随后又打开局面,利用当地生产的土纸,用所带图书纸型印了大批畅销书,分别发给各地分店大力推销。在分店之下,又增设了不少办事处,专门批发开明版的教材与图书。上海派去的人员和当地分店职工通力合作,共赴困难,居然很快站稳脚根得到迅速发展,逐步恢复元气。

1939年3月,章锡珊从上海经浙江等地来到桂林,当时桂林比较安定,开明的许多老作者也在那里,大家建议章先生恢复出版《中学生》杂志,章先生十分同意,立刻派人去和在重庆教书的叶圣陶先生商量,请他担任主编,叶先生也表同意。《中学生》战时半月刊很快就复刊了,刊物以鲜明的立场,刊登了许多抗日救国的文章,重庆国民党当局十分害怕,曾多次干预,但叶先生仍坚持原则,继续宣传抗日主张,使开明在黑暗势力的统治下,坚持了正义立场。

此时留在上海的一批编辑,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编辑工作,不断为内陆提供图书和纸型;后来时局越来越紧,又抢运了一批纸型到桂林。1941年5月以后,上海与内陆交通完全隔绝。在范先生的主持下,在桂林设立了办事处,依靠上海运来的纸型,重印了不少畅销书。然而只靠重印书不能满足时代要求,这时茅盾、金仲华、胡仲持等几位开明老友正好从香港转到桂林,竭力鼓动开明恢复编辑部,请叶圣陶先生主持,范先生同意了,就在成都建立了编译所办事处,开始出版新书。

1944年初,日军向湘桂逼近,7月桂林开始疏散,开明总办事处向重庆转移,途中又损失了一批纸张和印好的新书。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获得胜利。12月,开明总办事处从重庆迁回上海,准备重整旗鼓,继续为祖国文化事业效劳,但国民党反动派违反民意,倒行逆施,发动了内战,国统区物价飞涨。苛捐杂税无数,人民又一次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开明业务难以开展,处境更为艰难。

1949年5月,上海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开明同人在欢庆胜利之余,热烈地希望得到党的直接领导。新中国成立后,便指派朱达君、顾均正两位负责人到北京找到出版总署,陈述开明同人的心愿。次年2月,董事会正式具文申请公私合营;4月,出版总署批复认为开明过去对出版事业是有贡献的,但从目前国家的经济情况和开明现在资金、物资等情况考虑,还不需要国家投资,可以先进行公私合作,在工作上给予帮助指导,并建议开明书店总店迁京,由出版总署、开明董事会和职工各选代表若干人,组成业务委员会,加强领导

1950年6月,开明总店从上海迁到北京,并召开了全国各单位负责干部会议,统一思想,加强对公私合作的认识。会后很快成立了业务委员会。1950年9月,出版总署召开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对出版体制进行改革,出版发行实行了分工。

不久,开明与三联、商务、中华、联营五家书店的发行部门进行合并,成立了中国图书发行公司,作为五家出版社的发行单位,各地分店也成了中国公司的分支机构。

后来,出版总署和团中央书记处商量,考虑开明的出书范围和青年出版社近似,建议两家合并,中宣部胡乔木同志得知后,极表赞成,促成两家合并。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就在1952年底,两家合并办公,团中央便拨给原来中央团校所在地,也就是今天的东四十二条志君堂大四合院,作为新机构的办公地点。

50年代社址外景

1953年4月15日,正式对外宣布中国青年出版社成立。

开明书店从成立到合并的28年中,在章锡琛、夏丏尊、叶圣陶、范洗人等人的带领下,出版了一大批有价值的优秀读物,培养了 一大批优秀人才,它所倡导的严肃认真的出版态度、朴实无华的工作作风,热心为读者服务的工作精神,以及它的一套好的管理制度,都是我们应当借鉴和继承的。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相关推荐

  • 付金艳:李劼人与叶圣陶——从新发现的档案谈起

    李劼人以小说而闻名.不过就其个人职业来说,文学创作只是他的副业,他真正执着并为之投注大量精力的是实业.放眼李劼人的朋友圈,文人朋友并不是太多,并且与文人的交往常常并不是为了诗词唱和,而是出于实业发展需 ...

  • 叶圣陶的蓉桂苦旅

    1940年7月,叶圣陶应四川省教育厅长郭有守的邀请,任该厅教育科学馆专门委员,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1941年2月4日,举家迁成都新西门外罗家辗王家岗的张家院子,与章雪舟为邻.他在这天的日记中写道:& ...

  • 言之有物 实为心声

    [学林新语] 作者:周维强 ◎刘盼遂尝从梁启超.王国维诸先生问学.刘盼遂说:梁先生家里窗明几净,大条案上的书放得整整齐齐.他谈笑风生,能使人一见面就被吸引住了.王先生则相反,桌子上堆满了书,只留下一小 ...

  • 读书•背书•抄书•购书•藏书•教书•编书•写书•辨书,他的一生在书香中度过

    王伯祥照片 王伯祥,原名王钟麒,字伯祥,号碧庄.巽亭.苏亭.容堂.虹翰,晚年以字行.1890年2月27日生于苏州城内,1975年12月29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 与所有的出版家一样,王伯祥与图书有着不 ...

  • 积厚流光,触类旁通——纪念王伯祥先生诞辰130周年

    王伯祥先生,本名锺麒,字伯祥,五十岁后以字行.1890年2月27日生于苏州,1975年12月30日病逝于北京.伯祥先生1920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预科国文讲师.1921年至1932年经胡适介绍供职于商务 ...

  • 瑞士”牛排教父”70岁再出发!

    这几天被进入三十而立的90后刷了屏. 各种指南纷纷出炉,从教职场做人到穿衣打扮,乐此不疲.90后也在放弃小猪佩奇的转型路上开始了稳健的步子. 30和70岁,是人生两个节点. 三十而立,万事从头开始,人 ...

  • 开明书店简介

    书店简介 开明书店创办人章锡琛(1889-1969) 开明书店1926年8月成立,创办人章锡琛. 章锡琛原在商务印书馆任<妇女杂志>主编,因与商务印书馆办刊宗旨不一致,辞去主编职务. 后在 ...

  • 王石:70岁再创业

    自从王石将接力棒交给了郁亮,他的微博画风就以人生旅途.感悟为主,近两年更多的是 ' 运动人生 ',生活恣意洒脱. 今日消息,王石正在筹备发起设立自己的 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公司,未来计划在美上 ...

  • 从浑身是病到70岁再创业,蜕变王石的健康管理之道

    最近读王石的书,一本书里他是这样讲的:就身体来讲,我几乎"浑身是病"--我当兵打枪是用左眼,因为右眼视网膜严重脱落,差不多只有零点二:我有长期的鼻窦炎.中耳炎.偏头痛.慢性支气管炎 ...

  • “独角兽投手”甘剑平再出发 成立渶策资本

    导 读 华平.君联.大钲资本先后完成融资,让沉寂已久的私募股权市场兴奋起来.以甘剑平在业内的影响力看,渶策资本的首期基金应不会太难. 作者 | 阿布 融中财经获悉,原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甘剑平创办渶策资 ...

  • ​加速100GWh产能布局,蜂巢能源斥资70亿再建电池工厂

    锂电TWh时代悄然开启,面临行业蓬勃发展的前景,众多电池企业争做"排头兵".去年大放异彩的"锂电新贵"--蜂巢能源,近日再度大手笔扩产. 起点锂电大数据得悉,1 ...

  • 新能源营销公司成立 江淮新能源业务再出发

    江淮汽车乘用车营销公司下的新能源营销部升级成为新能源营销公司,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即将成立,江淮与蔚来汽车合作的首款车型也将于今年9月份下线.自10前开始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以来,江淮的新能源业务 ...

  • 70岁阿迪再出发 邓伦宁泽涛争当三道杠青年

    文 / 袁玥 编辑 / 何寒秀 2月19日,上海初春淫雨霏霏.东方明珠旁的1862艺术中心被堵得水泄不通,为数不少的年轻女孩,手里举着"宁""泽涛"" ...

  • 敦煌70年后再造访!莫高窟经典洞窟原汁原味“搬”进故宫

    70年前,丝绸之路上最闪耀的明星携宝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亮相,讲述千年前的传奇故事.70年后的今天,<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在午门东西雁翅楼展厅开幕."敦煌"简.唐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