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欧堂说文解字 潍县话 故乡情 元宵
词性:名词;
词义:
1.元宵节
例句:明天就正月十五了,恁打谱怎么着过“元宵”啊。
2.一种甜食,用糯米面包糖馅。因为多在元宵节时食用,故名“元宵”。
例句:
甲:二嫂,你上超市买的什么?
乙:买的元宵。
甲:可不,明天就是正月十五了。
乙:是啊囔,正月十五都得吃“元宵”。
析义:
元宵,也叫元宵节,讲究的人会叫上元节,但潍坊人很少用这种文绉绉的词说过节,而是用一种直接了当的叫法——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恰好是过年后的半个月。所以过去潍县有个顺口溜讲过年的经过——
春打寒食六十天。
这个顺口溜说的全是大实话:前三句一看就明白,最后一句“春打寒食六十天”是说:从立春这一天算起,到清明的前一天,即寒食,正好是六十天。因为全是大实话,所以老潍坊人也用这个顺口溜讽刺那些说话没有创意,人云亦云的人。既然潍坊人把元宵叫做“正月十五”,那么老潍坊人在说“元宵”的时候,一般是指一种食品,这种食品是用糯米面包糖馅,在元宵节时食用,一般是煮,也有用油炸的,叫——
炸元宵
炸元宵外酥里糯,别有风味,是潍县菜中很有特色的一道甜品。有的厨师还会做——
拔丝元宵
不过这道菜技术要求高,一般家庭操作不了,要到酒店才能品尝到。
晃元宵
晃元宵是事先做好块状的糖芯,略微加湿后在干糯米面中滚动,类似滚雪球,越滚越大,直至成形。过去东关有谭姓制元宵者,货真价实,制作考究,笔者每年都要购买。现在人去难觅,已经吃不到了。
老猫灯
老猫灯也叫“花篮灯”,是元宵节所有灯中最简单的一种。之所以叫“老猫灯”是因为挑着这种灯玩时,要说一种奇怪的歌谣,叫——
照照老猫不害眼
“老猫”是什么?过去老潍县东城墙上的真武殿内,有一个似猫非猫、似虎非虎的神仙坐骑,叫“老猫”。老百姓常去寻健康、求福气,流传着“摸摸老猫不害眼”的说法。当时潍县有位毛姓县官,爱民如子,受人爱戴。他离任时,百姓取“毛”姓谐音,制作“老猫灯”。当大人小孩拎着花灯走过大街小巷,这句谚语就变成了“照照老猫不害眼”。
害眼
是潍坊话中对眼部疾病的统称,多指角膜炎之类的疾患。过去卫生条件差,小孩“害眼”是经常发生的,所以要在这一天用老猫灯去照照,祈求来年不“害眼”。过去潍县百姓的生活中多有这样的神祗。比如我小的时候,家在绿瓦阁下。那时绿瓦阁上神祗众多,各司其职,比如:
关老爷
就是关帝,是负责保一方平安的。
是负责让老百姓发财的。
龙王爷
是负责不闹水灾的。
还有一些很奇怪的神,比如:
孙膑爷爷
孙膑是战国时的人物,他与同一师门的庞涓斗法,一时失着,被处以膑刑,挖去了膝盖骨,站不起来。所以他就是负责腿疼的神。那些有腿部疾病的人正月十五去供他,据说来年腿就不疼了。还有更小的神,神像在角落里,他叫——
咳嗽爷爷
专门负责让人不咳嗽的,而且给他上的供品也很特别,供他的是——
辣疙瘩咸菜
如果你久咳不愈,给“咳嗽爷爷”供一个辣疙瘩咸菜,于是他咳,你却不咳了——这真有点佛家“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意思。
庙巷子
那是从北下河街到鱼店街之间极窄的一条巷子,巷内是绿瓦阁的庙门,所以叫庙巷子。逛庙会的人群把庙巷子挤得水泄不通,我拉着母亲的手,视线之内都是大人密密麻麻的腿。然后拥挤着上了高高的台阶,拜了众神。有没有拜孙膑我不知道,但咳嗽爷爷一定是拜过的。因为我小的时候是一个爱咳嗽的孩子。但是,当我现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却有好多年都不咳嗽了——也许是“咳嗽爷爷”在保佑着我——也未可知。因为在我登上绿瓦阁之后不久,文革就开始了,所有神祗都被从庙里赶了出来,在绿瓦阁下烧了一整天。绿瓦阁一开始改作教室,后来变成了居委会街办工厂的车间。最可惜的是关帝大殿里的“山塑”——全部用高浮雕和圆雕塑造了关老爷从“过五关、斩六将”到“走麦城”的一生,艺术价值极高,却被当“四旧”全部铲除,荡然无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