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4T【昆曲】特种邮票
【2010-14】昆曲(多媒体邮票)
2010.06.12发行 全套3枚 发行量1149.95万套
(3-1)T 1.20元 浣纱记(1149.95万枚)
(3-2)T 1.20元 牡丹亭(1149.95万枚)
(3-2)T 1.20元 长生殿(1149.95万枚)
邮票规格:30×50毫米 齿孔度数:13.5度
整张规格:150×240毫米(3版) 版别:胶印
整张枚数:16枚(4×4) 责任编辑:董研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设计者:叶华 印制厂: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一带,相传是元末明初昆山人顾坚始创,是我国传统戏剧中最古老是戏种之一,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邑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委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青和滋养。如京剧里面的“南梆子”唱腔,就是从昆曲里面学习而来的。中国戏曲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以及演出的身段、程式、伴奏乐队的编制等等,都是在昆曲的发展中得到完善和成熟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即有深厚的昆曲底。可以说一部昆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戏剧的发展史。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山腔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由江苏昆山千灯人顾坚等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经魏良辅改革,形成委婉、细腻的曲调,人称“水磨腔”。当时的剧作家昆山人梁辰鱼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他的创作为昆曲奠定了牢固的文学基础。在伴奏方面,除了弦索之外,又加上了笙、萧、管、笛等乐器,形成管弦并举,这比当时流行的其他声腔有很大的进步,令人耳目一新,于是很快流传开来。至明万历年初,昆曲扩展到江、浙各地,成为压倒其他南戏声腔的剧种。随之由士大夫带入北京,与戈阳腔并为宫中大戏,当时称为“官腔”,从此成为剧坛盟主。明万历至清嘉庆年间(1573~1820年),是昆曲声名最辉煌、成就最显著的阶段,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以及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挑花扇》一时风靡天下,昆曲达到了鼎盛。
昆曲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010年6月12日,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戏曲艺术和展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邮政发行了《昆曲》特种邮票,全套3枚。
(3-1)为“浣纱记”。画面选自《浣纱记》中“寄子”一折。画面表现了伍子胥沉稳刚毅的神气和伍子少年凝神坚定的英姿。
《浣纱记》全剧四十五出。剧情为春秋时期吴越争雄的故事。吴王夫差在相国伍子胥的支持下兴兵伐越欲报父仇,将越王勾践困于会嵇山。勾践采纳大夫范蠡计谋,厚礼卑辞吴王称臣,并携妻子大臣付吴服役。勾践在吴三年,敝衣劳作,曲意事关。吴王不听伍子胥劝谏赦勾践还乡。越王卧薪尝胆,伺机复仇雪耻。范蠡举荐未婚妻西施使用美人计,西施与范蠡倾诉离情,并把当年定情物-溪纱各留一半,互嘱勿忘。吴王色迷心窍不顾伍子胥反对,恣意荒淫。越国此时兵精粮足,又阴施计谋使吴年荒粮尽并出师伐齐,越乘机侵吴,西施又从中迷惑吴王,使吴大败,勾践拜谢西施。范蠡与西施登舟远遁。
《寄子》为《浣纱记》中一折,常在舞台上演出,讲的是伍子胥忠心耿耿,冒着灭族的危险死谏吴王,并把儿子寄养在齐国大夫鲍叔家。一路上父子触景伤情,深情对唱,最后惨然离别的故事。唱词古朴,曲调悠扬,老生的苍劲慷慨与贴旦的稚嫩激悲交相辉映。虽是两个男人一台戏,然而情到深处却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浣纱记》剧作结构完整,故事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唱词优美抒情,以昆腔演出大为成功,风行一时,奠定了昆腔独霸剧坛的基础。作者梁辰鱼(约1521-1594),字伯龙,号少白,别号仇池外史,江苏昆山人,明代戏曲作家,他首创用昆腔演唱传奇《浣纱记》,一时广为传播,为昆剧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3-2)为“牡丹亭”。画面表现了杜丽娘与柳梦生顾盼生情,神态含蓄自如,清雅淡薄的色调衬托了人物的笑吟与含颦,渲染出绮丽香艳的气息。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明代南曲的代表,汤显祖著。《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故事梗概: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别的爱情故事,用浪漫的描写表现了爱情对于死亡、对于束缚人性的传统社会制度的反抗,突破了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反抗,突破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情与理的束缚,试图去追寻一种“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理想爱情观,感人至深。杜丽娘是我国古典文学和艺术中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呼声。《牡丹亭》以文词曲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婉转清丽的长处。明代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牡丹亭》是中国昆曲史上不朽的杰作。
汤显祖(1550-1616),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 (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4卷、《红泉逸草》1卷,《问棘邮草》2卷。
(3-3)为“长生殿”。画面表现了唐明皇和杨贵妃在长生殿前仪静绰态、密誓永不分离的缠绵爱意。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全剧共五十出。故事描写唐玄宗宠幸贵妃杨玉环,终日游乐,将其哥哥杨国忠封为右相,其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但后来唐玄宗又宠幸其妹妹虢国夫人,私召梅妃,引起杨玉环不快,最终两人和好,于七夕之夜在长生殿对着牛郎织女星密誓永不分离。为讨杨玉环的欢心,唐玄宗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海南岛为杨玉环采集新鲜荔枝,一路踏坏庄稼,踏死路人。由于唐玄宗终日和杨玉环游乐,不理政事,宠信杨国忠和安禄山,导致安禄山造反,唐玄宗和随行官员逃离长安,在马嵬坡军士哗变,强烈要求处死罪魁杨国忠和杨玉环,唐玄宗不得已让高力士用马缰将杨玉环勒死。杨玉环死后深切痛悔,受到神仙的原谅。郭子仪带兵击溃安禄山,唐玄宗回到长安后,日夜思念杨玉环,闻铃肠断,见月伤心,对着杨玉环的雕像痛哭,派方士去海外寻找蓬莱仙山,最终感动了天孙织女,使两人在月宫中最终团圆。
《长生殿》以宫廷生活为主线,穿插社会政治的演变,情节跌宕起伏,有几个高潮。并让苏州音乐家徐麟帮助他严格地按照曲律填词,使整个音乐布局与曲辞密切配合,风格各异,与人物场景配合的恰如其分。杨玉环酒醉后用《南扑灯蛾》曲“宛然一幅醉杨妃图”;郭子仪唱用北曲雄浑激昂。所以此剧一经演出,立刻轰动,北京城中几乎家家会唱其中的唱段。其中片段被各种戏剧剧种改编,梅兰芳的京剧《贵妃醉酒》也是改编自《长生殿》。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有表现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明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洪升(1645~1704)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1668)北京国子监肄业,二十年均科举不第,白衣终身。代表作《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问世后引起社会轰动。次年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殿》,而被劾下狱,革去太学生籍,后离开北京返乡。晚年归钱塘,生活穷困潦倒。康熙四十三年,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长生殿》,洪升应邀前去观赏,事后在返回杭州途中,于乌镇酒醉后失足落水而死。
本套邮票采用戏剧化表现加上工笔细腻的形态神情描绘,清雅脱俗、高贵大方,充分体现出深邃悠远的历史感,给人以缠绵悱恻,回味无穷的文化艺术享受。邮票两边齿孔中间一个为椭圆形齿孔。
本套邮票采用三层制版印刷技术,将人物、建筑、及多媒体视频编码印于邮票之上,画面极具层次感。人们在欣赏精美的邮票设计时,也会同时听到流丽悠远、婉转缠绵的优美昆曲唱腔,并能欣赏美轮美奂的身段表演戏剧的影像。是继去年《唐诗三百首》发声邮票之后推出的集音频、视频于一体的高科技多媒体邮票。开创了世界多媒体视听邮票史的先河。视频提供:江苏省苏州昆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