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我国传统教育中一直采用应试教育理念和模式,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因此还需要坚持“以学为中心”教育理念,实现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弥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和积极性。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传统教学中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应用进行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逐渐由传统的教为中心教学模式转化为学为中心教学模式,在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中,指的并不是简单的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而是结合教师、课程以及学生等多方面进行教学,但是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课程教学的主线作用。在学为中心数学课堂构建中,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规划学习活动,选择学习内容。
1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1.1 教学方式陈旧、刻板
通过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分析可知,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工具主要为黑板、粉笔、教材,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向等都是教师根据自身的主观意愿进行设置,学生在学习中只能被动的接受。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通过板书的方式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导致教学形式枯燥,容易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疲惫和厌恶,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同时教学内容完全按照教材的脉络进行,使得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没有意识到不同学生间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差异,缺乏对学生反馈的关注,使得课堂教学效果难以提升,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思维发散受到限制,学生的思维被禁锢,解题思路僵化,无法进行创新。
1.2 实践教学匮乏
从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来看,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的硬性灌输教学为主,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堂知识,教师会加大对理论教学的力度,忽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枯燥的学习内容则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如果教师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必然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失去学习兴趣。虽然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很多都与生活实际有关,能够与生活经验进行结合,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使得教师无法组织实践活动开展,这也是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
1.3 教学内容转化不当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透彻,缺乏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导致无法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而这种情况下教师将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教材内容的学习上,希望尽可能多的将教材内容讲授给学生。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比较差,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导致很多教学内容理解难度加大,无法起到预想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虽然教材上很多内容比较详细,但是由于抽象思维的限制学生仍然难以消化,对很多知识都是一知半解。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会产生畏难心理,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排斥。
2 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2.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曼德勒从心理学方面对环境与学习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通过环境的刺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解释,再以此为基础唤醒知觉,进而获得相应的情绪体验。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氛围的营造,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首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趣味性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目标的引导,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设计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小数乘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设置一个计算闯关的游戏,每道题为一个关卡,只有攻克前一个关卡才能开始下一个关卡,全部过关后可以得到一个小红旗。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计算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信心。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教学。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认知水平有限,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无法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比如在学习“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硬币,然后在课堂上投掷硬币,观察硬币落地后哪面朝上的可能性。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2.2 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利用问题情境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位置”这部分内容学习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一个陌生人不认识班级中的学生,现在老师说一个人名,在不直接指到这个同学,同时这个同学也不作答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将这个同学的位置最快的表达出来?”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回答出来,直接告诉他这个同学坐在第几列第几排。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及时给出肯定,并鼓励和表扬同学们勤于动脑,同时向学生们提问,那么同学们知道这种位置的表示方式如何通过数字表示吗?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出数对。如,XX同学坐在第三列,第四排,那么就可以表示为(3,4),读作数对三四。问题情境的创设会激发学生继续听课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2.3 加强学为中心课堂自我构建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为中心课堂构建中必须要基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学生的自我建构则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所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才是学为中心课堂构建的关键,教师需要围绕学生的“学”开展课堂教学设计、组织和评价。同样以“位置”这部分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位置的知识内容进行抽象和提炼。在位置学习中大部分都通过点子图进行,而点子图对于学生来说过于枯燥,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座位作为电子图进行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而且当教师在举例第几排第几个以及第几列第几排使学生能够快速的反应,符合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是教师的讲解还有学生的自我建构,学生不仅被动的听讲也会自主感受和体验,更好的理解“数对”的含义,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科学性。整堂课的教学教师不需要对其中的概念和原理等进行过于繁琐的讲解,生动有趣的实例下学生就能够准确的理解而且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在自我建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定教,顺应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引导。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针对的是学生的学习,所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展现出学生教学本质和教学关系,同时还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
2.4 提倡个人先学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中从师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上来看存在严重的不平等情况,教师对所要讲的知识内容都是有所准备的,而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则是一无所知,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会存在不对等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也需要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在预习中教师可以在教学策略和观念方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先学”的概念,并通过预习作业布置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查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观察这些公式有哪些相似性和不同性,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比如“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图形面积的公式?”“你们觉得面积公式计算中最需要重视的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维护课堂教学秩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5 引导学生进行教学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了服务学生的“学”,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注重对评价活动的开展。通过良好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和感悟,并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调整,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中关于学习评价可以来源于多方面,包括教师、学生以及自我评价,传统教学中主要以教师的评价为主,因此学为中心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考试的方式获得结果评价,还需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同样以“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在学习完“平行四边形”的割补法求面积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猜想,除了平行四边形之外,三角形以及梯形在求面积的过程中是否也可以采用转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呢?然后学生结合教师的问题进行教学深度交流和研究,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本上的重点内容,同时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梳理,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本身也是一个教学评价过程,每个学生都可以结合其他同学的发言给出相应的评价。同时学生也可以结合自身的表现进行自评,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不断的改正。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教学理念下学为中心是最基础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为中心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核心进行知识讲解,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落实学为中心,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机会,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