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也要有“语文敏感”
学语文也要有“语文敏感”
新闻记者需要有“新闻敏感”,才能于千千万万事情中,挑出一件去写,去传播。没有“新闻敏感”,即使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事情中,也有可能写不成新闻。
这颇有点类似: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认为,学语文也要有“语文敏感”。
有“语文敏感”,你就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生字词。许多家长反映,自己孩子也挺喜爱阅读,但似乎对语文成绩的提高并没有多大的帮助。这其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他碰到生字词总是轻轻放过。原先不认识,看完一本书还是不认识。这样,在词汇的积累上,你并不比不读书的人强。
相反,那些具有“语文敏感”的人,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生字词。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总是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在当时,或以后一定查字词典把它们弄明白。既要注上读什么音,也要写上是什么意思。天长日久,日积月累,这样的人的词汇量会噌噌地上升的。
有“语文敏感”,你会清楚地了解哪些字词需要进一步探究。比如,碰到“高屋建瓴”、“不速之客”、“不刊之论”、“夺眶而出”等词,他会立即意识到“建”、“速”、“刊”、“夺”有来头,不能按常规的义项去解释,于是老老实实地去查字词典,于是获得了新知。没有“语文敏感”或“语文敏感”较弱的人,是不会有进一步探究的意识的。这样,他们语文成绩的提高就有点悬了。
有“语文敏感”,你会发现别人在语言运用中的瑕疵。有次,我在保定学院参加培训,一个中文系的老师给我们讲字词,她把“采”字中的一竖上下贯通,写成“释”字的左半边,而且还大讲特讲“菜”、“彩”等字,结果板书时没一个对的。也许她很文化,学术水平很高,但在讲“采”字时还是令人小跌眼镜的。
还有,每当我国发射航天器成功时,新闻报道上总会有领导或其他人把“载人”和“运载”中的“载”读成三声。有“语文敏感”的人会听得很扎耳。
“语文敏感”对语文学习很重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敏感”也是一个努力方向。可以说,有较强“语文敏感”的人,学语文肯定没问题,而没有“语文敏感”或“语文敏感”较弱的人,学语文就会很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