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迷必须知道的京剧知识(43)余三胜
源出大别山麓的京剧世家
在京剧的发展历史中,曾经出现过赫赫有名的余家,祖孙三人都算得上京剧史上的杰出人物:第一代余三胜,是京剧的奠基人之一;第二代余紫云,工花旦、青衣,位列“同光十三绝”之中;第三代余叔岩,为“余派”老生的创始人。
余三胜1802年出生于湖北大别山麓的罗田县九资河镇七娘山上余家湾,距今已有二百余年。
余三胜全家北上后,他曾出资托人代为整修祖坟。坟地位于故居北侧的一个山坡上,山上翠竹林立,拂开披离的杂草,在据说是余三胜祖父的坟前可以看到一块墓碑,碑上字迹漫漶,隐约可辨“咸丰三年”、“元孙三才”“迁燕京”等几个字,从中可推测立碑年代当为“咸丰三年”,由此断定此处确为余三胜祖坟地。
余三胜
余三胜(1802~1866年),名开龙,字启云,堂号“胜春”,湖北罗田人。清道光初期,进京搭徽班演唱,后与程长庚、张二奎齐名,称“京剧老三鼎甲”。
余三胜的成名实际上早于程长庚、张二奎。他的嗓音醇厚,声调优美。在京剧形成中,他在汉调皮黄和徽戏二黄腔调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艺术特点,创造出抑扬婉转、流畅动听的“二黄反调”的新腔。当时余三胜以擅长唱“花腔”著称,所谓花腔就是旋律丰富的唱腔。在京剧唱腔的创制上他使京剧演唱的声音色彩丰富化,从而加强了京剧唱腔的旋律。据记载,京剧中的二黄反调,如《李陵碑》、《乌盆记》、《朱痕记》等剧中的反二黄唱腔,均由余三胜创制。
余三胜不仅将徽、汉二腔融于炉,创制出旋律丰富而且具有独特风格的京剧唱腔,而且还在舞台语言的字音、声调上,将汉戏的语言特色与北京的语言特点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能使北京观众听懂,又不失京剧风格特点的字音、声调。
余三胜的表演也很细腻,十分注重刻画人物的感情、神态。他擅长的剧目以唱、做并重的为多,如《定军山》、《秦琼卖马》、《战樊城》、《鱼肠剑》、《击鼓骂曹》、《四郎探母》、《双尽忠》、《捉曹操》、《李陵碑》、《乌盆记》、《朱痕记》、《摘缨会》等。之后的谭鑫培就是更多地在承余三胜的演唱艺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开拓性的创造,从而开创了“谭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