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 运城泛舟禅师塔
泛舟禅师塔位于运城市西北方向报国寺的遺址上,寺宇早毁,古塔独存,为泛舟禅师的灵骨宝塔,它是一座保存完整的亭阁式的全国名塔之一,也是唐代单层圆形砖塔的典型实例、孤例,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其设计之独特、建造之精巧、存世之久远,是我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成就方面的真实体现。由于年久失修,风雨侵蚀,这座国宝级古建筑的塔身出现裂缝,塔檐破损。塔的铭文有自己特色,是从左到右排列竖写,在全国属于罕见。2001年0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不便,坐公交车后还要走3公里多,完全是进村了。我干脆打了个车,估计回程也打不到车,索性把车留下,也方便我一会儿去常平。车停在背后,我转了一大圈才找到正门。大门紧闭,正好管理员回家,打开侧门。
院子很小,一眼就看到古塔
要了解此塔,要了解两个人,一个是泛舟禅师,另一个是建塔的曲环。
【以下来自百度】泛舟禅师是唐高宗李治的孙子,一生游历既广,且能诗善画,在画坛诗林均有影响。尤其所画罗汉,绝俗超群,历代评价很高。宋人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记述:泛舟"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善草书图画,时人比之怀素、阎立本"。宋人的《宣和画谱》也对泛舟禅师的画作了介绍,说泛舟最善于画罗汉像,"罗汉状貌古野,殊不类世间所传,丰颐蹙额,深目大鼻;或巨颡槁项,黝然若夷獠异类,见者莫不骇瞩。"泛舟所画的罗汉夸张变形,大异常人,他自称所绘罗汉形象怪异的来源为"从梦中所见"。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对所画之罗汉,连梦里也经常不断地出现,从中可见泛舟禅师创作的着力之处,在于不断的变形,不断的创造。后蜀翰林学士欧阳炯曾作一首《禅月大师应梦罗汉歌》,盛赞禅师对佛像创作的贡献:"西岳高僧名泛舟,高情峭拔凌清秋。天教水墨画罗汉,魁岸古容生笔头……若将此画作比量,总在人间为第一。"自此,泛舟禅师的《十六应真像》成了后世临摹及雕塑罗汉佛像的范本。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在全国各地寺院见到的唐代以后的罗汉佛像,大都源于泛舟禅师1100多年前的创作。据史料记载,泛舟禅师的《十六应真像》始画于唐广明年间(公元880年),至乾宁初年才完成16帧,前后用了10多年才完成此创作。十国叛乱时期,泛舟禅师为逃避战乱来到相对安定的晋州,将《十六应真像》带到了山西。
据塔铭记载,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节度使曲环建造。唐代安邑人曲环是中唐时期的平叛重臣,生于开元十三年(725年),因为父亲曲彬长期在唐西部边陲做官,曲环从小读兵书,长于骑射。安史之乱爆发后,曲环在河南一帯抵抗版军,因为战功赫赫,唐德宗初年,威名大震,被任命为陈(州)许(州)节度使,实际辖管13县。节度使在唐朝中期是一个了不得的官职,军权、政权、财权集一身。曲环官至检校尚书,为积阴德,他返回故乡在此买地20余亩,建造了15000平方米的报国寺,并请来法号为"泛舟禅师"的和尚做寺院住持,且与之结为知己之友,常下棋至深夜。由于曲环家离寺院较远,于下棋访友诸多不便,曲环便在寺院北边建造别墅。泛舟禅师于唐长庆二年(822)亡故,为了纪念这位好友,曲环在泛舟禅师安葬的墓地上,招来能工巧匠,建造了这座端庄秀丽的墓塔。曲环晚年后告老还乡,就在此地安家落户,后发展为村庄,即今天的寺北曲村。
再看古塔建筑结构。
泛舟禅师塔高约10米,构造平面为正圆形,立面为塔顶、塔身、塔基三部分。每部分高度约总体三分之一。
塔基为砖砌圆筒形,由下而上略有收分,上置六层砖叠涩的须弥座, 座上有砖雕壸门并隔以间柱,束腰与上下枭之间刻莲叶尖形,并装饰菱形花样。
须弥座上为砖砌圆形塔身,塔身中空,室外以八根倚柱分隔为八面八间,南面正向开门,门槛、立颊、门额全为石雕。 塔身内为六角形小室,顶部为叠涩式藻井,藻井中有一个0.4米的小方孔,直通上室,上室仍用反叠涩砖收缩至塔顶。北面嵌有高1米,宽70余厘米的刻石,记述了泛舟禅师生平和建塔经过。东西两面各安门一合,肩上有砖丁四路四行,门侧按木构形制刻破子棂窗,比例与木构实物近似。上串上面施椿替,下串下面施心柱,并装下栏,颇似西安大雁塔的分间方柱,窗的上、下腰串及椿替、心柱、立颊等,极像敦煌檐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