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的智慧,不是一个侍智逆天的人
范蠡处事,脱离不了时代的局限,常常依照远古遗留的习俗,神道设教,以便于说服人们遵从领命。但是,范蠡的神道设教,不是装装样子,做做形式,而是真正的在遵从天命神旨。《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第八》记载,范蠡为了鼓励越王勾践报仇复国的信心,“乃观天文,拟法于紫宫,筑作小城,周千一百二十步,一圆三方。西北立龙飞翼之楼,以像天门,东南伏漏石窦,以象地户;陵门四达,以象八风。外郭筑城而缺西北,示服事吴也,不敢壅塞,内以取吴,故缺西北,而吴不知也。北向称臣,委命吴国,左右易处,不得其位,明臣属也。城即成而怪山自生者,琅琊东武海中山也。一夕自来,故名怪山。范蠡曰:臣之筑城也,其应天矣,昆仑之象存焉。越王勾践明白了范蠡的苦衷之后,说:苟如相国所言,孤之命也。”可见,通过神道设教的方式,范蠡鼓励了勾践。
《国语.越语》记载,范蠡说自己与文种的区别是长于军事决策,能够把握阴阳变化,顺天而行:“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柔而不屈,强而不刚,德虐之行,因以为常,死生因天地之邢,天因人,圣人因天;人自生之,天地形之,圣人因而成之,是故战胜而不报,取地而不反,兵胜于外,福生于内,用力甚少,而名声章明。”这就是说,与敌国交锋,无论是处于失败之地,或者是胜利之地,都能善于把握细微末节的变化,充分利用各种现有的条件,促使其想着自己有利的方面的转化,最终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总之,就是按照人的目的的活动,自然的发展和英雄(范蠡自指)的引领来取得胜利,其结果就是战败者不会报复,占领的土地也不需要返还,对外取得胜利,对内获得福利,而且投入的也是极少,但是取得的声誉是显赫的。可见,范蠡的智慧在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展现和发挥的。这用传统的话语说就是懂得阴阳八卦,用今天的话语就是充分掌握历史规律顺从历史规律。
范蠡神道设教的目的是遵从天命,所以,他不是一个侍智逆天的人。这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能够遵从且不敢违背历史规律的人。换句话说,范蠡知道,历史规律只能遵从不能违背。《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的中子在楚国杀了人要处死,本来想叫小儿子去贿赂营救,但是长子去了,中子被处死了。范蠡说起缘故,小儿子从小奢华,不怜惜钱财,但是长子从小简朴惜财如命,不忍贿赂。之所以,让长子去,就是让他知道,任何事情都有其自身的规则。其实,司马迁记载这些,说明在范蠡心目中,杀人偿命,中子应该得到报应。“杀人而死,职也”。所谓天命难违,范蠡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