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自己列一份书单?
虽说阅读是一件私事,谁都可以全凭个人喜好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与他人无关,但是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懂得给自己列一份书单总比漫无目的地读书要好。不过每个月末我看到许多读书群的书友晒出各自的月度书单时,都显得比较随意,只是把当月读过的几本书罗列出来罢了。这些并非书单,只是一份阅读记录清单,没有多少价值。书单就不一样,一份合格的书单是指一个人有明确的阅读计划和目标,而主动去寻找与此相关书目,并列成一份可行的读书清单。那么,如何给自己列一份这样的书单呢?我从主题书单和年度书单来说一说。先说主题书单。我一般用一两年时间熟悉一个新领域,等到把该领域的几十本经典著作读完,并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之后,再换下一个新领域,因此我每隔一段时间都给自己列一份主题书单。当然,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主题阅读时间,一般是六个月到两年,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要拉长线。在列书单时,就得开始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书目,不管是参考别人的书单、向人请教还是去图书馆专架一本本找,都要把可以借到和买到的书找来。至于数量多少可依主题而定,有的只需20本,有的是50本,最多100本,我的主题书单大多是50本,一周读一本,一年全部读完。当你把书找齐之后,就按照「10-20-70原则」划分为三个等级:即10%是重点阅读书目,需要多读精读,每一本书都必须写读书笔记,集中消化;20%是比较重要的书,至少精读一遍,有选择地写读后感和笔记;比如我前年的写作类主题书单,刚开始买来100本书快速读了一遍,后来精简到了30本。其中3本是重点阅读的,分别是史蒂芬·平克的《写作风格的意识》、威廉·津瑟的《写作法宝》和娜塔莉·戈德堡的《再活一次——用写作来调心》,刚好符合10%的精读比例。而至少精读一遍的六本,分别是安妮·拉莫特的《关于写作:一只鸟接着一只鸟》、夏丏尊、叶圣陶的《文心》、《文章讲话》、史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余光中的《翻译乃大道》和罗伯特·麦基的《故事》。剩下的只需泛泛而读,不影响自己对一个领域的了解。当你把重要的10-20本书精读之后,就发现剩下的书很好读了,有的甚至不用认真阅读,因为在前一本书里已经说得清楚了。所以在给自己列主题书单时,你得知道哪些书是最重要的,哪些书不值得花时间精读,做好了标记就可以开始读了。接着说年度书单。我不太赞成一份年度书单里超过12本书,对于一些动不动就把一两百本书列出来当书单的人持保留意见。因为一年下来认真读完一两百本书的人不多,大多只是在做计划时心血来潮罗列书目罢了,即使真读完了也只是蜻蜓点水。如果你相信少即是多的道理,就列一个只有12本书的年度书单吧,每个月认真读完一本。若提前读完的话就不断地重复阅读,接着读这本书的十几篇书评,写读书笔记,尽量吸收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智慧,如此读书收获才大。你别小看一个月只读一本书的人,即使一年只读一本书也很了不起。我以前曾说过,假如一个人一年只认真读完一本书,从20岁读到70岁,就可以读完50本书,相当厉害了。不信你拿一支笔一张白纸到大学校园里找一个上了点年纪的老师,让他当场列一份50本书的主题书单,他不一定列得出来。所以,你在给自己列年度书单时,只需选择12本急需提升自己技能或思考深度的书,再一遍遍地精读它们,最好把某一本书中的道理深深地烙在脑海中,在一天天地潜移默化之下深入骨髓。就如网上有一句话说的:读书时,把自己活埋在里面,并敲打出一个全新的自己……我的年度书单也只有10部书,因为我知道自己在一年内只能把这10部书精读两遍,并活用书中的道理来指导生活,而不是为了面子列一份一两百本书的书单给别人看。这样一来,我就缩小了选书的范围,把认为对自己有用的少量好书选出来,当成自己的年度书单。其实给自己列一份书单不难,因为只有你才清楚自己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知道读哪些书可以更快地达成目标。不管是主题书单还是年度书单,都要从自身情况出发,比如你有多少时间读书,想了解哪个领域等,而不是别人认为好的书都读。